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0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2008年中国科技馆观众科学素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公众的科学素养是指处于现代科技社会中的公民,为了与其社会的、文化的、物质的环境相适应,在其中能够生存并从中获益,对于科学与技术的理解程度或基本的理解水平。因而,公众科学素养作为评估国民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出该国或地区公众科学素养的状况和水平,而且也是制定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92.
科学与技术是有着不同目的和性质的两类活动。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通识类课程的《科学技术基础》介绍物理科学、生命科学、科学方法和现代技术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常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教育;在初步了解当代自然科学前沿知识和高新技术领域概貌的基础上提高科学素养、培育人文情怀。课程建设在内容、思想、手法三方面努力创新。  相似文献   
93.
本文论述了物理思想的概念、特征及其对教学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物理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94.
如今,科技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国家的未来在于科技的未来,而科技的未来在于青少年人才的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是青少年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阶段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启蒙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要早下手,早规划。  相似文献   
95.
语文课堂教学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它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一个信息量大、内容丰富,集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于一体的开放性的系统。因此,为了培养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96.
王淑云 《科技信息》2010,(25):I0288-I0288,I0296
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是摆在素质教育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开展校外科技实践活动正是践行这一主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指导学生精于观察、勤于调查、乐于合作、勇于创新四个方面入手,简要论述了如何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7.
王艳玲 《科技信息》2011,(20):I0376-I0376
作为高等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本文从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品质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98.
邱生凡 《科技信息》2011,(10):289-289
义务教育阶段新的科学教程,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这需要教师以改革教学方式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为重任,实施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学。本文以初中科学课堂实验探究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探究,探讨了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和探究性问题的实施。  相似文献   
99.
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化学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必经之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高校大学生应具备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因此,改革高校化学实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其科学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改革化学实验的最终目的作为指引,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态度,建构思维逻辑,并最终培养其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0.
广播一直是现代传媒中的领军主流媒体,而新闻更是大众传播接受的焦点。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广播电视领域新闻编辑,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如政治素养、新闻素养、编辑素养、采访素养、知识素养和大众传媒素养。只有在以上方面不断提高自己,广播新闻编辑才能在不断发展的传播领域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