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杨叶锈病在上海的发生状况、病原菌冬孢子、夏孢子的形态及其越冬后的萌发和侵染能力进行研究。研究中未发现病菌的转主寄主,且冬孢子作用不明;在病叶上越冬的夏孢子能够萌发,用越冬夏孢子接种杨树可以导致发病。初步研究表明杨叶锈病在上海无转主寄主,初侵染源为病叶上越冬的夏孢子堆。  相似文献   
2.
以黑松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建立了包括丛生芽诱导、伸长和生根的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浓度以及外植体年龄对丛生芽的诱导有较大影响。单独使用6-BA能诱导产生丛生芽,但数量少,生长慢,NAA与6-BA配合使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试验的所有组合中,4.0 mg/L 6-BA 0.05 mg/L NAA效果最佳。截取黑松外植体的最佳苗龄为22~28 d。已分化的丛生芽在无6-BA但附加0.1 mg/L NAA的改良GD培养基中伸长较明显,GA3不能促进黑松丛生芽的生长且有毒害作用。将伸长的丛生芽接种在附加0.2 mg/L NAA的1/2 WPM培养基上培养14 d再转移至无激素的1/2 WPM中,1个月后,生根率达23.3%。  相似文献   
3.
上海杨树生态林病虫害发生状况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上海生态林病虫害及生态林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病虫害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调查表明:上海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种类相对稀少,林分结构较为单一,缺乏病虫害天敌;上海城市森林受人为因素干预程度大,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明显。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树种盲目增加,打破了原来城市森林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不合理引进外来树种,而且树种种植结构不合理或管理粗放,导致一些外来的或原次要的病虫害严重发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上海杨树生态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杨小舟蛾在上海地区的发生规律及其预测预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杨小舟蛾在上海的生活史和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小舟蛾在上海1年发生5代,个别有6代现象,世代重叠严重。杨小舟蛾的发生与初始虫量、日平均温度、降水量、日平均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当日平均气温15℃以上时,杨小舟蛾开始出现;日平均温度在25~30℃时,杨小舟蛾数量明显增加;当湿度为65%~85%的时候,该虫发生集中,在日相对平均湿度为80%时,成虫的数量急剧增加;在日平均降雨量为50~150 mm时,虫口数量比较集中。建立杨小舟蛾短期测报模型为:Y=-101.909-0.091x1 0.155x2 0.338x3 0.659x4 0.539x5。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在以湿地松实生无菌苗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过程中,激素的种类及浓度、处理时间等对丛生芽的诱导影响较大,表现为:单独使用6-BA即可诱导丛生芽分化,但NAA与6BA协同作用效果更佳;外植体在改良GD 5mg/L 6-BA 0.1mg/L NAA的培养基上培养4~5周,其丛生芽诱导率最高达95%。将丛生芽单个切下继代培养在改良GD 3.5mg/L 6-BA 0.05mg/L NAA的培养基上时增殖较快。改良GD培养基中添加0.05~0.1mg/L生长素(NAA)或0.5g/L活性炭(AC)能明显促进丛生芽伸长;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减半则不利于湿地松丛生芽的伸长生长。将伸长的丛生芽单个切下置于生根培养基中,4周后生根率达53.3%,移栽成活率达85%。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存通过抗病性测定表明具优良抗性的抗松材线虫病赤松丛生芽,笔者研究了不同激素和光照处理对其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17 ℃条件下,暗培养不适合抗病赤松丛生芽的离体保存;而在培养基中仅添加10 mg/L ABA或添加02 mg/L 6-BA+ (01~02) mg/L NAA的组合对丛生芽限制生长保存具有较好效果。二者均可使丛生芽离体保存后存活率高于94 %且恢复生长后芽体增殖率为100 %,植株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7.
以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苗为研究材料,对影响组培苗不定根发生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含4.0 mg/L IBA和0.07 mg/L NAA的WPM培养基中添加0.4 mg/L多效唑对湿地松组培苗不定根的形成和再生植株的成活率有促进作用;湿地松组培苗不定根原基形成后,出瓶移至装有蛭石的穴盘中,有利于不定根的表达,且根茎连接非常好,植株成活率高达85%;基因型对苗的成活率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家系及同一家系不同无性系间移栽成活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根部蛋白双向电泳分离体系的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在蛋白质水平探讨外生菌根提高马尾松抗旱能力的机制,笔者通过对菌根化和非菌根化马尾松植株根部蛋白提取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染色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较为适合马尾松根部蛋白双向电泳分离的试验体系。结果表明:在每IPG胶条300 μg上样量条件下,采用酚抽法辅以适度超声波破碎进行马尾松根部蛋白提取、敏化和银染后水洗时间均为5 min×3次的快速银染程序进行染色,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马尾松根部蛋白双向电泳图谱,该方法可为其他松属树种的蛋白质组学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6种外生菌根真菌对895杨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红绒盖牛肝菌、劣味乳菇、紫金蜡蘑、美味牛肝菌和2株彩色豆马勃(分别编号Pti、Pt2)接种895杨扦插苗,发现菌根真菌对895杨的矿质营养吸收有显著的影响.6种菌根真菌处理的895杨树体内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提高了杨树根系活力,其中红绒盖牛肝菌、劣味乳菇、美味牛肝菌和Pt2处理的895杨体内硝酸还原酶含量、硝态氮含量以及氮、磷的吸收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红绒盖牛肝菌、劣味乳菇、美味牛肝菌的895杨根系活力提高较为显著,其中接种美味牛肝菌的895杨,根系活力最强.接种紫金蜡蘑、Pt1处理的杨树对于磷的吸收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下钾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接种菌根真菌后895杨体内微量矿质元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铜、铁、锰、锌元素增加量最高,可见优良的外生菌根真菌可以提高宿主对矿质元素吸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松枯梢病菌RAPD分子水平遗传距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南非和智利的松枯梢病菌23个菌株进行RAPD分析。用12个引物共扩增出135个RAPD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占96.3%。各菌株间的Nei相似系数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国内外23个菌株可大致分为3个类群:来自智利的CWS41与所有菌株的遗传关系最远;来自中国的F2和J2次之;其他的国外菌株与国内菌株的遗传关系则较近。此次实验未将来自美国的B型菌株与其他菌株区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