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文章建立了内燃机活塞裙部混合润滑数学模型,建模时综合考虑了活塞裙部外形轮廓、表面波度和粗糙度、活塞裙部和缸套的热变形和弹性变形以及裙部润滑摩擦状况等因素,分析了工作状态下热、弹性变形对活塞二阶运动轨迹、最小油膜厚度以及摩擦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冷态,工作状态下活塞二阶运动幅度和摩擦力有所减少,而最小油膜厚度则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推出试验,研究型钢轻骨料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虑了轻骨料混凝土强度、型钢埋置长度、保护层厚度、横向配箍率等因素对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统计回归了特征黏结强度和特征滑移值计算公式;提出了型钢轻骨料混凝土平均黏结应力于和加载端滑移SL的本构关系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型钢埋置长度la与型钢截面高度d的比值和轻骨料混凝土强度对黏结强度影响较显著;型钢轻骨料混凝土相对于型钢普通混凝土有较小的黏结强度和较陡的荷载滑移下降段.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石墨粉末颗粒,基于端面摩擦实验机对粉末润滑的特性进行了摩擦学研究.重点探索了载荷变化时粉末膜的形成和渐变破坏过程,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表面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粉末润滑膜可以在一定载荷范围内长时间保持完整,实现良好润滑,并随载荷的增加逐渐表现出破坏现象.  相似文献   
14.
活塞环-缸套动态摩擦力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往复运动特性,工作状态中活塞环-缸套的动态摩擦力非常复杂,而且对发动机的工作状况有重要影响。作者结合发动机试验台,设计了一套对活塞环-缸套动态摩擦力进行采集的装置。装置最大采样率可以达到3704sps,在曲轴转速为1200r/min时,对应曲柄转角1.94度/采样点。并可在PC中对数据分析、计算,为理论研究提供结果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FEM)分别建立了无油槽、单环形油槽、"8"字形油槽(交叉油槽)向心关节轴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它们在相同载荷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的应力和应变情况,得出了各轴承内、外圈分别沿轴向的应力应变分布图以及内外圈之间的接触压力分布云图,据此研究不同油槽对关节轴承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槽对于轴承的应力应变及接触压力分布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故轴承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该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刘焜  王曙东 《科技信息》2011,(36):456-457
煤矿内除自习教室外,还有专门预留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室供煤矿职工进行会议、谈论、研究使用,使用过程中存在用户预约不方便、研究室使用状态不透明、研究室利用率不高、手工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方便用户预约教室、提高教室利用率,降低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设计并实现了研究室在线预约系统,完成了实时显示当前研究室状态、提前预约、自助办理使用手续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颗粒介质三体摩擦界面间隙变化规律,文章利用显式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具有不同微凸体形态表面的二维平行板剪切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法向载荷、接触摩擦因数对三体摩擦界面间隙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载荷增加,尖锐微凸体模型中界面间隙呈减小趋势,圆滑微凸体模型中界面间隙保持不变;2个模型中界面间隙均随接触摩擦因数增加而变大,但变化幅度并不一致,剪切过程中颗粒体系的稳定性与其分布形态结构和颗粒间摩擦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液-固二相流体润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润滑理论,它可以为实际工程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文章介绍了液-固二相流体润滑的学科基础,回顾了液-固二相流体润滑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粘度模型、入口颗粒运动形态分析模型、连续理论模型、颗粒产生的摩擦力(PIF)模型,讨论了液-固二相流体润滑进一步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缸套-活塞环摩擦副为研究对象,设计加工出8组具有不同粗糙度的缸套表面,并采用二维motif(2D-motif)法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试验获得了不同表面的摩擦系数、试件稳定温度和磨损量,建立了2D-motif参数与摩擦学特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参数AR与摩擦系数密切相关;AR、W与温度密切相关;参数Wte与磨损量密...  相似文献   
20.
基于离散元法的粗糙表面摩擦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离散单元法对粗糙表面接触与摩擦过程进行了建模和模拟,再现了表面摩擦时表面形貌变形的整个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表面形貌的主要因素是压力和速度,速度主要影响表面切向应力,压力主要影响法向应力;同时,表面形貌的变形量主要与压力和速度有关,速度和压力越大,表面形貌变形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