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51.
锯缘青蟹不同器官组织中4种类型ATPase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采用生化方法研究了锯缘青蟹的鳃、肝胰腺和肌肉等不同器官组织中4种类型ATPase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器官组织中同类型ATPase活性各异,Na K ATPase活性由强至弱为鳃>肝胰腺>肌肉.Ca2 ATPase活性为肌肉>肝胰腺>鳃.Mg2 ATPase活性为鳃>肌肉>肝胰腺.Ca2 Mg2 ATPase活性则为肌肉>鳃>肝胰腺.同一器官组织中不同类型ATPase活性也有较大的差异,鳃中Na K ATPase活性最大,其余的依次为Mg2 AT Pase,Ca2 Mg2 ATPase,Ca2 ATPase;肝胰腺中Na K ATPase活性最强,其余的依次为Ca2 Mg2 ATPase,Mg2 ATPase,Ca2 ATPase;肌肉中Ca2 Mg2 ATPase活性最大,其余的依次为Ca2 ATPase,Na K ATPase,Mg2 ATPase.此外,锯缘青蟹同一器官组织中同类型ATPase在不同个体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器官组织中4种类型ATPase活性各异主要与其所执行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2.
中国东南沿海锯缘青蟹群体的形态判别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量了福建连江、浙江宁海、福建厦门、广东深圳、海南三亚、广西北海6个样地锯缘青蟹群体的23个形态特征值,用SYSTAT统计软件对这6个样地的锯缘青蟹群体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并建立了判别公式.聚类分析把宁海群体、连江群体、深圳群体、北海群体、三亚群体划为一组;厦门群体划为一组.判别分析可将6个锯缘青蟹群体完全分开,平均拟合概率为88.89%.其中连江群体、宁海群体、深圳群体、三亚群体、北海群体及厦门群体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0.5%、85.7%、90.5%、76.2%、90.5%及100%.6个锯缘青蟹群体的形态特征比率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53.
对厦门港沉积物中桡足类卵库对其浮游种群潜在补充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港桡足类卵库对其浮游种群潜在补充量呈不均匀分布,变化范围为5.3×103~9.7×104个无节幼体/m2,平均值为3.5×104个/m2.其水平分布呈明显的"一高两低"格局,即内港区高于外港区,中心区高于沿岸区.其垂直分布格局为:0~1cm层的潜在补充量最高,达到6.5×103个/m2;另一高峰区出现在4~7cm层,平均为5.4×103个/m2;其余各层较低,平均为2.3×103个/m2,并将桡足类卵库垂直分布划分为功能不同的4层:最表层(0~1cm层),次表层(1~5cm层),中层(5~8cm层),下层(8~10cm层及其下部各层).最后对形成这种分布格局的可能原因及沉积物中桡足类卵库对其浮游种群潜在补充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4.
根据调查和笔者的多年实践,本文从苗种、养殖模式等方面评述我国南方沿海虾塘的青蟹养殖的概况,指出虾塘青蟹养殖是滩涂虾塘养殖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分析讨论了人工育苗、人工苗的中间培育、养殖模式、饲料及育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为虾塘青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5.
简述了海洋浮游桡足类滞育及其生理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滞育卵的形态与孵化、桡足类的季节演替以及桡足类滞育的生理生态学3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6.
锯缘青蟹大颚器对精巢发育的调节作用:离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器官联合培养表明,锯缘青蟹大颚器对精巢发育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精母细胞期生精小管的生长和促进生精细胞的发育和精子成熟.随着锯缘青蟹大颚器的发育,其生物效应逐步增强.本研究首次证实了精巢组织是甲壳动物大颚器分泌物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57.
已有研究显示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可能已分化为南、北2个种群.在低温季节从不同纬度的3个海域采集拟穴青蟹的野生个体,比较其南、北种群线粒体呼吸速率和酶活性的差异.结果如下:除了乳酸脱氢酶、丙酮酸激酶以及肝胰腺细胞色素C氧化酶外,无论是北方种群还是南方种群,生活在纬度较高的宁波海域的拟穴青蟹的线粒体呼吸速率和酶活性都显著高于生活在纬度较低的儋州海域的个体;同一海域的南、北种群间,鳃、肌肉和肝胰腺线粒体呼吸速率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总体上都是北方种群高于南方种群,纬度越高的海域的南、北种群间差异越显著;南、北种群肌肉的乳酸脱氢酶、丙酮酸激酶和己糖激酶活性相比,宁波海域北方种群的己糖激酶活性显著高于该海域的南方种群.上述结果表明,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拟穴青蟹的北方种群比南方种群对温度有更有效的代谢补偿能力,且纬度越高,二者的差异越显著,由此可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拟穴青蟹的北方种群比南方种群更能适应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58.
锯缘青蟹幼体消化酶活力昼夜节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定活性培育条件下,锯缘青蟹幼体「蚤状幼体(Z5)、大眼幼体(M)」4种消化酶(蛋白酶、α-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比活力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青蟹幼体4种消化酶活力表现出昼夜节律,蜕皮后第2天的Z5幼体,其4种消化酶比活力仅表现出一种单相周期型昼夜变化模式为临变态到M的Z5幼体和M幼体,其4种消化酶活力则表现出4种不同的昼夜变化模式,讨论了青蟹幼体消化酶活力昼夜节律可能的调节机制,初步认为,幼体消化酶活力的昼夜节律主要受发育期和蜕皮周期的影响,并通过激素这个中间环节控制的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59.
东方扁虾的染色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精巢为材料,以气干法制片、Giemsa染色对东方扁虾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方扁虾染色体数是n=124,2n=248。还对东方扁虾精原细胞的核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未能发现异形的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60.
采用实验生态方法,以攀附率为指标,研究了青蟹大眼幼体和第Ⅰ期仔蟹对不同材质(棉布、尼龙筛绢、PVC和竹木)、放置方式(水平或垂直)和构型(3种结构×3种规格)隐蔽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大眼幼体和仔蟹对各种隐蔽物材质选择差异不显著(p>0.05),对垂直放置隐蔽物的选择性显著高于水平放置者(p<0.01),对不同结构(草丛型、洞穴型和折角型)和不同规格(5,7和10 mm)隐蔽物选择差异均极显著(p<0.01).其中,对草丛型、洞穴型和折角型隐蔽物的选择性依次降低,对5,7和10 mm隐蔽物的选择性也依次降低.随着规格增大,大眼幼体和仔蟹对草丛型隐蔽物的选择性下降幅度最大,对5 mm草丛型隐蔽物的攀附率为30.92%和25.9%,对10 mm草丛型的仅为0.46%和1.4%. 综上所述,在研制或使用青蟹大眼幼体和仔蟹的隐蔽物时,材质选择主要应考虑耐腐蚀、对水质无不良影响、不易钩挂幼体和仔蟹附肢等因素. 隐蔽物的结构以草丛型为佳,当其亚结构的最小空隙接近大眼幼体或仔蟹全长时,应可达到最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