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从厦门文昌鱼中,获得提纯200倍的经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为均一的碱性磷酸酶。从热力学及热失活动力学角度初步探索了改变酶的结构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在pH10.1时酶作用于对硝基苯磷酸钠的K_m值随反应温度的增高(25、30、35℃)而相应的增大(分别为5.81×10~(-4),8.09×10~(-4)及9.30×10~(-4)M)。其一级反应速度常数k_p分别为1.88×10~(-4),2.25×10~(-4)及2.31×10~(-4)秒~(-1)。天然第一态与变性第二态酶催化反应的活化能Ea分别为10.09 kcal/mole及4.51 kcal/mole,△H_1为24.09 kcal/mole及△s_1为74.44e.u.。在pH10.1时,酶促反应呈现一个严格的转化温度(32-35℃)。据活力计算,自然酶变性酶的二态可逆变性反应的热力学参数△S之值,认为酶局部变性,酶分子开始部分伸展,可能涉及三个氢键被破坏,但未涉及酶的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22.
盐酸胍中酸性磷酸酶活性部位构象变化与活力变化的关系,酶于0.6mol/LGu-HCl中,其相对活力提高20%,当GU-HCl浓度增加到1.2~2.4mol/L时,酶的相对活力,其活性部位紫外-可见光谱500mm处吸收峰及荧光发射光谱515mm处的发射峰值下降,同时测定了酶的变性与失活常数,也研究了酶的重折叠与复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陈素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543-545,550
通过对弧焊机器人仿真系统的设计和分析,阐述在VC++.NET开发平台上利用OpenGL技术建立三维仿真系统的理论及方法.建立了5自由度弧焊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提供了模型正、逆运算,实现了机器人的三维实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界面友好,取得良好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盐酸胍中酸性磷酸酶活性部位的构象变化五活力变化的关系。酶于0.6mol/L Gu-HCl中,其相对活力提高20%,当GU-HCl浓度增加到1.2-2.4mol/L时,酶的相对活力,其活性部位紫外-可见光谱500mm处吸收峰及荧光发射光谱515mm处的发射峰值下降,同时测定了酶的变性与失活常数,也研究了酶的重折叠与复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福寿螺β-葡萄糖苷酶催化功能基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化学修饰法研究福寿螺β-葡萄糖苷酶活性功能基团的性质.用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和对-氯汞苯甲酸为修饰剂修饰酶分子中的巯基,酶活力基本不受影响,说明该酶不是“巯基酶”.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在pH6.0下修饰酶后,可使酶活力完全丧失,被修饰后的酶分子在278nm处的紫外吸收峰逐渐下降至完全消失,338nm处的荧光发射峰也逐渐下降至完全淬灭,说明色氨酸残基是酶活性必需基团之一.用碳二亚胺、溴代乙酸或甲醛修饰酶,可以使酶活力完全丧失,说明羧基、组氨酸的咪唑基及赖氨酸的氨基也与酶活性有密切的关系.用乙酰丙酮、苯甲磺酰氟修饰酶,酶活力不受影响,表明精氨酸残基和羟基与酶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2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