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2-苯基-4,5-二(4′-溴苯基)咪唑的合成及反应机理.以对溴苯甲醛为原料通过催化,氧化生成1,2-二(4′-溴苯基)乙二酮,再以其与苯甲醛、醋酸胺和醋酸通过德布斯法合成2-苯基-4,5-二(4′-溴基苯基)咪唑.优化对最后环合加成反应的工艺条件并研究其反应机理,较佳反应条件为1,2-二(4′-溴苯基)乙二酮∶苯甲醛∶醋酸铵物质的量比为1∶1.2 ∶10,醋酸2 mL,反应时间5 h .在此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达92.3 %.  相似文献   

2.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溶剂,在无水AlCl3催化下由吡咯和对苄氧基苯甲醛缩合,制备了5,10,15,20-四-(对苄氧基苯基)卟啉.找到了合成该化合物的较佳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吡咯和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5-苯基-2,2′-二吡咯甲烷,利用[2+2]合成法合成了5-噻吩基-10,20-苯基-15-萘基卟啉,再利用Vilsmerier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MS和1 H NMR确证。考察了反应时间、物料比对目标化合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物料比n(DMF)∶n(POCl3)∶n(化合物Ⅱ)=20∶20∶1,反应温度为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条件下的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24h。  相似文献   

4.
以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麦氏酸和醋酸铵为原料,在无溶剂条件下用微波辐射合成了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二氢吡啶酮.  相似文献   

5.
1-苯基-5-(4-氟苯基)-3-羟基吡唑化合物是一种活性药物中间体,经测试具有一定的杀虫杀菌活性。可由1-苯基-5-(4-氟苯基)-3-吡唑烷酮在FeCl3的催化下,由空气中的O2氧化得到,反应进行20h基本完成。利用在线反应红外光谱对该氧化反应进程进行研究,得到一系列特征官能团吸收峰随反应进程变化的谱图。通过分析官能团特征吸收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初步了解了此类反应的机理和进程,并且证明了该产物在溶剂中还存在酮式异构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吡咯并喹啉酮结构的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杂环化合物被广泛研究,它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它可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它有抗肿瘤活性.然而该类杂环化合物传统的合成方法尚存在合成和处理方法较为复杂,或使用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以及碱性催化剂等问题.本合成方法简捷,无需用到催化剂,仅用无水乙醇和冰乙酸作为溶剂,以2-氯甲基-4-苯基-3-喹啉甲酸乙酯(1)为底物与胺类化合物2a-l在EtOH-AcOH(V/V,10:1)溶剂体系中回流反应经Williamson反应形成C-N键然后经分子内环化得到一系列吡咯并[3,4-b]喹啉-1-酮衍生物,即N-芳基(烷基)-9-苯基-2,3-二氢-1H-吡咯并[3,4-b]喹啉-1-酮衍生物3al.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HRMS等方法表征并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7.
在多聚磷酸催化下, 利用2-乙酰氨基 2-[2-(4- 正辛基苯基)乙基]丙二酸二乙酯发生环合反应, 分别得到主要产物四氢萘酮化合物2和噁唑化合物3. 经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 质谱和二维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确证了噁唑化合物3的结构; 经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 质谱及还原、 水解和成盐反应确证了四氢萘酮化合物2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2-苯基吲哚衍生物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应用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法得到了36种2-苯基吲哚衍生物的优势构像,再利用量子化学算法和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电子结构、几何结构及连接性结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和2-苯基吲哚衍生物在4℃时与小牛子宫雌激素受体的相对亲合力相关联.结果表明:2-苯基吲哚衍生物在4℃时与小牛子宫雌激素受体的亲合力大小和氮原子所连原子的净电荷Q;2号、3号、10号和15号原子间的二面角D;5号碳原子与其所连原子间的键长L和零阶连接性指数°G的相关性较好,成功地建立了36种2-苯基吲哚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利用Macdonald法([2+2]法)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含咪唑基自由卟啉:5,15-二(4-叔丁基苯基)-10,20-二(4-N咪唑基苯基)卟啉(trans-(t Bu-Ph)2(Im-Ph)2Por),首先吡咯和4-叔丁基苯甲醛反应得到中间产物二吡咯基4-叔丁基苯基甲烷(DPM),然后DPM再同4-N咪唑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目标产物,利用元素分析、MS、FT-IR、1H NMR等手段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取代基对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吡咯、苯甲醛为主要原料,合成得到四苯基卟啉;将其经硝化、还原、磺化反应处理,又分别得到5-(4-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5-(4-氨基苯基)-10,15,20-三(4-磺酸钠苯基)卟啉3种不同取代四苯基卟啉化合物,借助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所合成的4种化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以及循环伏安法对4种化合物的光谱性质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探究,并讨论了不同取代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迁移反应是碳正离子、自由基、碳负离子、自由卡宾和金属卡宾所共同具有的一类重排反应,对于前四者已有相对深入的系统研究.以往的研究表明,1,2-氢迁移在大多数情况下占有绝对优势.通过对金属卡宾1,2-迁移反应的系统研究发现:当β位上取代基没有拉电子作用或具有给电子作用时,1,2-氢迁移反应占主导地位;当β位上取代基为拉电子基团时,芳基、烯基或炔基将优先于氢发生1,2-迁移反应,对这类反应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研究了DCB—偶氮胂与钙的显色反应。在PH9.18—10.0的条件下,钙与DCB—偶氮胂形成1:2蓝色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0×10~4l.mol~(-1)cm~(-1)。用乙酰丙酮作掩蔽剂,成功地测定了合成试样及水样中的钙。  相似文献   

13.
以溴化亚铜作催化剂,DMF作溶剂,用N-(o-alkynylphenyl)imines亚胺在温和条件下环合-加成反应,一步合成吲哚衍生物,结果发现恶唑类吲哚在不同催化剂、不同底物种类及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度和产率具有较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改进的固相wittig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咪唑衍生物1-{反式3-[4-(N,N-二甲基氨)苯乙烯基]苯}咪唑,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测试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和反应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讨论温度对1-(1-哌啶基)-2-丙醇和亚硫酰氯反应的影响,并证明适当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该氯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 1 - (4-硝基苯基 ) - 3 - (5 -氯吡啶 )三氮烯 (NPCPDT)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 .在OP存在下 ,在pH为 1 1 .0的硼砂 -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 ,该试剂能与铜发生显色反应 ,铜与NPCPDT形成摩尔比为 1∶3型的黄色配合物 ,在 4 5 0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 ,在 5 3 5nm处有一最大负吸收 .以 4 5 0nm为参比波长 ,5 3 5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4 2× 1 0 5L·mol-1 ·cm-1 ,铜的浓度在0~ 0 .6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用拟定方法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铜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1-(3-硝基苯基)-3-(4-硝基苯)-三氮烯(NPNPT),研究了该试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显色反应的条件。试剂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形成配位比为1∶1的深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9×103L.mol-1.cm-1,建立了水相测定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方法已应用于合成水样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盐酸环丙沙星的中间体2,4 -二氯 -5 -氟苯乙酮合成的研究进展 ,从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和合成工艺三个方面对合成2,4-二氯 -5 -氟苯乙酮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催化剂的改进及减量化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新试剂1-(2-萘酚-4-磺酸)-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NASAPAPT),研究了该试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显色反应的条件.试剂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形成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分别位于441nm和43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1×104 L.mol-1.cm-1和2.29×104 L.mol-1.cm-1.建立了水相测定微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方法已应用于合成水样及环境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以乙二胺、乙二醛和脲为原料,合成了2,4,7,9—四氮杂双环[4,3,0]壬酮盐酸盐(1),通过改变加料顺序,反应得率提高到76.1%。化合物(1)在硝酸—乙酐体系中硝化,制得2,4,7,9—四硝基—2,4,7,9—四氮杂双环[4,3,0]壬酮(2),通过优化反应工艺条件,反应得率增加到65.9%。合成化合物(2)的总得率为50.1%,熔点194--196℃。文中初步了分析了合成化合物(1)的缩合反应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讨论了化合物(1)的硝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