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本文对182例成都地区出土的现代人颅骨,进行了24项面颅测量.测量值按性别分组,统计了各测量项目平均数、标准差和性别间差异显著性检验的“t”值.并分别与国人有关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地区现代人面颅特征确系长江以北的北部类型;但又与秦岭准河以北地区人的面颅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3.
含少量Ag的7055铝合金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含0.2%Ag(质量分数)的7055铝合金铸造和445℃/24 h 470℃/24 h二级均匀化后基体中的组织特征及120℃时效特性.EDS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加入0.2%Ag在铸造组织中形成了含Ag的AlZnMgCuAg型化合物;445℃/24 h 470℃/24 h二级均匀化并不能完全消除晶界非平衡共晶相,晶内的AlFeCuZn型化合物未溶解,且在均匀化冷却过程中溶入Zn,Mg和Ag原子;120℃时效时合金出现时效硬化响应快和强度稳定性高等特点.加入Ag元素促进GP区的形成及提高GP区溶解温度可以解释其时效硬化响应快和强度稳定性高的原因,同时合金元素含量的提高也对时效硬化响应加快起作用.  相似文献   
74.
研究一定光源孔径、束斑的高斯光束对荧光共焦显微镜横向、纵向分辨率的影响,导出了荧光功率传输函数、三维响应函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一定光源孔径的平行光束比较,采用高斯光束可以获得更好的横向、纵向分辨率.  相似文献   
75.
基于SPH方法的渤海海冰动力学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简称SPH) 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将此方法应用到渤海海冰动力学数值模拟中. 在对海冰动力学方程和粘弹塑性本构方程进行SPH处理的基础上,对渤海海冰的动力演化过程进行了48 h的数值模拟,得到了海冰厚度、密集度、速度和主应力的演化过程及分布规律,同时对模拟的海冰厚度等值线分布与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对比分析.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SPH能够精确地模拟海冰分布规律以及冰缘线的位置,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和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海冰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76.
在低碳低合金钢熔炼过程中加入平均粒径为0.5 μm,体积分数为0.8%的ZrC粒子,研究了不同轧制变形量条件下的晶粒细化行为及力学性能.轧制变形过程中在ZrC粒子周围形成高位错密度和高晶格畸变区,成为形变核心和再结晶核心,促进了高温奥氏体非自发再结晶细化奥氏体晶粒;由于奥氏体晶粒尺寸细化,奥氏体晶界面积增大,随后进行的铁素体相变的铁素体形核位置增多,从而大大细化了铁素体晶粒尺寸;轧制变形量与ZrC粒子体积分数存在一定的最佳配合才能对晶粒细化有作用.本实验中轧制变形量为62%,ZrC粒子体积分数0.8%以及轧后水冷条件下,铁素体晶粒尺寸细化到9.8 μm,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提高,分别达到386.4 MPa和522.1 MPa;同时冲击吸收功(AKV=118.5 J)不降低且延伸率(δ5=34.5%)有所提高,说明添加ZrC粒子可促进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77.
目标跟踪在视频监控、人机交互及图像压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DSST(discriminative scale space tracking)跟踪算法需要手动标记初始帧的位置,并且其实时速度和更新策略有待改善。因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SST跟踪算法;该算法在DSST算法的基础上融合了检测算法和图像缩放算法,同时引入了APCE(average peak-to correlation energy)置信度指标。使用变电站和benchmark数据集对其进行了测试,并与FCT(fast compressive tracking)及Staple等算法相比。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跟踪精度,缩短了每帧的运行时间,且在背景、尺度变化及遮挡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8.
为了研究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超细颗粒物排放,在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缸压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和燃烧分析仪组成的动态燃烧测试系统测录缸内压力,并计算瞬时燃烧放热率;利用SMPS-3936气溶胶粒径谱仪测录超细颗粒物排放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与柴油相比,1 400r/min、平均有效压力pme≤0.48 MPa时,生物柴油峰值燃烧压力基本相当,二次喷射导致峰值放热率增加,1 400r/min、pme0.48MPa时,生物柴油峰值燃烧压力、峰值放热率均较低;在全负荷范围内,生物柴油的快速燃烧期基本相当或略有延长,但后燃期大幅度缩短,因此生物柴油燃烧持续期明显缩短,放热更加集中;1 400r/min、pme≤0.48 MPa时,生物柴油有效热效率降低,1 400r/min、pme0.48MPa时,生物柴油有效热效率提高,且提高幅度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与柴油相比,1 400r/min、pme=0.16MPa时,生物柴油超细颗粒物排放数浓度略高,1 400r/min、pme≥0.32MPa时,生物柴油超细颗粒物排放数浓度明显降低;在全负荷范围内,生物柴油超细颗粒物排放数浓度及体积浓度中值直径、平均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均明显降低。应用生物柴油对降低柴油机超细颗粒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仿真优化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仿真优化技术是实现传统制造向可预测制造、科学制造转变的关键技术,目前已经引起科学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在阐述了仿真优化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仿真优化技术在制造系统中各个层次的应用概况、研究成果及各种仿真优化系统采用的开发工具,并对国内外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指出了目前仿真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0.
提出了一种对图像配准误差稳健的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定位方法。该方法根据图像配准误差的方向确定观测矢量,计算特征系数矢量,利用动目标的空域导向矢量和特征系数矢量构造特征导向矢量,然后利用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进行杂波抑制的同时估计动目标的运动速度,最后对目标重新定位。该方法能够在图像配准误差较大的情况下获得满意的动目标检测性能和较高的测速定位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