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3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提出了P区元素含氧酸及其盐的缩合性规律,分析讨论了引起含氧酸及其盐的缩合性差异的原因.含氧酸的缩合性程度决定于几个因素:弱的酸性和dp键强度,低的氧原子与中心原子间的作用能及中心原子低的电负性,易使含氧酸缩合.  相似文献   
92.
在强碱催化下,甲基异丙酮和4-氟苯甲醛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得到α,β-不饱和酮2,然后与苯甲醛生成1,4-二酮化合物,将其与醋酸铵在醋酸催化下一锅法得到吡咯化合物,最后在叔丁基锂强碱作用下,与苯基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吡咯羧酸苯基酰胺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3.
采用咪唑与二溴烷烃为原料,两步法合成了5种新型咪唑类碱性双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剂,考察了在醛与氰基化合物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咪唑类碱性双核功能化离子液体在Knoevenagel反应中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在其中以双-(3-甲基-1-咪唑)亚丁基双氢氧化物离子液体的催化糠醛与丙二氰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活性最好,其产物的收率高达93.2%,而双-(3-甲基-1-咪唑)亚己基双氢氧化物离子液体对研究中的类醛与氰基化合物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都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94.
本文对三组工艺条件下对硝基甲苯邻磺酸(NTS)的氧化缩合反应进行研究.实验发现,NTS氧化缩合反应分两阶段进行,在生成中间产物4,4'-二硝基二苯乙烷-2,2'-二磺酸(DND)的阶段,NTS浓度和碱浓度对反应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中间产物DND生成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NS)的阶段,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较为显著;主要副产物4-硝基苯甲醛-2磺酸(NBS)和4-硝基苯甲酸-2磺酸(NSB)可由NTS直接氧化生成,又可由DNS深度氧化发生断键生成;红料现象是在高物料浓度和较高温条件下,大量NTS、DND的快速积聚,物料粘稠度的迅速增大,使体系空气分散不均、局部供氧量不足,造成NTS因局部缺氧而引发聚合反应,导致红料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红料现象发生后,物料粘度进一步增大,使空气分散更加不均匀,导致红料现象加剧和副产物NSB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95.
将L-脯氨酸支载在功能化离子液体四氟硼酸1-(2-羟乙基)-3-甲基咪唑鎓盐上合成了一种功能化的离子液体支载脯氨酸催化剂([Promim]CF3COO),该催化剂可在温和条件下顺利地催化丙二腈和一系列芳香醛进行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目标产物的产率达到80%~98%,选择性为99%以上.反应操作和后处理简单方便,离子液体支载脯氨酸催化剂通过简单的处理即可实现循环利用,以对-氯苯甲醛和丙二腈为反应底物的模板反应,该催化剂可以较稳定地循环使用,到第4次时产率为86%.  相似文献   
96.
以碳酸钾为碱,N,以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乙酰丙酮与二硫化碳及1,2-二溴苯乙烷反应,以中等产率(47%)合成了3-(4-苯基-1,3-二硫戊环-2-亚甲基)-2,4-戊二酮2.碱性条件下,化合物2比较稳定,通过对碱的选择和芳醛量的控制,化合物2与芳醛缩合可分别以较高的产率合成单面和双面缩合产物1d和1e.  相似文献   
97.
在微波的辅助下利用Wittig反应和醇醛缩合反应分别进行了烯烃的合成.研究发现,反应时间明显缩短,反应收率提高;280 W和150 W分别是Wittig反应和醇醛缩合反应时的最佳微波输出功率.同时发现在进行Wittig反应时,最佳溶剂为二氯甲烷.  相似文献   
98.
以苯甲醛为原料、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为相转移催化荆.在VB1催化下.合成了二苯基羟乙酮.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得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以0.1mol苯甲醛、0.18 gVB1为基准,在溴化二甲基苄基铵的用量0.02g、反应时间80min、反应温度70℃、10%NaOH用量5mL时.反应产率达到72.3%.由于加入了相转移催化剂,改善了以往方法产率低、重现性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99.
以对苯二甲醛和取代苯乙酮等芳香酮类化合物为原料,NaOH/Na2CO3为催化剂,利用研磨法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1,4-双(3-芳基-3-氧代-1-丙烯基)苯类查尔酮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反应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产物易处理,对环境污染小,符合环境友好化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0.
在无溶剂条件下,用硅胶(mSiO2·nH2O)固载硫酸催化环己酮与芳香醛的Cross-Aldol缩合反应.结果表明,反应时间60~150 min,产率可达72%~93%,共得到5个相应的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该方法操作简单,催化剂可重复使用,且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