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北部湾夏、冬两季异养细菌的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6年7月15日-8月7日和2006年12月25日-2007年1月22日对北部湾夏、冬两季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进行调查,探讨环境网子对异养细菌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北部湾夏、冬两季异养细菌平均丰度分别是8.00×103和3.85× 102 mL-1.夏季北部湾北部海域表、中、底3个水层异养细菌丰度均显著高于中部和南部海域(p<0.05),而冬季北部海域表层水体反而成为异养细菌丰度的低值区(p<0.05),中层和底层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分布差异不大.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夏季水体中异养细菌丰度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而冬季这种趋势不明显.活性硅酸盐(SiO3 -Si)和叶绿素a(Chl a)浓度是影响北部湾夏、冬季异养细菌丰度水平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除此之外,冬季水体中异养细菌的丰度还与温度、盐度和溶解氧(DO)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2.
选用南方鲍养殖业中常用的4种大型海藻细基江蓠、菊花江蓠、龙须菜和海带,研究在单一饵料、混合饵料、轮流饵料3种不同的投喂方式下共12个饵料处理组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幼鲍生长、存活的影响.实验进行40 d,结果表明:1)不同饵料处理组幼鲍均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其中细基江蓠组的存活率最低;2)不同饵料处理组的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单一饵料组中,海带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单一饵料组(p0.05).在混合饵料组和轮流饵料组中,细基江蓠和菊花江蓠饵料组合的特定生长率明显低于其他的饵料组合(p0.05).而相同的饵料组合在混合、轮流两种投喂方式下特定生长率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常用的表征生长速度的指标如壳长日增长、日增重、壳长增长率、增重率均具有相似的趋势;3)海带组的日摄食率和体质量壳长比显著大于细基江蓠组(p0.05),各饵料处理组的食物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饵料和轮流饵料与单一饵料的投喂方式相比,可明显提高鲍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23.
杂色鲍对高温和低盐耐受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突变和渐变两种情况下,杂色鲍对高水温、低盐度的耐受性.在水温突变试验中,杂色鲍所能忍受的最高水温为32℃;而在水温渐变试验中,杂色鲍所能忍受的最高水温为36℃,但存活时间不超过14h.在盐度突降试验中,杂色鲍所能忍受的最低盐度为16;在盐度缓降试验中,杂色鲍所能忍受的最低盐度为14.  相似文献   
24.
生姜提取物的防污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Linnaeus)足部收缩实验和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asPilsbry)金星幼体附着抑制实验检测了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Roscoe)不同组分的防污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翡翠贻贝足部收缩实验中,生姜的六种提取物防污活性高低及其与硫酸铜的防污活性比较结果如下:乙醇冷提组分=乙醇热提组分>乙酸乙酯热提组分>乙酸乙酯冷提组分>硫酸铜>水冷提组分>水热提组分;在白脊藤壶金星幼体附着抑制实验中,生姜的六种提取物的防污活性高低排序如下:乙醇热提组分>乙醇冷提组分>乙酸乙酯冷提组分>乙酸乙酯热提组分>水冷提组分>水热提组分.本研究结果表明生姜的乙醇冷提组分、乙醇热提组分、乙酸乙酯冷提组分和乙酸乙酯热提组分均具有较高的防污活性,揭示了生姜在海洋防污中有很大的应用和发展潜力,为寻找新型的环保型海洋防污材料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杂色鲍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种,但近年来因种质退化等原因导致暴发性病害频发,杂色鲍的遗传改良研究对于杂色鲍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综合厦门大学贝类遗传育种课题组近10年的研究成果,评述了近年来杂色鲍的生物学特征、选择育种、杂交育种、雌核发育、DNA分子标记开发和利用、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功能基因及转基因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杂色鲍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6.
为探索鲍体表黏液的免疫机制,利用生化测定的方法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西氏鲍(Haliotis sieboldii Reeve)及杂色鲍不同杂交群体鲍体表黏液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比活力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鲍中,西氏鲍体表黏液中AKP、T-SOD的比活力最强,显著高于杂色鲍台湾群体,这与生产实践中西氏鲍抗逆性强、存活量高相吻合,推测AKP、T-SOD是较好的免疫指标性酶;而在杂色鲍不同的杂交群体间,台湾♀×F1♂杂交群体与F1♀×台湾♂杂交群体体表黏液中3种酶比活力均最高,推测这种杂交方式能够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本研究有助于为鲍的选育和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近岸海洋细菌的群体感应与生物膜形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分离获得的43株海洋细菌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及生物膜形成能力,评估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活性菌株(10株)中90%的菌株(9株)有很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且10株中的7株(70%)所形成的生物膜存在明显的细胞团.具有AI-2活性的菌株中67%的菌株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中具有AHLs活性的菌株往往形成强的生物膜,并常能形成较大的细胞团.许多不能产生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菌株也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可见对于环境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存在特别是AHLs的存在,趋向于是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8.
儿茶酚胺对翡翠贻贝幼体附着和变态的诱导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翡翠贻贝眼点幼体可被肾上腺素,间羟胺、麻黄碱和去甲肾上腺素诱导11%-26%的粘着率和12%-23%的变态率,而对照组无粘着和变态。  相似文献   
29.
根据2006年3月同安湾12个调查站位所采集的大型底栖生物样品,对同安湾底栖生物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叙述和讨论.结果表明:同安湾大型底栖生物共有163种,其中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三大主要类群.海区大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845 ind./m^2,平均生物量是13.81 g/m^2,鳄鱼屿附近海域丰度和生物量相对较低.根据Cluster聚类和MDS标序的结果,同安湾大型底栖生物可划分成3个群落,群落Ⅰ的多样性水平最高.同时,使用复合k-优势度曲线法对各个群落结构受扰动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落均出现一定扰动.  相似文献   
30.
甲醛和三丁基锡对方斑东风螺幼体的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8.4~30.4℃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甲醛、三丁基锡对方斑东风螺幼体的急性毒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醛对方斑东风螺幼体24,48,72,96 h的LC50(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5.716,8.973,3.089,2.830 mg.L-1;三丁基锡对方斑东风螺幼体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25.142,16.986,7.130,5.468μg.L-1.估算得到甲醛、三丁基锡对方斑东风螺幼体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283 mg.L-1,0.547μ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