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研究了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对碳酸盐矿化菌脲酶活性的影响,发现在低温4℃条件下,脲酶活性在29 d内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常温短期储存时,酶活性可以保持3 d,3 d后酶活性值下降明显.为提高脲酶的热稳定性,向碳酸盐矿化菌中添加甘油作为保护剂,常温下添加总体积分数20%的甘油,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脲酶活性在30℃下3 d内保持不变,但甘油保护作用有限,高温储存超过7 d后酶活性值下降明显;而在保存温度4℃条件下,添加体积分数为10%的甘油,碳酸盐矿化菌可以储存30 d,底物分解量可以达到初始菌液的95%.  相似文献   
62.
为了研究碳酸根离子对富水充填材料的影响,通过强度检测、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富水充填材料在碳酸钠溶液中浸泡后的宏观及微观结构变化,并对其腐蚀及劣化机理进行探讨.富水充填材料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后,抗压强度随浸泡时间延长大幅度降低,浸泡90 d 后抗压强度比标养28 d 抗压强度降低72.5%,浸泡28 d后出现泥化现象. 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富水充填材料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后有碳硫硅钙石生成,且随浸泡时间延长碳硫硅钙石的生成量增大.红外光谱结果未发现[ AlO6]存在,证实在碳酸钠溶液中富水充填材料硬化体中钙矾石急剧减少,转变为烂泥状的碳硫硅钙石;碳硫硅钙石作为无胶结力物质,会对富水充填材料硬化体造成严重破坏,表明碳酸盐溶液对富水充填材料具有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63.
15年前 ,世界上礁类开始变白 ,从而引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 ,礁类专家将这种脱色现象归因于海水变暖 (《科学》1991年7月19日 )。此后 ,研究人员发现了包括人类带来的疾病和破坏在内的其他问题 ,这些似乎对礁类生存构成更直接的威胁。如今 ,新的发现表明 ,未来几十年 ,还有一种威胁会显得更为突出 :空气中二氧化碳大量增加。上月由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和其他组织举行的讨论会报道的结果显示 ,溶于海水中的酸盐盐量对珊瑚礁生长所起的作用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碳酸盐含量下降时 ,珊瑚和其他礁生有机物的生存较为艰难 ,从而使其…  相似文献   
64.
以诸葛菜和油菜为材料,研究了6个重碳酸盐水平对两种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K),低浓度的重碳酸盐(1,5 mmol·L-1)使两种植物的光系统Ⅱ(PSⅡ)的参数,如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潜在活性(Fv/Fo)、捕获激发能的效率(Fm/Fo)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等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高浓度的重碳酸盐(20,40 mmol·L-1)使两种植物的4个荧光参数下降;在中等浓度重碳酸盐中(10 mmol·L-1),诸葛菜的4个参数上升,但小于对照组,而油菜则呈下降趋势。这说明重碳酸盐浓度升高可能对油菜PSⅡ原初反应的抑制性更强,诸葛菜更适应于重碳酸盐胁迫环境下的生长,此结果选择喀斯特适生性植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白云石化与有机质赋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蓉芬  刘德汉 《科学通报》2000,45(Z1):2731-2736
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岩芯和地表剖面的观察,86块样品有机质TOC和Ro的测定与岩石学研究,代表性样品的XRD(X射线衍射)测试,并与现代澳大利亚Coorong湖白云石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出研究区:(1)白云石化均可发生在泥晶灰岩、膏盐岩及泥质砂岩中,可分为沉积准同生-成岩早期、深埋期和抬升期3种类型,其中以深埋期,晶胞小于35μm类型的白云石化与气藏关系最大;(2)由膏盐岩次生的白云石与泥质流体穿过处有机质含量相对最高;(3)准同生白云石在向理想白云石演变过程中,晶体的有序度增大,有利于形成有效运移网络,当流体能量高时,以流体在其中运移和输送热量为主,当流体能量减低时,网络体系较大的容积空间有利于流体中有机质赋存.  相似文献   
66.
通过加速器质谱 C 法测年和不平衡铀系热电离质谱(TIMS)法测年结果的对比, 结合已发表的 1414C 法测年结果和对应的日历年代, 研究了特定的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中“死碳”混入比例及其对 C 14法测年的影响. 结果表明, 洞穴次生碳酸盐中“死碳”混入比例变化较大; “死碳”混入比例的不确定使得洞穴次生碳酸盐的 C 法测年结果具有较大的误差. 在对经过老灰岩地层形成的洞穴石笋样品进行 C 14 14或 AMS14C 法定年时, 要充分考虑“死碳”对年龄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某铀矿床酸法地浸采铀工艺中几个不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法地浸采铀工艺对矿床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有较高的要求.本文在介绍某铀矿床酸法地浸采铀现场试验过程及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碳酸盐、粘土矿物以及地下水矿化度对酸法地浸采铀工艺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8.
Indexes of sediment grain size,sedimentation rates,geochemical composition,heavy,minerals,benthic foraminiferal fauna,indicator species of the Kuroshio Current,paleo-SST and carbonate dissolution of core E017 conformably suggest a great marine environmental change occurring at about 10.1-9.2cal.kaBP in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which may correspond to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Kuroshio Warm Current and re-entering the Okinawa Trough through the sea area off northeast Taiwan.The invasion of Kuroshio current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gradual strengthening and then weakening,and its intensity became more fluctuation during the last 5000 years.Compared to the transition of sediment grain size,ge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heavy minerals,the foraminiferal faunas show a 900-year lag,which may indicate that the invasion of Kuroshio Current and the consequent sea surface and deep-water environmental chanages is a gradual process,and fauna has an obvious lag compared to environment altering.The carbonate dissolution of the Okinawa Trough has had an apparent strengthening since 9.2cal.kaBP,and reached a maximum in the late 3000 years,which may be caued by the deep-water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e to the invasion of Kuroshio Current.  相似文献   
69.
在过量羰酸盐存在的U(Ⅵ)溶液中,U(Ⅵ)的化学状态与溶液的pH值有关,当pH〉8时,U(Ⅵ)以[UO2(CO3)3]^4-离子存在。吸附于树脂相的U(Ⅵ)的化学状态与与供吸附的料液的pH值有关,当pH〉9时,U(Ⅵ)才完全以[UO2(CO3)3]^4-吸附于树脂相。当pH在6.5 ̄8.0范围时,U(Ⅵ)在溶液中还可能以[UO2(CO3)2]^2-或Hn[UO2(CO3)3]^n-4形式存在,而U  相似文献   
70.
方涛 《科学通报》1994,39(21):1982-1982
白云鄂博矿床位于内蒙古中部,是世界著名的铁、铌、稀土超大型矿床,一直为国内外地质界所瞩目,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开展,对矿床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但在矿床成因、成矿时代等问题上仍有很大的分歧.以往人们对矿区白云岩和铁矿物的氧、碳同位素组成做过一些工作,本文试图从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组成这样一个新的角度,对矿床形成过程做一些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