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详细分析节套体零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结构合理的锻件,制定了节套体多向精锻工艺方案,根据分流锻造技术的原理设计了分流腔,以降低其成形力;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 3D对节套体锻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锻件的成形规律,并验证了分流腔的作用;使用室温下的Pb代替高温下的30CrNi3A合金结构钢进行了工艺实验,得到合格的锻件试样,从而验证了节套体多向精锻工艺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参数化CAD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成组技术(GT)对机械产品零件进行分析,从系统运行的环境、信息、功能和CIM原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并实现了C/S模式下分布式CAD系统的运行环境、信息流、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解决了一个实际应用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前轴成型辊锻与模锻复合成形工艺的优点和工艺路线,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其成型辊锻过程进行了模拟,获得了辊锻成形流动过程和力能曲线,揭示了成型辊锻金属流动规律以及模腔设计和成形载荷之间的联系.通过成型辊锻各道次成形力与扭矩数值的比较,表明变形抗力是按辊锻顺序逐道增加的,对此进行了解释.将模拟锻件和实验锻件进行了对比,显示了金属流动的一致性和有限元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实践证明,采用有限元技术研究前轴成型辊锻工艺,能减少工艺设计和工艺调试时间30%以上,有利于快速市场响应.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简述了几种敞焰少氧化加热炉的试验结果;并介绍了我们研制的一种具有新型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环形转底式少氧化快速加热炉,它为采用柴油作燃料的敞焰少氧化加热炉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所研制的管接头多向模锻模具装置,只需曲柄压力机一次行程,便能将加热好的棒料毛坯挤压成管接头精密模锻件.本文简要阐叙了该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针对装置在工作中的受力情况,利用结构理论中的力法分析和计算了装置上动圈的内力和变形,同时研究了由于导柱与动圈上的导套孔间间隙不均匀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等径T形件的横向挤压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等径T形件横向挤压时的金属流动过程属于平面变形问题的假设,并分别运用滑移线法和刚塑性有限元法对该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研究一致.  相似文献   
18.
灰色关联分析在CAPP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派生式CAPP系统零件族划分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将制造过程中重要的因素——工时融入零件关系系数中去考虑,求出零件之间的关联矩阵,再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来对关联矩阵进行零件族的划分.该方法数学定义严格、简单、直接、可靠,大大降低了计算工作量,并且具有良好的全局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用优化设计方法进行滚珠丝杠传动的设计,对设计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讨论。针对新设计及选用标准产品两种情况,提出了为达到最高传动效率的优化设计方法及计算程序框图,结果表明,该方法及计算程序不仅改变了过去设计只靠结构分析方法,而且可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验证了等径三通管接头径向挤压时的金属流动过程属于平面应变问题,应用Lee和Kobayashi S提出的刚塑性有限元法导出了模拟平面应变问题的刚塑性有限元数学模型的具体显式,编制了一套微机上模拟等径三通管接头径向挤压过程的程序.成功地模拟了等径三通管接头的径向挤压过程,计算了应变速率场和应力场的分布值,初步掌握了径向挤压时的金属流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