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几种水蛭抗凝血物质提取及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3种提取方法对菲牛蛭不同处理品的抗凝作用,采用筛选的最佳提取方法分析了5种水蛭各处理品的抗凝血酶活性,并比较了3个不同地理分布野生菲牛蛭和2个不同饵料饲喂菲牛蛭各处理品的抗凝血酶活性。结果表明:丙酮浸提法在菲牛蛭各处理品中均具有最高的提取得率,所测抗凝血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方法(P<0.05);5种水蛭抗凝血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非吸血蛭类的湿体匀浆液和干体无或微弱的抗凝活性,而吸血蛭类(日本医蛭和菲牛蛭)具有较高抗凝活性,且菲牛蛭的抗凝活性显著高于日本医蛭(P<0.01);不同地理分布野生菲牛蛭和不同饵料饲养菲牛蛭的湿体匀浆液、干体粉末和唾液腺分泌物抗凝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菲牛蛭具有较强的体外抗凝血酶活性,且人工养殖对菲牛蛭的抗凝活性未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2010年8—9月,利用10台红外感应自动照相机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煤矿区进行野生动物调查,累积监测212 d,共拍摄到鸟、兽等野生动物6目11科14种.同时,利用样带调查法调查到鸟、兽等野生动物5目18科24种.2种调查方法调查的物种有较大的差异,在物种普查中可以有较好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磷酸化是由蛋白质激酶催化的磷酸基转移反应,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之一,是一种普遍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主要类型与功能、磷酸化蛋白的鉴定及磷酸化位点的预测等方面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一些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以同位素标记、免疫印迹-化学发光法等作为核心的磷酸化蛋白质分析方案。Western blot方法被证明是鉴别磷蛋白的灵敏、特异方法,而NanoPro100/1000超微量蛋白分析系统等又在此基础上加以改善。蛋白磷酸化分析工具和软件的发展也很迅猛。  相似文献   
4.
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表观遗传调节模式、表观遗传调节的效应、植物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等。在每种细胞中,都会发生一部分特异基因激活、另一部分基因抑制的现象,形成多种基因表达模式。表观遗传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而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改变的现象。表观遗传学改变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作用等,产生基因组印记、母性影响、基因沉默、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等效应。表观遗传变异是环境因素和细胞内遗传物质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其效应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控制生物学表型来实现。正是因为表观修饰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环境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的重要性,表观遗传的异常会引发疾病,这也成为药物和治疗方案设计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野外考察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采用ahannon-weaver指数和sθrensen指数对五台山高山、亚高山草甸植被的植物生物多样性及其空间变化格局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海拔高度对植物生物多样性影响非常明显,海拔2 300 m和2 800 m左右分别既是a多样性也是β多样性出现明显变化的地段,海拔2 300 m可能为亚高山草甸分布的下限,而海拔2 800 m为高山草甸分布的下限;2)不同坡向条件下群落的a多样性大小依次排列为:半阳坡、阳坡、阴坡、半阴坡;3)sθrensen指数分析表明,当坡向变化时,β多样性较高;4)山坡中部特别是中上部具有较高的a多样性,而β多样性较低,坡面上β多样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坡面所处海拔高度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次性同时调查的方法获得数据,运用X~2-检验、Spearman秩相关指数分析方法对管涔山余庄乡撂荒地植物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依据TWINSPAN分类,把所取得的39个样方划分为7个群丛,分别属于演替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草本群落阶段(包括群丛I1、I2、I3)、灌丛群落阶段(包括群丛II1和II2)和森林群落阶段(包括群丛III1和III2).(2)在X~2-检验的基础上,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每个演替阶段种对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演替阶段种对间的关系不同.如在草本群落阶段,白莲蒿和黄芪呈正相关,而在灌丛群落阶段,二者则表现为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物种适应不同微环境而表现出的差异.但正负关联比呈增加趋势(0.78→0.86→1.09),说明了植物群落是向着群落稳定的方向发展.(3)本研究结果支持随着群落演替进程的发展,正关联比例越高,群落结构越趋于稳定,多物种可以稳定共存,群落达到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稳定阶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纺锤体蛋白INMAP 的功能及其在细胞恶性增殖中发挥的作用,制备INMAP 多克隆抗体.利用0.1 mmol/L IPTG于16℃诱导His-INMAP 融合蛋白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 及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表达.4.0 mol/L 尿素处理包涵体获得可溶性融合蛋白,镍亲和柱分离纯化融合蛋白抗原并检测蛋白浓度及纯度.以所获抗原免疫4 只Balb/c 小鼠,收集心脏抗血清.以纯化前、后的原核表达产物作为抗原,检测INMAP 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通过免疫印迹分析INMAP 在正常肝细胞系L-02 及5个肝癌细胞系(PLC、HepG2、SUN449、SMMC-7721 和BEL-7402)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His-INMAP 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4.0 mol/L 尿素处理可获得可溶性目的蛋白,且纯化后的抗原纯度较高(94.1%).INMAP 多克隆抗体能与INMAP 抗原特异结合.INMAP 在6 种肝细胞中具有多态性,除PLC 外,在其他肝癌细胞中其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本研究制备的INMAP 多克隆抗体特异性高,为INMAP 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土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介导,将烟草花叶病毒(TMV)的54103蛋白cDNA转入番茄植物中,得到了转基因植株.这些植株抗卡那霉素,具有胭脂碱合成酶的活性.DNA的PCR扩增及Northernblot分析表明,54103蛋白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上.攻毒实验表明,未转基因的对照组接种病毒2周后即出现花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叶症状更加典型.而转基因的植物接种病毒后一直到开花结果都未见发病,即没有花叶出现.  相似文献   
9.
实验组中华鳖稚鳖饲养于总氨氮(TAN)质量浓度ρ(TAN)为110mg·mL-1的水环境中,将含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0,1,5g.L-1)的生理盐水溶液100μL注射到中华鳖腹腔内,空白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溶液,并饲养于新鲜晾晒自来水中.注射7d后观测外周血细胞形态及白细胞分型.主要观测到5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氨氮胁迫下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嗜碱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下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显著升高;胁迫对照组(0g.L-1)单核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可见,氨氮胁迫会刺激中华鳖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增多,而嗜碱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减少.注射壳聚糖对中华鳖白细胞比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烟草内源细胞分裂素变化与植株形态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杆菌介导将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sopentenyl transferase,ipt)导入烟草SD株系的叶肉细胞,经过抗性筛选和鉴定,获得转基因植株.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叶片内源玉米素核苷(ZR)、异戊烯基腺苷(iPA)和吲哚乙酸(IAA)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的ZR和iPA的质量分数w不同程度地升高,IAA水平随之升高.高水平细胞分裂素导致叶片的气孔密度增加、气孔长度和花型大小减小,以及花粉萌发率降低.当w(iPA+ZR)与w(IAA)的比值大于2时,成年植株上部侧枝茎端生长发育异常,出现丛生状小叶.本文讨论了细胞分裂素水平和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对转基因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