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65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双孔复合封闭储层中井底压力的Laplace空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孔复合封闭储层模型,研究了两种内边界条件下的交流率问题的无因次井底压力的Laplace空间解,在深入剖析解的结构的基础上,找出了它与常见的复合、双孔、均质储层井底压力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是对试井分析理论的一种完善,对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2.
针对双孔复合封闭储层模型 ,研究了两种内边界条件下的变流率问题的无因次井底压力的Laplace空间解 ,在深入剖析解的结构的基础上 ,找出了它与常见的复合、双孔、均质储层井底压力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是对试井分析理论的一种完善 ,对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3.
苏里格庙地区盒8段高渗储层成岩相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苏里格庙地区盒8段砂岩强烈的成岩作用是造成储层非均质性强的主要原因,不同的沉积微相其胶结类型不同,从而导致酸性水溶蚀次生孔隙发育的程度迥异。通过沉积微相分析以及大量岩石显微薄片的观察,总结出7种苏里格庙地区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段砂岩储层成岩相,并分析了5种沉积充填类型(序列)与成岩相的关系。总结出高渗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带为净砂岩溶蚀相和净砂岩弱压实弱胶结成岩相,它们主要发育在辫状河心滩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中。根据沉积相展布及成岩相发育规律,对苏里格庙及其外围地区的高渗储集层发育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4.
以柴达木盆地东部台南第四系松散未成岩生物气藏为例 ,研究建立该类储层物性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方法。主要包括 :(1)应用“JD 5 81”常规测井资料 ,通过定量计算对声波测井进行了压实、泥质及含气影响的校正 ,建立了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 ,探索性地提出声波测井曲线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 ;(2 )根据毛管理论 ,综合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岩石物性、岩性分析及测井资料建立了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电阻率曲线对声波测井进行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是可行的 ,该方法提高了气藏孔隙度声波测井解释模型的精度 ,实现了应用“JD 5 81”常规测井资料即可进行储层孔隙度参数评价的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孔喉半径均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比表面及孔隙度 ,综合利用孔隙度与岩性测井曲线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该参数 ,这为储层渗透率参数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5.
在对地震、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准噶尔盆地昌吉凹陷西斜坡侏罗系的层序地层特征。结果表明 ,工区内侏罗系本身构成了一个由低水位、湖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的二级层序 (超层序 ) ,超层序的顶、底界面分别是侏罗系与三叠系、侏罗系与白垩系的区域性不整合面。根据层序内局部不整合面的分布范围、地层叠置样式 ,识别出 4个三级层序。由于侏罗系沉积时期受振荡性构造运动的影响 ,三级层序的发展不完整。除了层序 1发育低水位和湖侵体系域外 ,其他 3个层序均由湖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超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 (相当于八道湾组下段 )发育湿地扇扇前河流平原沉积体系。湿地扇辫状沟道中的粗粒碎屑岩是该区的有利储层 ,与上覆煤层或炭质泥岩配置可形成优质储盖组合。湖侵体系域发育三角洲或滨浅湖沉积 ,高水位体系域发育辫状河沉积。  相似文献   
116.
济阳坳陷永 92 1地区沙四段储层第Ⅳ油层组与第Ⅴ油层组具有相同的沉积微相 ,近似相同的埋深和构造位置 ,但其储层物性差异较大。第Ⅳ油层组储层物性差 ,非均质性强 ,含油性也差 ;第Ⅴ油层组储层连通性好 ,储层物性好 ,含油性也好。通过分析由构造因素所控制的可容空间的变化发现 ,第Ⅴ油层组沉积时期 ,可容空间的生长速率低 ,沉积物可以得到充分的分选 ,砂砾岩得以沉积 ,泥岩及杂基被进一步搬运到盆地中心沉积 ,因而其储层物性很好 ;第Ⅳ油层组沉积时期 ,可容空间的生长速率高 ,单位时间内有足够的空间接受几乎所有搬运来的沉积物的沉积 ,沉积物得不到充分的分选 ,砂砾岩、泥岩及杂基同时沉积 ,因而其储层物性很差。  相似文献   
117.
根据神经网络、非参数回归等非线性方法的基本原理 ,对储层参数平面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神经网络方法能够根据井点储层参数观测数据与井旁道地震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自学习功能 ,建立起储层参数与地震属性间较为复杂的关系 ,适应性很强。但该方法对井点储层参数及地震属性的质量要求较高 ;而非参数回归方法不必事先知道储层参数和地震属性之间的关系 ,可以避免由于模型假设与实际情况的偏差而产生的错误预测。该模型包罗广 ,适用面宽 ,能够有效地反映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间较为复杂的关系 ,在油气预测以及油藏描述中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8.
以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下储层的沉积相、沉积微相和储层物性解释模型为基础 ,从微观、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四方面建立了储层分布与储层非均质性三维地质模型 ,并对开发生产调整措施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建议。由于以上四方面的非均质性总体中等偏强 ,沉积微相的垂向分布、平面展布大小及砂体储油物性的平面变化对非均质性的控制极为明显 ,所以对于不同的沉积微相所对应剩余油量情况采用不同开采方式。对于层间非均质性大的层系 ,可采用有效封堵技术 ,或调整注采压力系统。对平面非均质性大的层系 ,在采用周期性注水或转向注水时对砂体的连续性考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9.
利用位场(重力、航磁)对数功率谱计算了鲁西西部地壳内部的物性(密度、磁性)界面。从资料的处理和结果分析,探讨了本区深层构造的特点和深层构造与浅层构造的关系,并对壳内物性界面的计算结果在能源预测与勘探、地震等方面的应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0.
人工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分支。本文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用于化合物的正常沸点、临界温度和沸点汽化热的定量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估算精度好于或相当于文献方法。通过对三种基础物性的试验,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用于定量预测,从而为这种技术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