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针对传统方法对直扩(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信号进行盲解扩时,需要在估计出扩频序列后,才能完成信号盲解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度的DS SS信号盲解扩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扩频码的码片速率和周期已知的条件下,以单倍扩频码周期的窗长对接收信号进行数据分段,然后对任意两段数据求相似度函数值,构造相似度函数值的特征信息矩阵,最后通过对构造的特征信息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就可以实现对信息序列及扩频码序列的盲估计。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在信噪比容限值为-22 dB的条件下也能够有效的盲估计DS-SS信号的信息序列及扩频码序列。  相似文献   
122.
高职机电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机电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研究者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多种措施,并结合本学院特点,探索并实践了以构建"无界化"技术服务团、依托校内外先进的实训条件、项目运作为特点的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研究,从项目的实施、解决的关键问题等方面对高职机电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3.
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在一个相参积累时间内只能获得空域的单次快拍,在单次快拍条件下进行波达方向估计常常性能很差。针对该问题,本文以压缩感知理论为基础,并根据目标信号在探测方位分布的稀疏性,提出单次快拍下目标方位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稀疏变换字典将位于连续方位空间的目标信号变换到满足稀疏条件的离散网格点上;然后采用正交匹配追踪方法获得粗略的方位信息;最后根据迭代最小二乘连续匹配追踪算法得到目标的精确方位。理论分析与仿真证明,该方法可以提高在单次快拍下对低信噪比相干信号的方位估计精度,并且完全适用于阵元数较少的小规模高频地波雷达系统。  相似文献   
124.
采用丙烯酸-接枝共聚法来制得红薯渣接枝共聚物,通过接枝率和红外测试来确定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然后采用共混法将其与聚乳酸进行混合得到红薯渣/聚乳酸降解塑料。通过对降解塑料的产率、产量、熔体流动速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丙烯酸与红薯渣的质量比为3∶1时,得到的接枝产物接枝率最高,接枝效果最好;红薯渣的含量为60%时得到的产量是最高的,而且实验成本也是最低的,且熔体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5.
为了探究金属纳米粒子在多导电元件微电路修复上的应用,分析纳米粒子介电串行组装过程中的运动趋势,基于一种多间隙纳米电极系统,研究处于非均匀电场内的纳米粒子的介电串行组装行为。首先,进行了导电岛微电极系统的粒子介电组装实验,发现组装获得的熔融态纳米粒子线能够增强电路的导电能力。然后,针对双间隙与多间隙串行纳米电极系统进行了介电串行组装对比实验,发现随着系统内导电元件数量的增加,纳米间隙均存在体组装现象,实现了多间隙串行纳米电极系统内的导电元件连接。最后,通过电场分布及介电组装过程中纳米粒子所受介电泳力、交流电热流以及二者合力的仿真分析发现:在频率为150 kHz的条件下,相比纳米间隙外部,间隙内部的介电泳力及交流电热流流速平均值更高;而且,在多间隙串行纳米电极系统任意间隙内均会出现纳米流体泵现象,且不受间隙数量的影响。纳米流体泵现象表明,处于非均匀电场内的金属纳米粒子在介电串行组装过程中具有体组装与面组装的趋势,此类组装趋势能够直接影响纳米粒子线的生成质量。  相似文献   
126.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是LUCC研究的主要突破口.PSR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土地利用过程中人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法、协调度函数,从时空角度对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测度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以来,15个副省级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呈非严格的增长趋势,空间上呈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状态.(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PSR系统内部协调度呈正相关关系,即PSR系统内部协调性越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反之亦然.(3)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经济因素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是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对沐川县某平推式滑坡调查分析得出其形成机制:在地震波作用下,坡体在‘楔劈'效应、杠杆作用和PGA放大效应耦合作用下,于坡肩处产生震裂裂隙;其后在降雨入渗作用下,裂缝发育、贯通,坡体蠕变加速;最后在强降雨作用下,滑坡启动.模拟计算发现:当降雨强度为2 mm/h时,滑坡复活可能性不大;而当降雨强度分别为5 mm/h、7 mm/h、10 mm/h工况下,持续降雨时间分别达60 h、45 h、30 h时,滑坡有较大概率复活.  相似文献   
128.
杨强 《海峡科学》2003,(12):49-5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应义不容辞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深刻理解教学大纲及课文的基础上,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创新教法,设计出有奇异感的练习,激发学生猜想,提倡大胆怀疑,从而达到教学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9.
杨强 《科技促进发展》2015,11(1):119-124
目前,随着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日益增加,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机构,其独有的性质、任务及其所面对的非凡群体决定了其在事件的发生上具有若干独特的个性,本文以过程管理为理论基础,将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分为过程监控、过程响应、过程处置、过程反馈4个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构建了基于过程管理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同时提出强化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强化高校学生群体的思想引导和个人教育、强化高校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危机公关意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0.
中国是金属矿产资源大国和矿业大国,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是资源品质以复杂伴生难选为主,是我国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主要瓶颈.论文对新城金矿矿残留矿壁回采技术进行研究并应用到该矿山,大大提高了矿山的回采率,延长矿山开采寿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途径,同时也为山东黄金集团有多个与新城金矿相似的矿山,进行二次资源开采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