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5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51.
应用小角X射散射技术研究二元Al-2.70%Li合金463K回火16h及69h的δ'相析出,确定了'δ相与基体之间界面层的厚度分别为5.64nm及8.54nm.  相似文献   
152.
以三叶圆弧转子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泵的内部流场及其输送不同粘度介质时的出口流量脉动特性。在已知转子型线方程的基础上运用UG和ICEM建立仿真模型,运用FLUENT进行流场的动态仿真,最终得到速度、压力分布以及流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泵内大部分区域流速较低,速度变化梯度不大,间隙处存在剧烈的回流且流速较高;泵内静压呈块状分布,入口部分存在负压,最低压力位于两转子最小间隙处并分别向进出口增大,间隙处的动压与静压分布相反,由最小间隙处向进出口方向减小;转子泵的流量脉动频率与转子的叶数及泵的转速有关,与介质粘度无关,流量不均匀系数会因介质粘度的增加而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3.
采动区建筑地基与基础上部作用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符合实际,揭示地表移民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对地基与基础共同工作的公式进行推导并地基与基础接触而上下变形协调、相对滑动和脱离接触约束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从而为进一步计算内力和变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4.
研究了Si/Ta/NiFe/Cu/NiFe/FeMn/Ta结构的自旋阀的热稳定性及层间扩散问题.高分辨电镜(HREM)观察表明,各层呈柱状晶生长.低于200°C退火能有效地提高钉扎场.高于200°C退火后,钉扎场下降,300°C时降为零.利用俄欧电子能谱仪(AES)研究了在相同的条件下制备的基片/Ta/NiFe/FeMn/Ta结构多层膜.结果表明,200°C以下时薄膜层之间主要发生沿晶界的扩散,300°C时体扩散的作用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55.
一种直接自适应推理控制算法的全局收敛性的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所提出的直接自适应最小方差推理控制算法,完整地分析和证明了它的全局收敛性条件。因此,简化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减轻了计算负荷,它适用于稳定系统和最小相位系统。  相似文献   
156.
轧制近似直斜板的凸轮机构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对简易轧制机轧制近似直斜边板材机构进行分析。精确轧制直线楔形板材,可采用数控设备,对轧制尺寸要求较低时,成本高,简单的实现方法可采用偏心凸轮机构来,偏心凸轮机构所能实现的可以精确的或是近似的直线边,但其设计制造和使用的方便程度相差很大。本文主要讨论如何采用简单的方法加工近似直线,定出实际设计参数与扎制参数的关系,以使轧制最近似的直线。  相似文献   
157.
建立了异质摩擦界面点接触弹流润滑模型,利用MATLAB对其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了颗粒脱黏对接触区域油膜厚度和压力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异质材料内部的最大剪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颗粒脱黏均会增加颗粒分布区域的油膜厚度,其中颗粒上方脱黏的作用最为明显;随着颗粒埋布深度的增加,其脱黏对于膜厚的影响逐渐减小,高弹性模量颗粒脱黏对油膜厚度变化的影响小于低弹性模量颗粒脱黏;颗粒发生脱黏后,油膜压力会在油液移出颗粒分布区域时产生激增,严重影响点接触弹流润滑性能;颗粒脱黏会在颗粒靠近脱黏区域的两侧形成很大的剪应力,从而导致异质材料产生裂纹甚至断裂等进一步失效。  相似文献   
158.
云环境下用户隐私混合加密方案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云环境下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性和数据应用操作效率要求相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态加密和基于属于加密的混合方案,实现对云用户隐私信息进行分类加密保护.方案中将用户数据分为绝对保密的数据和可信用户合理访问的数据2类,其中对绝对保密的数据采用同态加密算法;对可被部分授权用户访问的数据制定相应的访问控制树,并采用基于属于的加密算法.设计了云环境下混合加密方案,分为客户端和服务端,并将混合加密方案与基于属性的加密方法从加解密时间和存储开销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混合加密方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9.
柴同志  谢小龙 《科技资讯》2015,13(1):104-105
生物活性炭滤池是将活性炭吸附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该文综述了生物活性炭滤池在给水、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以及换炭方式、反冲洗和无脊椎动物防治的措施,以期为生物活性炭滤池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0.
Chai Q  Arndt JW  Dong M  Tepp WH  Johnson EA  Chapman ER  Stevens RC 《Nature》2006,444(7122):1096-1100
Botulinum neurotoxins (BoNTs) are potent bacterial toxins that cause paralysis at femtomolar concentrations by blocking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 A 'double receptor'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in which BoNTs recognize nerve terminals via interactions with both gangliosides and protein receptors that mediate their entry. Of seven BoNTs (subtypes A-G), the putative receptors for BoNT/A, BoNT/B and BoNT/G have been identified, but the molecular details that govern recognition remain undefined. Here we report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full-length BoNT/B in complex with the synaptotagmin II (Syt-II) recognition domain at 2.6 A resolu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reveals that Syt-II forms a short helix that binds to a hydrophobic groove within the binding domain of BoNT/B. In addition, mutagenesis of amino acid residues within this interface on Syt-II affects binding of BoNT/B. Structural and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is hydrophobic groove is conserved in the BoNT/G and BoNT/B subtypes, but varies in other clostridial neurotoxins. Furthermore, molecular docking studies using the ganglioside G(T1b) indicate that its binding site is more extensive than previously proposed and might form contacts with both BoNT/B and synaptotagmin. The results provide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how BoNTs recognize protein receptors and reveal a promising target for blocking toxin-receptor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