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56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电气石/TiO_2复合材料的组成与微观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电气石/TiO_2复合材料使电气石增白和具有颜料性质的内在机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测试和电气石、TiO_2颗粒表面官能团性质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电气石/TiO_2复合材料的组成与微观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电气石/TiO_2复合材料由包核物电气石颗粒和其表面包覆的结晶Ti_O2所组成,Ti_O2在电气石表面形成均匀、牢固的包覆层。研究结论初步反映了电气石和Ti_O2的作用性质,有助于对电气石/Ti_O2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认识和应用。  相似文献   
52.
简单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工作原理,并详细阐述了实验过程中有时会遇到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方法,以便获得最佳的样品图像。  相似文献   
53.
为探究湿热力作用下粉砂质泥岩的开裂特性,开展裂隙演化试验,得到湿热力单因素及多因素耦合循环作用下粉砂质泥岩的裂隙演化规律,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研究其微观结构变化特征,分析宏观和微观试验结果关联性,揭示湿热力作用下粉砂质泥岩裂隙扩展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粉砂质泥岩裂隙发育表现为增长-平缓趋势;在单因素循环作用中,湿度循环(浸水~烘干)最易造成粉砂质泥岩开裂,温度循环(5~60 ℃)次之,荷载循环(0~50 kPa)最弱;在多因素耦合循环作用中,裂隙发育程度排序为:湿热力>湿热>湿力>热力,验证了湿度循环致裂性最强的结论.湿热力耦合循环作用15次后裂隙率达0.92%,裂隙条数增至30条,平均长度延伸至60.58 mm,而平均宽度稳定在0.47 mm左右.孔隙率与裂隙率的灰关联度最大,为0.813,即微观结构变化中孔隙发育与裂隙扩展的关联程度最大.湿热力耦合循环作用中,湿度循环引起黏土矿物晶层间距变化,导致颗粒破碎、孔隙扩张形成微裂隙,温度循环使试样产生差异性热应力、水分分布,促使微裂隙发育贯通,荷载作用增加尖端应力,最终导致裂隙网络形成.  相似文献   
54.
岩石、矿物的显微构造是岩石变形、变质等各种地质作用最直观的记录。新疆西南天山高压变质带中榴辉岩的显微构造研究,对认识其在地壳深俯冲过程中的岩石、矿物变形机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南天山榴辉岩的显微构造研究发现:绿辉石的动态重结晶亚晶粒化和颗粒边界迁移、云母的扭折和波状消光、方解石的机械双晶等显微变形现象,表明动态恢复作用、位错滑移和位错攀移为主的晶质塑性变形机制是榴辉岩的主要变形机制;石榴子石呈无变形刚性特征,具有变斑晶包迹结构,说明固态物质扩散迁移是榴辉岩的另一个重要变形机制;石榴子石多具有良好的晶型,说明石榴子石是在静变质状态下稳态生长而成,这与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有明显区别。因此,笔者认为位错蠕变、动态重结晶主导的晶质塑性变形和固态物质扩散迁移组合的显微构造变形现象,是西南天山高压—超高压变质榴辉岩的显微构造组合特征。这样的组合特征可能代表了洋壳深俯冲经历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榴辉岩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55.
本文中主要刻画了给定阶数且支配数为1的图类中最小特征值达到极小的图的结构。  相似文献   
56.
提出了在半间歇操作反应器中进行二级不可逆反应的新近似计算方法,与文献中的近似方法和数值解相比,新近似方法误差较小。尤其在α和β值较小时,能得到可靠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7.
为了达到地理科学创新实验班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分析了现行高校地理课程设置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的偏差,并提出了地理科学创新实验班课程结构优化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8.
在ClCH2 COOH-CH3 COONa介质中,稀土和对磺胺偶氮溴膦(BPA-pSN)可以形成β型同核及异核络合物,β型同核络合物的组成为RE:BPA-pSN=1:2,β型异核络合物的组成为RE1(重稀土):BPA-pSN:RE2(轻稀土)=1:3:1,对形成β型络合物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计:形成β型异核络合物的可能机理是当轻、重稀土同时存在时,重稀土和对磺胺偶氮溴膦形成的β型络合物诱导了轻稀土和对磺胺偶氮溴膦形成的α型络合物向β型络合物的转化。  相似文献   
59.
α-稳定分布可以更好地描述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具有显著脉冲特性的随机信号和噪声,α稳定分布没有统一闭式的概率密度函数,其二阶及二阶以上统计量均不存在。描述了稳定分布的谱表示,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二阶过程功率谱的共变谱密度概念,得到一种基于共变谱的稳定分布白噪声的概念及其判断标准,对传统意义上的白噪声进行了广义化,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反卷积广义尤拉-沃克方程及白化滤波器模型。计算机模拟表明,这种算法是一种具有良好韧性的白化滤波方法,是对传统的二阶统计量基础上的白化滤波方法的改造与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的克隆性增殖T细胞及其CDR3序列的特点。方法:利用RT-PCR和基因扫描分析1例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TCR Vα和Vβ基因的互补决定区(CDR3),了解各Vα和Vβ亚家族的限制性表达情况和T细胞克隆性增殖特点,寡克隆的PCR产物再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该病人外周血T细胞表达18个TCR Vα和12个TCR Vβ亚家族,其中Vα13、Vα18、Vβ1和Vβ21亚家族呈寡克隆性。CDR3序列分析获得3个TCR克隆基因序列,分别为Vα13NJα49、Vα18NJα50和Vβ21NDβNJβ2.7。结论:获得1例CML病人外周血克隆性增殖αβ T细胞的3个TCR基因CDR3序列,提示病人可能存在与CML细胞抗原相关的Vα13/Vβ21或Vα18/Vβ21T细胞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