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对1985-1991年有关森林昆虫的文献进行统计归类和分析研究,从而揭示我国森林昆虫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52.
外生菌根真菌对不同松树出苗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7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黑松和湿地松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时接种外生菌根菌可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并使出苗时间提前.菌根菌能显著提高松苗的苗高、地径、侧根数和干重.3种松苗中,菌根菌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次为黑松,再次为湿地松.就各种菌根菌而言,以504菌株的接种效果最好,其次为EG;Pt2对马尾松和黑松的促生效果较好;Pt1和ZJ对3种松苗促生效果相对较差;505和HX仅对马尾松的促生效果较明显.菌根菌对松苗促生作用的大小与菌根形成状况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3.
植物病原真菌侵染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植物病原真菌侵染结构的研究近年愈受重视.笔者对植物病原真菌侵染结构的形成及其与寄主的互作关系进行了综述.病原真菌通常会产生侵染垫、附着胞和吸器等侵染结构来完成侵染寄主的过程.附着胞及其相伴形成的黑色素对病原真菌的侵染能力至关重要,其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并受寄主表面结构、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吸器不仅是病原真菌吸收寄主营养的器官,也是寄主和病原真菌进行信息交换的区域.吸器外膜源于寄主质膜,但其结构和功能不同于寄主质膜,病原真菌与寄主的互作直接导致吸器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植物病原真菌的侵染结构及其侵染机理,对植物侵染性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12种林木外生菌根真菌的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种林木外生菌根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其最适生长温度、碳源、氮源以及pH.结果表明:12种菌根菌多数为高温型菌根真菌,其中9种在30℃下长势良好,3种更适合在25℃下生长;多数菌根真菌适合偏酸的环境,在pH为5~6时长势良好;对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其最适合的生长条件也不同.  相似文献   
55.
松材线虫实时PCR检测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松材线虫核糖体DNA内部转录区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F11/R11与探针TaqMan-11,构成松材线虫实时PCR检测方法.采用该检测方法对分离自枯死松树体内的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大核滑刃线虫、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和长尾属线虫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松材线虫株系都能够检测到荧光信号,而拟松材线虫、大核滑刃线虫、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长尾属线虫以及对照均没有检测到荧光信号.表明探针TaqMan-11与引物组合对松材线虫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此外,利用检测方法,在10μL的反应体系中,最少可以检测到0.005 Pg的松材线虫DNA含量.实时PCR也可以成功地检测出单条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56.
以抗松材线虫病赤松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合子胚发育阶段、激素种类及浓度以及碳源等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至2~4阶段的合子胚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外植体,2,4-D和6-BA是最优激素组合,麦芽糖比蔗糖、葡萄糖更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抗松材线虫病赤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总体较低,以DCR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 mg/L 2,4-D和1 mg/L 6-BA时诱导率最高为5.0%,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在增殖培养基上能够稳定增殖。  相似文献   
57.
江苏几种杨树优良外生菌根真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2种外生菌根真菌接种I69杨、I72杨和小叶杨后,发现劣味乳菇(Lactarius insulsus)、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rysenteron)与3种杨形成菌根化率均大于50%,且可以显著促进3种杨的苗高生长,为较广谱的优良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南林895杨的6种菌根真菌中,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rysenteron)、劣味乳菇(Lactarius insuls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可促进南林895杨扦插苗提早萌芽,处理120 d后能显著促进南林895杨苗的生长,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其中劣味乳菇对杨苗生物量影响最大,其接种试验苗根系最为发达。菌根真菌均在南林895杨根系表面形成菌丝套和哈缔氏网结构,并可以显著促进宿主的须根萌生并增加植物根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8.
细菌JK JS3对松树线虫的杀线活性及菌种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自马尾松的细菌JK JS3是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具有较高杀线活性的拮抗细菌,为了解该菌株对松树体内其他植物线虫的杀线活性并验证经形态学和Biolog方法得到的菌种鉴定结果,笔者测定了该细菌培养滤液对大核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macronucleatus)等7种松树体内植物线虫的杀线活性,并对该菌株的16SrDNA基因进行了扩增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培养液原滤液对测试线虫24h的杀线率均达到了100%,说明该细菌的杀线谱较广,但培养滤液的不同倍数稀释液对不同种线虫的杀线活性有显著差异,10倍稀释液对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B.hofmanni)的杀线活性最高,杀死率为96.9%;其次对李氏长尾线虫(Seinura lii),杀死率为73.7%;再次对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杀死率分别为48.7%和39.0%。而对大核滑刃线虫、吴氏长尾线虫(S.wuae)和外滑刃科线虫(Ektaphelenchidae sp.)的杀死率较低,分别为15%、1.5%和0;该菌株的16SrDNA基因序列BLAST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菌株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FZB42最为接近,相似性为99.86%,处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进一步验证了其形态学和Biolog细菌鉴定仪的鉴定结果,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定植技术对杨树发生溃疡病的影响,通过对杨树新造林地苗木采用浸水、生根粉及外生菌根菌剂等7种处理,调查研究了当年和次年杨树溃疡病的发生状况。结果表明,浸水可以减轻当年溃疡病的发生;生根粉和菌根菌可提高杨树的成活率,但不能减轻当年春季溃疡病的发生率;菌根菌剂可明显增加杨树当年胸径增长量并减轻次年溃疡病的发生,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rysenteron)菌剂的作用较好,其胸径增长量与其他各处理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  相似文献   
60.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繁殖力及其超氧自由基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不同毒力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毒力线虫的繁殖力及虫体自身超氧自由基(O·2)释放能力差异与各虫株致病力之间的关系。对强、弱毒松材线虫和无毒拟松材线虫在单异活体培养下的繁殖力进行测定,发现三者的繁殖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无毒拟松材线虫、强毒松材线虫、弱毒松材线虫。单异活体培养下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虫体、水培滤液的超氧自由基测定表明,两组分中的超氧自由基含量与供试线虫的毒力呈负相关,从高到低依次为:无毒拟松材线虫、弱毒松材线虫、强毒松材线虫。结果表明:供试的不同毒力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致病力与其繁殖力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其虫体超氧自由基含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