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40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研究方法   5篇
综合类   7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31.
SM2算法是中国商用椭圆曲线公钥密码标准算法。SM2算法实现过程中如不加防护措施,攻击者利用简单功耗分析(simple power analysis, SPA)即可破解私钥。为有效防御SPA攻击,提高算法性能,以安全芯片为基础,针对椭圆曲线标量乘运算采用优化的原子防护方法,软硬件实现了SM2算法。同时搭建安全评估环境,进行安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原子块内功耗波形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原子块间局部功耗波形随着标量乘系数比特值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导致私钥泄露,成为信息安全隐患。针对泄露位置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改进的实现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可有效抵御SPA攻击。  相似文献   
832.
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中厚急倾斜矿体时,如果采场结构与矿岩流动特征不匹配,则会造成矿石的损失与贫化,对矿产资源造成浪费。为解决此类问题,采用改流体放矿技术,在矿体倾角60°~70°及矿体厚度6~10 m的条件下,设计了9种放矿实验方案。每种方案采用改流体放矿方法与常规放矿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流体技术进行开采可以将矿石回收率提高19.25%~25.98%;在废石混入率相同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将矿石回收率提高15.68%~25.46%;验证了改流体放矿技术用于中厚急倾斜矿体的可行性,也为中厚急倾斜矿体的开采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与此同时,实验探究了矿体倾角和矿体厚度两个影响因素对矿石回收率、贫化率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矿体倾角与矿体厚度对改流体放矿实验影响较大,对常规放矿实验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33.
甲醛能使DNA受损,引起肝肾功能障碍,并最终导致恶性肿瘤,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一类致癌物,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能快速、方便检测甲醛的方法.本研究通过缩合4-二苯胺基苯甲醛与对硝基苯乙腈,再还原硝基合成了 一个能选择性检测甲醛的荧光探针(PAN).PAN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在含水体积分数为80%以上的乙腈/水中能产生明...  相似文献   
834.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家》是其代表作之一,为了鲜明突出《家》控诉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罪恶的主题,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悲剧女性形象,他们虽然出身不一,经历不同,但却无一例外地落入悲剧结局。巴金在作品中溶入了自己深刻地情感,倾其心力,成功地塑造了血肉丰满的女性悲剧形象,并通过这些艺术典型深刻揭示了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内蕴、文化根源和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835.
为提高钢筋混凝土锈蚀裂缝检测分类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卷 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钢筋混凝土锈蚀裂缝识别模型 SCNet(Steel Corrosion Net). 首先通过原始数据采集和数据增强构建了39 000张图片的裂缝数据集,然后利 用 TensorFlow 学习框架和 Python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训练测试,根据模型的训练精度和 测试精度进行网络结构和网络参数的优化,最终将 SCNet识别模型与两种传统检测方法进行 对比 . 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 SCNet三分类神经网络模型达到了 96.8%的分类准确率,可以 有效识别分类钢筋混凝土锈蚀裂缝,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可测性;在图像数据有阴影、扭 曲等噪声干扰的条件下,两种传统检测方法已不能达到理想的分类效果,SCNet模型仍能表现 出相对稳定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836.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tudy the fully distributed event-triggering consensus problem fo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linear time-varying dynamics, where each agent is described by a linear time-varying system. An adaptive event-triggering protocol is proposed for time-varying multi-agent systems under directed graph. Based on the Gramian matrix of linear time-varying systems, the design of control gain is done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ensuring the consensus of linear time-varying multi-agent systems are obtained. It is shown that the coupling strengt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riggering condition. When it comes to undirected graph, it is shown that the coupling strength is independent on the triggering condition and thus the design procedure is of more freedom than the directed case. In addition, it is also proved that Zeno behaviours can be excluded in the proposed protocols. A numerical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837.
针对带式舟桥现有水阻力计算公式存在理论值与试验值误差较大的问题,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带式舟桥门桥水阻力模型历史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调整并完善了现有计算公式中关于阻力系数的取值规定;通过运用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带式舟桥吃水较小时航速对门桥的水阻力影响更大的作用机理,确定了公式中计算航速的指数与吃水深度的函数关系,建立了修正的水阻力计算公式。模型试验和仿真计算数据验证表明,修正的理论计算公式能够更好地预测门桥在各种工况下的水阻力值,可用于带式舟桥设计过程中的水阻力计算。  相似文献   
838.
渗透破坏是引起尾矿坝事故的重要原因。渗透破坏模式不同,影响也不尽相同。有必要对其判别方法进行研究,进而有效预判可能发生的尾矿坝渗透破坏形式,从而更为有效的保护尾矿坝下游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通过开展铁尾矿的渗透破坏试验,电镜扫描观测,显微镜观测,对细颗粒含量与结构影响下的铁尾矿渗透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应用现行的一些渗透破坏模式判别方法对铁尾矿渗透破坏模式进行判别时,其准确性降低。2)以达西定律为基础,提出采用渗透系数对平均孔隙直径进行计算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计算均匀尾矿的平均孔隙直径,沉积尾矿粗、细粒层的平均孔隙直径。为后续尾矿渗透破坏模式的判别提供有力依据。3)提出了适用于铁尾矿的渗透破坏模式判别方法。对不同粒级与结构铁尾矿的渗透破坏模式判别准确性较高。开展砂槽试验,在较大尺度范围上对提出的铁尾矿渗透破坏模式判别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较为准确。研究成果对维持尾矿坝安全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9.
苦楝树春季物候期特征及其与农业界限温度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西 12个市县气象站对苦楝物候观测资料 (其中 2 4°N以北 4个点 ,2 4°N和以南 8个点 ,资料年限14年~ 19年 ) ,发现 ,各站苦楝春季平均芽开放期 (y芽开放 )、展叶平均始期 (y展叶始 )、开花平均始期 (y开花始 )与当地经度、纬度、冬季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关系 (r芽开放 =0 .85 * * ,r展叶始 =0 .86 * * ,r开花始 =0 .99* * * )。在广西 2 4°N及以南地区 ,用各站逐年 1月平均气温 (X1 1 )、≥ 10℃始日 (X1 2 )和头年≥ 15℃终日 (X1 3 )建立的苦楝物候期预测模型 :y1 芽开放 =87.995 - 0 .2 6 3X1 1 + 0 .16 3X1 2 - 0 .12 3X1 3(r =0 .5 5 * * * ,n =130 ) ;y1 展叶始 =74.95 3 - 0 .35 8X1 1+ 0 .2 15 X1 2 + 0 .111X1 3 (r =0 .70 * * *,n =130 ) ;y1 开花始 =46 .0 6 3 - 0 .2 6 7X1 1 + 0 .2 5 0 X1 2 + 0 .0 6 5 X1 3(r =0 .71* * * ,n =130 )。在广西 2 4°N以北地区 ,用各站逐年≥ 5℃初日 (X2 1 )、1月平均气温 (X2 2 )和头年≥ 10℃终日 (X2 3)建立的苦楝物候期预测模型 :y2芽开放 =87.2 0 4+ 0 .12 3X2 1 - 0 .2 16 X2 2 - 0 .0 5 X2 3(r=0 .5 0 * * ,n =6 9) ;y2展叶始 =80 .5 72 + 0 .12 6 X2 1 - 0 .334X2 2 - 0 .142 X2 3(r =0 .6 4* * *,n =6 9) ;y2开花始 =89.  相似文献   
8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