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抢险救灾的类型 抢险救灾行动,是对所有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进行救援的活动的统称.按照常见的灾害事件类型,抢险救灾行动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抗击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指由于过量的降水造成江河湖水泛滥,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灾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受洪涝灾害威胁的地区总面积达73.8万平方公里,耕地5亿亩.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嫩江、辽河等八大江河的周边地区均受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洪涝灾害涉及地域广、受灾人数多、灾害周期长,导致道路交通、通信中断等,不但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抗洪抢险一直是军队和武警部队抢险救灾最重要、最经常的任务,由于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面大,通常还要积极发动预备役、民兵和民众力量参与救援.抗击洪涝灾害任务内容包括组织人员疏散、保护洪区重要目标安全、组织固堤排险与解救抢运,参与灾后重建等.  相似文献   
12.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队伍是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就实验室人才队伍的数量、老龄化及补充、职称及学历、工作积极性及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等方面分析了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验室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科建设、实验队伍人事制度改革、人才梯队建设、合理量化实验工作量、建立奖罚机制和加强精神鼓励等方面提出了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拦挡坝体上布设泄水涵洞对泥石流破坏力的调控能力问题长期未得到强有力的证实.为此,采用室内水槽试验模拟泥石流对3种类型拦挡坝(Ⅰ型、Ⅱ型和Ⅲ型)的作用过程,从中获取拦挡坝坝后泥位、振动加速度、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等力学参数的变化数据,对比分析泥石流拦挡坝泄水涵洞的调控性能.结果表明:拦挡坝布设泄水涵洞会促使泥石流快速完...  相似文献   
14.
对基础医学教育的几点建议王晓云,刘兴荣(兰州医学院预防医学系730000)“九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教育发展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专门人才,将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20℃,[NaCl]=0.001~0.1m,pH=5.5~10.5条件下研究了月桂酸-四氯化碳-水-氧化钠体系中,反应: ACOOH_(o)+Na_(aq)~+(?)ACOONa_(o)+H_(aq)~+的热力学平衡;讨论了水相中钠离子浓度和pH值对体系有机相中ACOONa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用鼻坎水流转向原理,提出在溢流拱坝末端布置适当的变向鼻坎,即可得到纵向扩散挑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成县黄渚镇赵河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发育机制及特征的研究,阐述了该沟泥石流灾害的严重性。提出了“支沟拦挡、主沟固沟、沟口排导”的综合治理方案,并就各项工程的特点、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工程建成后,赵河沟泥石流将变成夹沙洪水,对黄渚镇的危害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是中国滑坡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降水是引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黄土包气带厚度大,降水入渗方式与引发黄土滑坡的过程和机理问题长期受到广泛关注。以甘肃黄土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认为,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入渗方式多样,受地形地貌、气候和降水类型等因素影响,降水入渗方式与引发滑坡特征之间存在地域性差异。在降水量较小的黄土丘陵区,暴雨所产生的地表径流主要通过落水洞和节理裂隙等宏观优势通道点状短期快速入渗,增大黄土含水率,软化黄土体,降低斜坡稳定性,引发黄土滑坡。在降水量较大的黄土塬、黄土台塬和黄土宽梁区,大气降水、灌溉水主要经由黄土包气带中的孔隙呈面状长期缓慢入渗补给黄土潜水,在丰水年连阴雨可引发群发性黄土滑坡。研究结果对黄土高原降水引发滑坡预警阈值的科学设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泥石流对兰成渝输油管道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武山县响河沟流域内地形、气候、暴雨特征、岩性、土壤、泥石流及其造成的灾害状况等的调查分析,基本探索出泥石流运行轨迹即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泥石流沟因地制宜的实施工程布防措施,防治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最终可达到保护管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调查为依据,对区内已经存在的或潜在的、以及将来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性分区,从而为崇信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治和救灾及国土整治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