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令a,b为具有单位元1的Banach代数A中两个广义Drazin逆的元素,ad为a的广义Drazin逆.利用Banach代数中的幂等系统考虑两个元素之和与积的广义Drazin逆,在ab2=bab,bπba2=bπaba,adb2=badb等条件下给出a,b之和与积的广义Drazin逆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2.
为提高噬菌体的分离效率和保留分离噬菌体的生物多样性,试验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和噬菌体P1为模型,顶层培养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采用2×2(Ca2+×琼脂)试验设计,研究顶层培养基不同水平的Ca2+和琼脂对菌斑生成量和形态特征的影响。顶层培养基Ca2+的添加量分别为0、2m M,琼脂的添加量分别为0.35%、7.0%。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Ca2+对菌斑生成量影响显著提高(P<0.01),而菌斑目测直径最大;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对菌斑生成量影响显著(P<0.01),琼脂浓度对菌斑生成量呈负效应,与生成量相同,菌斑目测直径也呈负效应;Ca2+和琼脂的协同作用对菌斑生成量影响显著(P<0.01),也对菌斑目测直径具有影响。说明Ca2+、琼脂及其协同对噬菌体P1的成斑状态具有显著的影响,可为今后噬菌体分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3.
为揭示该地区个人舒适系统(PCS)作用下的居民冬季热舒适特征和供暖能耗需求,以杭州市为对象,采用问卷调研和入户现场实测的方式得出冬季住宅开窗、遮阳、使用空调和PCS等典型热环境组合调节模式以及典型供暖模式和居民活动状态组合下的热舒适特征;在此基础上模拟得到冬季室内热舒适和供暖能耗特征。结果表明,冬季“无设备+静坐”“、空调+静坐”“、PCS+静坐”“、无设备+家务劳动”“、空调+家务劳动”、“PCS+家务劳动”等6种工况下的冬季中性温度分别是17.3、18.8、16.4、15.7、15.7、13.9℃,舒适温度区间分别是14.3~20.3℃、17.1~20.5℃、14.4~18.4℃、13.7~17.8℃、13.3~18.1℃、11.0~16.9℃。冬季室内热舒适水平受热环境调节模式影响较大,客厅在室舒适时间占比在43.74%~80.21%之间,卧室在室舒适时间占比均为70%以上。使用空调与PCS供暖时,典型建筑在冬初冬末的供暖能耗强度是1.28 kWh·m-2,在严冬的供暖能耗强度是13.06 kWh·m-2。  相似文献   
104.
研制了一种用于金属材料零件表面抗冲击耐磨损强化处理的多功能数控等离子束表面冶金设备,并在该设备上进行了初步的工艺试验研究。该设备采用PLC三轴控制和抗干扰系统,X、Y、Z三轴联动。可以实现多工位和复杂形状表面的冶金强化处理。采用了CAD设计和电脑模拟安装及演示,使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极大保障。  相似文献   
105.
中药植物中含有丰富的纤维资源,对丹参渣和三七渣复合物中的膳食纤维进行提取,能够提高其利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酶–化学法提取丹参渣和三七渣复合物的膳食纤维(SPRC-DF),通过单因素及L9(34)正交实验得到最优提取工艺为:α-淀粉酶添加量0.07%、NaOH质量分数3.5%、碱解温度90℃、碱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总膳食纤维含量为90.68%。随后测得其主要含有纤维素(59.54%)、半纤维素(18.61%)、木质素(11.70%)和果胶(3.27%)。SPRC-DF的持水力为(7.75±0.23)g/g,持油力为(4.58±0.09)g/g,膨胀力为(5.42±0.17)m L/g,阳离子交换能力为(0.12±0.01)mmol/g,胆固醇吸附能力为(14.11±0.43)μg/g(pH 2.0)、(21.13±0.24)μg/g(pH 7.0),葡萄糖吸附能力为(3.41±2.63)μg/g。SPRC-DF的重金属含量符合GB 1674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中的国家限量标准。SPRC-DF粉体流动性较...  相似文献   
106.
小脑究竟参与随意运动的学习过程(motor learning)还是操作过程(motor performance)最近引起了新的争议.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观察了8名被试长时程学习前后小脑激活体积的变化. 结果发现, 在相同运动频率条件下, 学习后小脑激活体积明显减少. 更为重要的是, 尽管学习序列在41 d训练后成绩明显好于对照序列, 但两种序列的激活位置和激活体积几乎相同. 这些结果提示, 小脑参与运动学习过程而不是运动操作本身, 训练导致的小脑激活变化可能与学习有关而与运动操作性质的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107.
透明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有重要影响,其中窗墙比和玻璃类型是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针对不同气候区条件下典型城市的办公建筑,采用不同镀膜位置的低辐射中空玻璃,应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分别考虑外窗方位和窗墙比变化情况下,计算房间的制冷能耗、供暖能耗和综合能耗。结果表明:随着窗墙比增大,制冷能耗均增大,窗在南侧房间供暖能耗均减小;哈尔滨外窗在南向时采用A型玻璃更佳,其他方位采用C型玻璃更佳,广州、南京和北京外窗均采用B型玻璃更佳;广州、南京、北京窗在西侧采用B型玻璃且窗墙比为0.7时综合节能率最大,值分别为20.0%、19.2%、15.4%,哈尔滨窗在东侧采用C型玻璃且窗墙比为0.7时综合节能率最大,值为9.6%。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解不同林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土壤碳储量的动态变化,选取广西横县镇龙林场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储量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随着林龄递增,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储量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且不同林龄的同一土层之间均差异显著。不同林龄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过熟林(16.82±0.23)g/kg > 成熟林(13.47±0.14)g/kg > 中龄林(10.91±0.38)g/kg > 幼龄林(10.74±0.14)g/kg,且差异显著(P<0.05)。不同林龄0—6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表现为过熟林(104.92±18.08)t/hm2>成熟林(100.52±1.18)t/hm2 > 中龄林(80.25±5.34)t/hm2 > 幼龄林(80.23±4.54)t/hm2,且差异显著(P<0.05)。各林龄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储量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现为土壤碳表聚现象,表层(0—20 cm)土壤碳储量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土层,表明不同林龄主要影响马尾松人工林土壤表层的碳含量;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储量与乔木、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凋落物层现存量、总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与根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群落总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均与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20-40,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后两个土层的土壤碳储量均无显著相关。该结果为研究土壤碳储量动态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实现尾松人工林多目标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09.
基于改进Elman网络的动态系统测量数据检验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提高动态系统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改进Elman网络的动态系统测量数据检验方法.采用一步前预测方法构造网络的训练样本,用带自适应学习率的动态BP算法进行网络的训练,通过训练后的网络对各测量参数进行估计,实现测量数据的在线检验.对某电厂CCS系统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避免形成简单的一一对应映射,能正确获取系统动态特性,具有较强的降噪能力,能够正确辨识出测量数据中存在的不良值,提高了系统监测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110.
输电断面的热稳定功率极限关系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限制电网功率传输的重要因素。为准确、快速评估电网的热稳定运行状态,提出一种改进连续潮流的输电断面热稳定传输功率极限计算方法。在考虑系统线路热稳定约束、发电机最大有功功率约束和部分支路开断后的线路功率约束下,利用线性最优化方法调整各发电机出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连续潮流法得到断面热稳定功率极限。最后通过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的不同场景,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