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9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322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443篇
教育与普及   38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5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724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391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293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270篇
  1996年   294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不同MgO含量的BST陶瓷,并研究MgO掺杂对BST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MgO掺杂后陶瓷的XRD图谱显示存在单一的钙钛矿结构,且XRD衍射峰随着MgO含量的增加向低角度方向漂移.密度测量表明,MgO掺杂后BST陶瓷的密度有所增加,并且随着Mg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FESEM照片也证实MgO掺杂后BST陶瓷的致密性有所增加.介电性能测量结果表明,MgO掺杂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减小,介电色散也减弱.介电温谱显示,MgO掺杂后介电峰被压抑和展宽,表明出现扩散相变.14℃时测量的电滞回线表明MgO掺杂后陶瓷的自发极化和矫顽场均减小,说明陶瓷的铁电性能减弱.  相似文献   
102.
铋层状结构压电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以CaBi4Ti4O15为研究对象,通过对A位选择Nd3 部分替代Bi3 或者Ca2 ,以及用V5 和W6 取代部分B位的Ti4 的掺杂改性,研究了不同掺杂元素及掺杂位置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位和B位均能通过提高剩余极化和降低矫顽场,来改善陶瓷的压电性能;A位比B位有更高的掺杂固溶量,可获得更好的铁电和压电性能,剩余极化2Pr高达20.4μC/cm,压电常数d33高达20pC/N.  相似文献   
103.
采用DFT/B3LYP/6-311+G(d,p)、MP2/6-311+G(d,p)和MP2(full)/6-311+G(d,p)优化了氮方酸的几何构型,计算发现DFT/B3LYP/6-311+G(d,p)方法优化的几何构型较为合理.用TDDFT/B3LYP/6-311+G(d,p)和GIAO及SCRF方法对其NMR、IR、UV和FL光谱吸收光谱进行计算,发现溶剂对其光谱有影响,但溶剂介电性能对光谱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4.
系统素最初是指在番茄叶片中发现的与植物防卫反应相关的一种18个氨基酸的多肽信号,随着在茄科植物中其他相类似的多肽防卫信号的发现,现系统素被定义为茄科植物中具有调节防卫基因功能的一类多肽信号家族.近年来对系统素信号转导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不仅在系统素信号转导途径上,而且在系统素与其他信号转导途径的相互作用上均有了很大进展.文中介绍了系统素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系统素与其他信号转导途径,如与油菜素甾醇类激素(BRs)和紫外线-B(UV-B)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利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四苯基卟啉及其铁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铁卟啉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空气电极极化曲线研究了热处理对铁卟啉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卟啉具有良好的氧还原电催化活性,通过热处理提高了铁卟啉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经过600 ℃热处理的铁卟啉电催化活性最强,而经过800 ℃热处理的铁卟啉稳定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6.
制备了包封多酸化合物K6H2[CoW11TiO40] (缩写为CoW11Ti)的纳米脂质体复合物,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包封率和含药量、粒度粒径、体外释药量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多酸纳米脂质体复合物包封率为45%,含药量为23%,粒径分布在62.2~76.7nm范围内,平均粒径为69.4nm.在4℃可以稳定存在3个月.多酸化合物被包封于纳米脂质体后,活性明显高于原多酸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热水喷淋洗糟降酸,结合减曲、加糖化酶、用发酵”新技术对回糟进行发酵,研究它对回糟降酸与发酵酒醅的主要理化指标变化、产酒量及其感观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热水喷淋洗糟”新工艺与传统的“蒸汽加热排酸”工艺相比,回糟降酸显著(p<0.05),可控制在2.0以内;(2)新技术与传统的回糟发酵工艺相比,提高回糟产酒量30kg/甑以上(p<0.05),且酒的感观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8.
对分离到的两株硅酸盐细菌的解钾能力进行了测定,其中BM-BD菌株具有较强的解钾能力,接种该菌的摇瓶培养液中,水溶性钾含量为5.6 μg/mL,比不接菌对照增加了47.4 %,大于解钾模式菌株ACCC10013的解钾能力.对BM-BD菌株进一步试验表明该菌株在发酵罐培养条件下也能将云母中的矿物钾释放出来,接种培养108 h后,培养液中的水溶性钾增加了34%.  相似文献   
109.
对于高岭土胶结型铀矿,由于矿石渗透性太差而无法采用常规的堆浸工艺处理.但对矿石进行酸法制粒预处理后和串联堆浸工艺后,矿石的渗透性能可达到500L/m2.h以上,浸出的合格液平均铀浓度大于5g/L,矿石的铀金属浸出率超过95%,渣品位低于0.02%.而酸耗仅为3.33%.  相似文献   
110.
研究了负载型Ni-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对菜籽油的选择性加氢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合菜籽油氢化的工艺条件,并初步探讨了温度对生成反式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