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62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1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连续刚构铁路桥箱梁温度场及桥梁线形进行长期、连续监测,通过主梁跨中下挠的理论与实测对比揭示了连续刚构铁路桥收缩徐变效应。对比了国内外常用收缩徐变估算模型,选择CEB-FIP徐变模型对黄河特大连续刚构桥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采用实测温度数据,以箱梁内测温度、外侧温度、顶底板温度梯度、左右侧温度梯度作为箱梁温度场的评判指标,对箱梁1年内的四季温度场分布进行分析。在基于相同温度场的条件下,通过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发现分析成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说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是引起连续刚构铁路桥跨中下挠的主要原因,对比结果还说明通过改善箱梁顶底板应力差能够改善收缩徐变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造了既体现轴压力又体现侧向位移与轴向位移耦合因素的杆单元刚度方程,借助叠代逼近法处理非线性问题,综合杆件有限元分析的简便性与非线性分析方法的严密性,对受有水平和竖直均布载荷的单层与多层刚架稳定问题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反映了多种因素对刚架力学响应的影响,得出有益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3.
量子搜索问题是由Grover首先提出的,其核心是利用量子相干性加速搜索过程[1].量子系统在外部条件和内部作用下演化,使待搜索本征态的系数接近于1,其他本征态的系数接近于0.通过对量子搜索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了量子搜索与经典力学中两体弹性碰撞过程的相似性.利用这种相似性,可以讨论量子搜索的内在本质以及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刚体以不为零的角速度作平面运动时,在任一瞬时总可以在刚体上找到加速度为零的一点.这一点称为刚体的瞬时加速度中心.以加速度瞬心为基点研究刚体的平动会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5.
本人从教学角度推导了刚体绕定点转动的动能定理。我们发现这一定理有两种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板底脱空判定弯沉指标——总弯沉比(RTD),分析了其理论特征;为探究RTD在机场刚性道面板底脱空判定中的适用性,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模,以弯沉比和截距为对比对象,计算分析了道面结构参数、接缝传荷能力和脱空参数等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弯沉比和截距,RTD与道面结构参数相关性更高,可据此建立相对精确的判定标准;此外,RTD在对脱空参数敏感的同时可避免接缝传荷能力与板底脱空的耦合影响。综合而言,RTD在机场刚性道面板底脱空判定中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墩高下的不对称高墩连续刚构桥成桥阶段进行了力学特性研究,获得了高墩连续刚构桥在不同墩高下的主梁和桥墩的内力、位移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桥墩墩高的变化对主梁内力、主梁竖向位移、墩内力、墩横向位移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跨中主梁竖向位移和墩顶剪力的影响较大,主梁竖向位移随着墩高的增大而增大,最大位移处平均增幅14.3%,墩顶主梁剪力随着墩高的增大而减小,平均变化率37.1%.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以虚拟杆为主要特点的几何形体法用于求解并联机械手的位置正解。与“六维搜索算法”相比,具有初值选取简单,适用性强的特点。为并联机械手的工作空间分析与综合、误差分析与综合等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3-RRRT并联机器人插补算法及其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3-RRRT并联机器人数控系统的开发,提出了粗、精插补策略和算法,研究了插补误差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3-RRRT并联机器人数控系统中,精插补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0.
可编程控制器在机械手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OMRON CQM1H可编程控制器在机械手控制中的应用,内容包括:机械手的结构、PLC接线图、伺服电机的控制和程序的编制.实验表明:该机械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重复定位精度可达到±0.01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