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6篇
系统科学   74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8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72.
73.
在伸展构造地区,大规模断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不仅可以评估特殊的关键细节,而且可以了解拉张性质及伸张量。以单剪假定为基础,考虑压实作用的影响,并对剖面进行校正,建立反演断层数学模型。将其应用于苏北溱潼凹陷,模拟给出了3条剖面的主断层形态和滑脱深度,结果表明该区边界断层的滑脱深度在8~10km左右、它为该区运动学模拟的开展提供了断层边界条件。此模型同样适用于挤压构造地区。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在聚氯乙烯(PVC)中,Sb_2O_3-ZnSn(OH)_6,Sb_2O_3-ZnNH_4PO_4,ZnSn(OH)_6-ZnNH_4PO_4二元体系的协同阻燃性能,以及Sb_2O_3-ZnSn(OH)_6-ZnNH_4PO_4三元系的阻燃性能,采用混料回归实验设计,导出了三元系氧指数与阻燃剂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经计算机计算并绘制出了氧指数等值图,该体系中Sb_2O_3-ZnSn(OH)_6,Sb_2O_3-ZnNH_4PO_4复配具有正的协同作用,而ZnSn(OH)_6-ZnNH_4PO_4复配则表现为负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5.
双层地基的变形与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工程实例的有限元分析及离心机模型试验,研究了有效弱下卧层的双层体系地基的变形特性,以及土层厚度及模最对变形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报道了用酯交换法合成甘氨酸乙二醇单酯和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乙二醇双酯的方法,并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  相似文献   
77.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构强度可靠性分析的新方法,并研制了结构强度可靠度计算通用程序。该程序采用数值积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两种方法计算可靠度R,并可计算可靠度的置信下限。利用该程序对一个实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主组成及少量外加物对Y_xBa_(1-x)CuO_3系超导陶瓷导电性与超导电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配料组成Y∶Ba≈1∶2时最容易制取稳定的、零电阻为88K以上的高临界温度T_c的超导材料;采用Bi、Pb、Na、Co等对阳离子进行部分替位更换,仍能获得超导特性,但对T_c值没有改进;少量外加物对YBa_2Cu_3O_(7-δ)系超导陶瓷的T_c值有明显的影响,微量钴离子的掺入可使T_c提高到110K,但掺入量较多时反使T_c降低.  相似文献   
79.
在脑电信号的混沌态分析中引入阵发性40HZ脑电信号检测理论,用以判断受试者是否合作,并决定可用于混沌状态分析的数据段,文中对阵发性40HZ脑电依赖从理论、检测方法的实现、实际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0.
自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教学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关于天然产物提取的经典实验,该实验目前国内高校大多采用文献进行实验教学,但该文献中关于咖啡因提取液炒干时的状态,加入生石灰中和丹宁酸的量及升华时沙浴的温度等方面不准确,从而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出现升华产物色泽不好、咖啡因晶体颗粒短小、甚至无升华产物等现象。为此,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研究,使上述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