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施工技术复杂,风险较大,受影响因素众多,成本控制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并行贯穿整个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不断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采取有效的项目成本管理手段,对于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辉 《科技资讯》2014,(3):98-99
盘岭隧道出口段由于断层位置与设计不符,开挖面塌方导致大量的泥砂和水的涌出。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采用双层长管棚加超前小导管注浆的方案先行开挖左洞通过断层区,然后在前方通过横向通道同时向后向前开挖右洞,右洞断层区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加长管棚的反向施工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充分利用了双线隧道的优势,既安全顺利地通过了断层破碎带,又将断层施工对工程进度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对类似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首先给出了自适应有限单元法基本分析框架,推导了岩土材料在平面应变情况下不连续分叉条件及分叉方向的解析解,建立了应变局部化发生发展准则.接着基于自适应技术与分叉理论,构建了捕捉应变局部化带的弹粘塑性自适应有限单元法完整体系,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相应的可视化集成软件系统.最后通过一个边坡算例考核了该方法与软件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软件系统能够准确快速捕捉应变局部化带最初发生方位,克服了网格依赖性问题,为后续应变局部化带行为模拟与局部化带扩展追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方案与洞口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公路隧道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边坡的稳定性对隧道工程建设与运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的姚家坝隧道为研究背景,为了避免隧道洞口开挖引起边坡滑动和洞内塌方,提出格构锚杆、抗滑桩、锚喷支护与超前支护等联合支护技术,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隧道施工引起边坡与支护结构的稳定安全状态,并对洞口治理前、后山体边坡以及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与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洞口经治理后,边坡土体与支护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均得到有效控制,且在安全允许范围之内,表明山体边坡稳定,隧道支护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5.
风化岩层圆形浅埋隧道在掘进过程中岩层表现出隆沉变形状态,而顶进力作为其重要影响因素,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对岩层变形控制有重要的意义.以青岛地铁8号线电力线路浅埋隧道采用顶管施工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与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在风化岩层圆形隧道开挖施工过程,分析在不同顶进力作用下岩体与管节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顶进力作为施工过程中重要参数,对岩土变形有着重要影响;顶管处岩土沉降量均大于地表沉降量,但由于顶进力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岩土先产生隆起之后再产生沉降,且随着顶进力的增大,隆起量也明显增大,但隆起量敏感度高于沉降量;同时顶进力会引起开挖面附近岩土应力变化,但影响范围有限,开挖面左右5~10 m,后方0~10 m为顶进力重要影响区.  相似文献   
6.
肖伟良 《科技资讯》2014,(3):104-105
贵广铁路岩山隧道下穿寨蒿河段由于埋深浅、地质条件差容易导致开挖困难和河水渗漏,施工方案的重点是保证安全开挖的同时防止地表沉降和河水渗漏。通过改移河道、加固公路挡墙、进行河底地表加固处理等措施保证了隧道开挖的顺利进行,然后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洞内监控量测和地表沉降观测相结合,成功地穿过寨蒿河底段,既确保了施工安全又降低了施工成本,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福宝山隧道DK254+983~DK261+207段因涌水突石造成隧道塌腔,通过详细的技术分析,针对不同区段具体情况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治理,成功进行了涌水突石灾害处理,实现安全、快速施工,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常常需要对初步拟定的各种坝型进行布置和设计计算,得到坝体的体型参数,以便对初步拟定的多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应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建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能使原来复杂的设计计算过程的每个环节变得清晰可见,也为工程建设的决策者提供方便快捷,直观的依据。本文基于AutoCAD使用Visual Basic 6.0(以下简称VB)研制与开发拱坝应力分析CAD系统,有助于设计者提高设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有一定工程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中地下空洞区的存在位置,采用了Fourier变换、滤波、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地下空洞区瑞雷波频散曲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瑞雷波的频散曲线分析对整个场地地基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选取了地下正常和地下有空洞的不同地层进行频散曲线对比,地下空洞区频散曲线图中拐点相当明显,由此确定频散曲线的不协调处为地下空洞区的位置,该方法证明了在浅层地下空洞区探测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长沙市轨道交通5号线湘木区间的盾构区间构筑物较为密集,且区段地质多为粉砂层,为了有效控制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在盾构同步注浆后仍需进行二次注浆施工。本文从二次注浆材料、注浆压力、注浆量等方面,对二次注浆工艺技术进行了阐述,对其它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