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51.
计算了水溶液中As(Ⅲ )的理论溶解度 ,分析了电沉积过程AsH3的形成机理 研究指出 ,As(Ⅲ )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酸性或中性水溶液中大得多 ,因此 ,在碱性溶液中电沉积砷更有利 ,防止产生AsH3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氢的析出电势  相似文献   
52.
在钛片上用电沉积方法制得银铟硒薄膜,测试了银铟硒薄膜在多硫、多碘等氧化还原偶介电质中与铂电极(或石墨电极)构成的PEC电池的开路光电压和短路光电流,研究了化学修饰对其光电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电流密度对Ni-W-B合金电沉积层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电化学技术、XRD、DSC等方法研究电流密度对Ni-W-B合金电沉积、镀层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电流密度提高,Ni-W-B合金电沉积层W含量增大,B含量降低,电沉积电流效率降低,所获得的合金镀层表现为亚稳态纳米晶结构,在不同电流密度下获得的Ni-W-B合金电沉积层的显微硬度值接近,约为650kg/mm^2,与Ni-W合金相比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4.
It is challenging to find a method to obtain a catalyst with low cost and efficient multifunctional performances. Herein, in order to obtain the electrode with high-performance water splitting and non-enzymatic glucose detection, the commercial graphite sheet (GS) with excellent durability and electroconductivity was used as substrate material, and the non-noble ternary component Ni–Co–P catalyst with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was fabricated on GS via a co-electrodeposition. The catalyst only required low overpotentials of 44.6, 76.5 and 49 mV to drive the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 cm−2 alongside with the smaller Tafel slopes of 39.2, 44.8 and 112 mV dec−1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 in 1.0 M KOH, 0.5 M H2SO4 and 1.0 M PBS solution, respectively.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OER), the catalyst demonstrated a low overpotential of 304 mV to achieve the current density of 20 mA cm−2 with excellent Tafel slope of 89.8 mV dec−1 in alkaline solution. Furthermore, the Ni–Co–P/GS electrode serving as non-enzymatic glucose sensor exhibited the superior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with an ultrahigh sensitivity of 7400 μA mM−1 cm−2, low detection limit of 0.425 μM (S/N = 3), and wide linear range (1–1200 μM).  相似文献   
55.
PbO_2电极制备及其析氧性能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基底电极预处理及电沉积条件对PbO2电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为了得到结合牢固的PbO2沉积层,Ti电极必须经过化学或电化学刻蚀.电沉积溶液中FeCl3的存在有助于提高PbO2电极析氧催化性能和电极稳定性.对上述结果从物质结构和电极过程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有机溶剂DMF中钴与镨的共沉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有机溶剂DMF中钴与镨的共沉积刘建平童叶翔刘冠昆谷历文杨绮琴(中山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广州510275)关键词共沉积,循环伏安法,恒电位电解分类号O646稀土合金材料有许多特殊功能如磁性、磁光、超导.特别是非晶态稀土合金薄膜更受人们重视.目前主要采...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线性电位扫描、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实验方法对弱酸性氯化钾溶液中Zn~2+在铜电极上的沉积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动力学参数Tafel斜率bc=111mV,反应级数Z=0.95.由此认为Zn~2+在铜电极上的沉积机理是由两个连续的单电子步骤所组成,且反应的第一步是速度控制步骤.反应过程中生成吸附态的一价锌离子(Zn~+ads)中间体.  相似文献   
58.
镁合金微弧氧化-涂装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膜/有机涂层的镁合金防护体系.在以硅酸钠为主的复合溶液中,利用双向对称脉冲电压在阴、阳极镁合金表面同时微弧电沉积陶瓷膜.利用盐雾实验比较了以镁合金微弧氧化膜为基底并涂覆环氧底漆和聚胺脂丙烯酸面漆的试样与镁合金/微弧氧化膜/有机硅、镁合金/微弧氧化膜/溶胶凝胶涂装试样的耐蚀性,并利用盐雾实验与交流阻抗谱相结合跟踪对比分析了镁合金/有机涂层、镁合金/铬酸盐转化膜/有机涂层、镁合金/微弧氧化膜/有机涂层的屏蔽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有机硅和有机涂层对微弧氧化膜进行涂装的方法均可进一步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其中镁合金/微弧氧化膜/有机涂层试样可承受480h以上的中性盐雾实验,且其介质屏蔽性能优于镁合金/有机涂层和传统的镁合金/铬酸盐转化膜/有机涂层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59.
Fe-Ni-Mo合金镀层表面化学状态及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柠檬酸盐-氯化物电解液中电沉积制备Fe-Ni-Mo合金,通过SEM、XRD及XPS对合金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及表面化学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镀层表面平整,结构致密,无孔洞及裂纹;Fe-Ni-Mo合金属于纳米晶,面心立方结构,呈现较强的(111)晶面择优取向;Mo原子是以取代原子的方式进入FeNi固溶体,形成置换固溶体。XPS分析表明合金镀层表面Ni和Fe元素以金属单质状态存在,Mo元素则以单质Mo、MoO2和MoO3三种化学状态存在。Mo3d结合能位移较大,说明Mo所处的化学环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60.
本文运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图谱等方法,研究了含钼量不同的镀液电沉积镍铝钼金在7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析氢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镀液钼含量的增加,镀层的析氢催化活性大大增加,其活性大大超过纯镍和纯钼电极.同时初步探索了各种沉积条件对析氢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