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1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1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5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61.
新冠疫情自2019年末在中国出现,经过了一年的持续和反复后在2021年已经趋于常态,而哈尔滨市又由于地理位置和人员流动等原因成为了中国的疫情高发区.运用SEIR模型对哈尔滨市疫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根据中国疫苗有效性数据对不同比例民众接种疫苗后传染趋势进行模拟预测,最终运用预测与实际的对比结果结合政府防控措施以及公民态度变化对疫情发展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哈尔滨市的疫情发展走势大致与预测相同;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以及公民的积极态度都会为延缓疫情发展提供帮助等结论,另外从模拟疫苗接种比例相对应的疫情曲线变化可以得出,现阶段控制疫情最好的办法仍然是积极配合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762.
目的 研究甘油-3-磷酸对甲肝疫苗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选取49只雌性ICR小鼠,分7组,每组7只,这7组小鼠分别为阴性对照、单纯抗原组、铝佐剂组和4组甘油-3-磷酸组,分别在免疫之后的第4、8、12、16、20周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的anti-HAV IgG水平。结果 在小鼠免疫之后的第4、8、12、16、20周单纯抗原组、铝佐剂组和4组不同剂量甘油-3-磷酸组均能检测到特异性抗HAV抗体,并且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且在免疫后的第8周最高;第4周和第8周的甘油-3-磷酸实验组的结果均高于单纯抗原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第4周甘油-3-磷酸组抗体水平均超过铝佐剂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甘油-3-磷酸2 mg为最佳剂量组,其抗体水平在免疫后的第4、8、12、16、20周均高于单纯抗原组,且在第8周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抗HAV IgG水平为lg(3.064±0.07851),铝佐剂的也是在第8周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抗HAV IgG水平为lg(3.150 ±0.1382)。结论 甘油-3-磷酸有免疫佐剂的作用,能够有效、迅速地增强HAV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是一种潜在、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763.
针对隐遁勒索病毒攻击威胁性极大以及传统方法对其防御不力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疫苗的隐遁勒索病毒攻击动态防御模型。借鉴生物免疫机理,给出了数字疫苗、抗原、抗体及抗体浓度等免疫概念的形式化定义。首先,通过接种数字疫苗(创建诱饵文件和文件夹),使系统生成抵御隐遁勒索病毒攻击的未成熟抗体;其次,通过免疫抗体动态演化机制,生成能抵御隐遁勒索病毒抗原的成熟抗体与记忆抗体;最后,通过在内核层和应用层实施双重动态监控抗体浓度变化,并借助交叉视图法来实时感知隐遁勒索病毒攻击。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解决了隐遁勒索病毒攻击难以实时检测的问题,且较传统方法性能更高。  相似文献   
764.
DNA疫苗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 .将抗原编码基因插入带有强启动子的质粒载体,然后用物理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体内细胞,抗原编码基因即在细胞内合成抗原蛋白,诱发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 .DNA疫苗是独特而有效的接种方法,实验证明它可以用来抵抗病毒感染和医治肿瘤等,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765.
利用启动子探针型质粒pKK232-8从卡介苗染色体DAN的BamHI酶切片段中克隆到4个具启动功能的DNA片段,测定各重组子对氯霉素(Cm)的抗性,其中含3.3Kb外源片段的重组质粒pBCG2大肠杆菌转化子在LM培养基上对Cm抗性可达170×10-6g/mL,作了该片段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对pBCG2利用SalⅠ位点,亚克隆出4种部分重叠的具启动功能的DNA片段,这4种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BCG2-1,pBCG2-2,pBCG2-6和pBCG2-8,并分析了其中插入片段的大小及其转化子对Cm的抗性.将pBCG2-2的SalⅠ外源片段插入到分枝杆菌启动子探针型穿梭质粒pEQ3,获得一个可在卡介苗中表达lacZ基因的重组子pEB22.斑点杂交实验证明,具有启动功能的DNA片段来源于卡介苗的染色体DNA.结果表明克隆到一个对大肠杆菌和卡介苗均具启动子活性的DNA片段  相似文献   
766.
灭活疫苗对鲤鱼血清溶菌酶和腹腔吞噬细胞活性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腹腔注射豚鼠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可以提高吞噬细胞和血清溶菌酶的活性,强化免疫后72h腹腔吞噬细胞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最高,吞噬率为39.83%,吞噬指数为1.872,而对照组的吞噬率为26.70%,吞噬指数为1.286,血清溶菌酶活性为68400U/ml,而对照组为20190U/ml,我们认为,非特异性免疫活性的增强是鱼用疫苗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767.
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初,在全球六大州19个国家共有35个艾滋病疫苗候选进入了人体早期临床实验。选用的抗原一般均着眼于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双重效果。从疫苗的存在形式上看,可供选择的HIV候选疫苗包括下列几种:传统疫苗(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合成肽和蛋白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活载体疫苗。目前新型疫苗研究策略包括抗原改造加强免疫原性、免疫佐剂协同以提高疫苗免疫反应强度;新型免疫策略包括初免/加强免疫策略和粘膜免疫策略。由于粘膜感染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探索经粘膜免疫是未来疫苗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艾滋病疫苗研究领域的现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相关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以促进我国艾滋病疫苗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68.
杨恭  刘相国  邱并生 《科学通报》2000,45(7):735-739
用基因交换的方法将烟草花叶病毒普通株(中国分离物,TMV-Cv)和番茄花叶病毒弱毒疫苗N14基因组的运动蛋白(MP)、外壳蛋白(CP)基因编码区和3’非编码区嵌合于N14和TMV-Cv5’非编码区和复制酶原下游,构建重组病毒克隆PTNT和PNT,并进行体外转录和烟草染试验。结果pTN和pNT体外转录物对烟草均具侵染性:前者感染枯斑三生烟(Nicotianatobacumcv.SamsunNN),等  相似文献   
769.
用基因交换的方法将烟草花叶病毒普通株(中国分离物,TMV-Cv和番茄花叶病毒弱毒疫苗N14基因组的运动蛋白(MP)、外壳蛋白(CP)基因编码区和3'非编码区嵌合于N14和TMV-CV 5'非编码区和复制酶基因的下游,构建重组病毒克隆pTN和pNT,并进行体外转录和烟草侵染试验结果 pTN和 pNT体外转录物对烟草均具侵染性:前者感染枯斑三生烟( Nicotiana tobacum cv.Samsun NN),等量感染的枯斑形成数比 PTMV-Cv少;感染普通烟( Nicotiana tobacum cv. Huangm-iaoyu,黄苗榆品种),出现典型系统症状,但叶片畸形率较低.后者感染枯斑三生烟,等量感染的枯斑形成数比pN14多;感染普通烟仍不出现系统症状.结果表明:重组病毒TN和NT仍能在试验用烟草中增殖,前者在普通烟上基本表现为TMV-Cv的强病毒性状,后者在普通烟上表现为N14的弱病毒性状; TMV-CV和 N14的复制酶与 MP, CP和 3'非编码区之间为非严紧型连接,两者在类似的各亚基因组之间可进行功能互补.初步推测,N14复制酶编码基因的突变区对N14的致弱起主要作用;其运动蛋白编码基因的突变区对被侵染烟草  相似文献   
770.
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在小鼠与家兔中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中优选5个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高度保守T/B细胞表位,组合成一个HCV多表位抗原基因,并与β-并乳糖苷酶基因融合后在E.coli中高效表达了具有HCV免疫特异性的GZ-PCX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