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
应用等效小参量法推导出Buck开关变换器CCM和DCM模式的稳态周期解的表达式,并对其稳态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准确、简洁和直观地得出稳态直流解和纹波分量.  相似文献   
12.
一种高性能六轴腕力传感器弹性体结构设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建立了一种空间机器人上使用的六轴腕力传感器弹性体静、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该传感器的弹性体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以及固有振动的频率和振型.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全面分析结构主要参数对传感器的静、动特性的影响.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回归,获得了弹性体性能和其结构尺寸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混沌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策略——CSVPWM.与开关频率固定的常规SVPWM不同,CSVPWM的开关频率按混沌映射的规律变化,从而使逆变器输出波形的谐波连续均匀分布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谐波峰值大为减小.对由CSVPWM电压型逆变器供电的感应电动机的仿真结果表明,电动机运行特性与常规SVPWM供电情形下相仿,同时幅值较大的电流、电压谐波能得到有效抑制.文中方法为减小由谐波引起的电磁噪声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运用信号的基函数展开方法,以时变参数的AR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具有时频局部特性的小波分解和重构滤波器作为基函数,获得对模型时变参数的辨识算法。利用周期延拓对信号边缘进行处理。忽略部分高频小波系数以克服小波重构层数对线性方程组求解的制约问题,获得模型阶数与最小重构层数的关系。研究发现,方法对时变参数的变化趋势及频率特征辨识有效,提高采样率可以改善被忽略的高频成分的影响,有助于辨识快变及瞬变参数的高频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感应电动机间接磁场定向控制系统中,若转子电阻不能正确估计且PI速度调节器参数设置不当,系统可能因出现Hopf分岔而导致振荡.文中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了Hopf分岔产生的条件,推导出对PI速度调节器参数的合理选择具有普适性的依据.同时讨论了定子电流励磁分量给定信号对分岔条件的影响.仿真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Hopf分岔条件可作为PI速度调节器设计的指导,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种变形Liu混沌系统,研究其驱动与响应的单向耦合同步控制问题.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析研究该变形Liu混沌系统稳定性,提出系统的单向耦合控制系数建构方法,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数值研究该系统的驱动、响应系统的误差系统同步控制问题,数值结果显示有效实现该系统的同步控制目标;设计出同步控制电路原理,并用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对其进行同步控制验证;数值分析和电路仿真软件实验结果一致,相互验证其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Rosenblatt感知器网络的权值学习方法,提出一种解决线性不可分样本的多类分类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考虑使用何种核函数,将高维坐标值作为分类信息的函数,直接解决非线性多类分类问题.对双螺旋线数据分类应用的结果表明:基于高维映射感知器网络的多类分类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非线性数据的分类问题,并能够提高分类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用阿贝折射仪测定乙醇含量的准确度,分别研究了在同一条件下乙醇摩尔浓度、质量分数、摩尔分数与其折射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乙醇水溶液的摩尔浓度、质量分数、摩尔分数与其折射率的相关程度递减.用乙醇的摩尔浓度、质量分数、摩尔分数分别与其折射率绘制标准曲线,从三种标准曲线上测得的乙醇含量的准确度也递减.摩尔浓度的检测限为0~10mol/L左右,质量分数检测限为0~51%左右,摩尔分数检测限为0~29%左右.  相似文献   
19.
DC-DC变换器的变结构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李导数形式的到达条件用于设计DC-DC变换器的变结构控制器。对两种不同的控制方案进行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简单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陆益民 《太原科技》2007,(12):44-45
对高校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现状和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只有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开放服务平台,才能提高高校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潜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