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转化绿色自养的小球藻(Cholrella protothecoides)进行异养生长代谢.酶法分析反映,异养转化过程中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利用率很高。转化后的细胞光合片层消失,叶绿体同时消失,细胞被一些大的酯肪泡填充,异养藻细胞的细胞壁也比原自养藻细胞加厚,而且细胞表而发生皱缩现象。再次将异养藻细胞置于自养生长条件下,细胞的光合片层和叶绿体结构又得以重建。生化分析显示,经异养转化后藻细胞蛋白质含量下降,为原绿色自养细胞的1/5;相反脂肪含量大幅度增加,是原初的4.4倍,达到细胞干重的72.%。异养藻细胞样品各氨某酸含量都低于自养藻细胞样品,前者以谷氨酸含量较高,后者含甘氨酸最多。在自养藻细胞样品中亚油酸的相对含量最高,为56.50%;转化为异养生长后变成油酸的相对含量占优势,达69.36%,说明异养转作用可明显降低细胞中脂防酸的不饱和程度。  相似文献   
72.
兴安柴胡化学成份研究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在兴安柴胡中分得10种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柴胡皂甙 a(Ⅰ)、柴胡皂甙 b_2(Ⅱ),α一菠甾醇-3-0-β-D-葡萄糖甙(Ⅲ)单棕榈酸甘油酯(Ⅳ)、单亚油酸甘油酯(Ⅴ)、二亚油酸甘油酯(1,3)(Ⅵ),二亚油酸甘油酯(1,2)(Ⅶ),α-菠甾醇(Ⅶ),β-谷甾醇(Ⅸ).α-D-葡萄糖(X).  相似文献   
73.
以相转移催化法使2,3,4-三-O-酰基-1-溴-1-脱氧-α-D-葡萄糖醛酸甲酯与取代呋喃甲酸,取代苯甲酸反应,合成了八个糖酯类化合物,其中六个未见文献报道,所有产物的结构经IR,^1HNMR,元分析等所证实,并初步测定了其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4.
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728)的粗酶液,经硫酸铵沉淀,SephadexG-25柱凝胶过滤脱盐,DEAE-Toyopearl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cryS-100凝胶层析纯化,经PAGE鉴定为一条带SDS凝胶电泳测定分子量为70000.金属离子Fe3+对该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酶的等电点为3.7,最适pH为4,最适温度为60℃.E2801%为15.72,Km值为0.112×10-3m.  相似文献   
75.
异羟肟酸比色法测定电解混合液中葡萄糖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用异羟肟酸比色法,分析葡萄糖电解氧化制备葡萄糖酸盐过程的电解混合液中葡萄糖酸根含量的研究结果,文中对实验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证明,本方法具有分析方法简单、分析数据稳定、重现性好、可靠、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6.
连续环状色谱分离果糖—葡萄糖工艺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32Ca^2+型树脂为吸附剂,进行了果糖-葡萄糖混合深液的分离试验,假定了相平衡关系、返混规律和相间传质机制不变的情况下,用果糖或葡萄糖色谱分离收集液的产率和分离度为目标函数,以进科浓度、进料液流量、冲洗液流量、支高度和床层旋转速度等操作条件为变量进行估算,取得一系列曲线和一些规律,可为连续环状色谱柱的工程放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7.
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的含量,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显色和水解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用于食品中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8.
采用玻璃微电极记录神经元活动的实验方法,研究大鼠孤束核(NTS)微量注射ghrelin对孤束核内葡萄糖反应神经元的活动的调节作用;在孤束核中记录到的82个神经元中,有37(45.13%)个葡萄糖反应神经元中,其中11个给予葡萄糖后电活动增强,26个电活动减弱,分别称之为葡萄糖受体神经元(GRNs)和葡萄糖敏感神经元(GSNs)。在11个GRNs中有9个(81.81%)给予ghrelin后电活动减弱,1个(9.095%)电活动增强;在26个GSNs中23个(88.46%)给予ghrelin后电活动减弱,1个(16.67%)电活动增强。结果提示,ghrelin可以通过改变NTS内葡萄糖反应神经元的电活动来调节能量代谢和摄食活动。  相似文献   
79.
从云南腾冲热海温泉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出一株产结晶纤维素酶的嗜热菌TC-1.该菌株呈杆状,革兰氏阴性,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表明它属于亚栖热菌属Meiothermus.结晶纤维素、木聚糖和葡萄糖可以诱导该菌产生结晶纤维素酶,其中结晶纤维素诱导的酶活力最高.对其产生的结晶纤维素酶进行了初步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pH为6.0,在50℃~70℃和pH5.5~6.5之间酶活力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0.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理论,对高产L-乳酸突变株NAF-032的最佳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g/L):葡萄糖160,氯化铵2,KH2PO4 0.3,MgSO4·7H2O 0.25,ZnSO4·7H2O 0.08.最佳培养条件为:34℃,摇床转速200 r/min,250 mL三角瓶装培养液50 mL,一次性添加CaCO380 g/L用于调节pH值.在最适发酵条件下,米根霉NAF-032的摇瓶发酵产L-乳酸产量达123.3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