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29篇
系统科学   100篇
丛书文集   131篇
教育与普及   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7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267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采用样品扫描方式,通过对传统光学显微镜的改造,开发了一套反射式共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Scanning Optical Microscope,CSOM),并对多种样品成功地进行了扫描成像.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利用模估计的方法,通过对拟共形映射(K—Q.C.)性质的研究,得出了具有正实部的K—拟共形映射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53.
对非共沸混合工质HFC-32/HFC-134a在毛细管内的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从毛细管内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出发,结合非共沸二元工质的特性,应用混合法则分析了非共沸混合工质的节流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求得在不同压差条件下的毛细管最佳长度.  相似文献   
54.
选用CSD状态方程、合适的混合法则及其相互作用系数,对替代HCFC-22的三元混合工质HFC-32/HFC-125/HFC-134a进行了热力性质计算误差分析表明计算结果达到一定的精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循环计算、分析和比较.所有计算均编制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具有电催化性能的Co-WC复合镀层的电沉积过程.讨论了镇液中WC微粒的浓度、温度、阴极电流密度、pH值及电沉积时间对复合镀层中WC体积百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电沉积条件可制备出WC微粒分散均匀的复合镀层,Ch-WC共沉积机理符合Guglielmi两步吸附模型,强吸附步骤为其速度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56.
本文利用模估计的方法,通过对K—Q、C、映射性质的研究,得出了关于S_K,S′_K,∑_K,∑′_K族函数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57.
氟化物熔体中电解共沉积硼化钛的阴极过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循环伏安法首次研究了LiF-NaF-K2TiF6-KBF4熔盐体系中钛离子和硼离子在铂、钼电极上电化学还原及电合成硼化钛的阴极过程机理。对恒电位电解的沉积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当体系中硼钛摩尔比B/Ti大于2时,钛与硼可在同一电位下实现电解共沉积并反应生成硼化钛。  相似文献   
58.
随着都市发展,将高架桥梁之基础部分加以扩张而成地下结构物构成共构工程,此地下结构物将可提供作为商场、停车场或隧道之用以提高土地之使用效率.本文将对台北市东西向快速道路暨地下建筑共构工程之规划设计作说明,并对相关技术研究作概要探讨.  相似文献   
59.
引入非线性Lipschitz算子的Lipschitz拟对偶算子的概念,从而证明了非线性Lipschitz算子的“*”运算的线性性,作为应用,最后证明了非线性Lipschitz算子的共呜定理.  相似文献   
60.
蒋防的《霍小玉传》与白行简的《李娃传》是唐传奇中非常著名的作品。这两部作品的故事源起大略相同,所处社会环境亦无多少不同,但其结局却一悲一喜,有天壤之别。这与作品的主人公的性格和人生理想追求有着极大的关联,同时,这种两极结局的形成还折射出两部作品作者的情感取向和人生理想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