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世纪初,摩尔根的染色体理论在崛起的过程中,遭到了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贝特森的激烈反对。今天,当我们回首遗传学的这段历史,并对贝特森其人的故事有所了解之后,便会发生这个疑问:象他这样一个当时享有国际盛誉的“伟大的遗传学先驱”,“于1900—1910年间对促进孟德尔理论的被接受曾做了那么多工作”,“为进一步了解遗传学开拓广阔道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铝合金盒体焊接力学性能研究的欠缺,通过模拟铝盒焊接成型过程研究铝盒焊接后残余应力及变形的变化规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铝盒在焊接过程中的应力场,采用双椭球热源模型模拟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通过双椭球热源模型电流的变化模拟焊接过程中焊接电流对铝盒焊接的影响.仿真实验采用6种铝盒尺寸模型模拟铝盒尺寸形状的多样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铝盒焊接残余应力集中在开口处角点上,变形在焊缝后半位置处,铝盒沿4条侧边依次焊接后,第2条焊缝对应的铝盒顶点等效塑性应变最大且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第4条焊缝对应的铝盒顶点最大主应力最大而受电流影响较小,铝盒总体尺寸变化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实验铝盒厚0.8,mm时,最大变形量近5,mm.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腐蚀评价进行合理选材,预防新建长输原油管道内腐蚀。【方法】通过腐蚀失重实验,研究X42、X52、X60、X65和X70共5种常用管线钢在马惠线储罐沉积水中的腐蚀行为,并结合SEM和XPS表面分析技术分析其腐蚀产物特性。【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5种管线钢腐蚀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在48℃时腐蚀速率最高。随着流速的增加,腐蚀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在流速为0.18m/s时腐蚀速率最大。在静态下,不同钢级管线钢腐蚀速率差别不大,钢级较高的管材点蚀倾向性较高;而在流动的腐蚀环境中,钢级较高的管材耐蚀性相对较高。【结论】综合考虑管线钢的耐腐蚀、耐冲蚀和耐点蚀性能,在马惠线内腐蚀环境中建议选用X60和X65钢。  相似文献   
4.
可编程控制器在机械手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OMRON CQM1H可编程控制器在机械手控制中的应用,内容包括:机械手的结构、PLC接线图、伺服电机的控制和程序的编制.实验表明:该机械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重复定位精度可达到±0.01 mm.  相似文献   
5.
在对典型工业构件塑变校正有限元分析与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颖、实用的校正加工结构,兼具工件尺寸检测和校正加工功能,机构运动由4个步进电机驱动,通过计算机编程控制,校正过程采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实验表明,系统测量精度可达0.02mm塑变控制精度可达0.04mm.  相似文献   
6.
文中提出一种力传感器的动态标定装置,用于动态加载情况下对力传感器进行动态标定.该装置以力矩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滚珠丝杠传动和2级液压缸增大推力,实现了便携式和微动力条件下的大负荷加载输出.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了强度和刚度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机械结构是合理可行的.最后,对该装置计算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indows CE嵌入式的非标数字装备通用控制器,主控模块选用基于PC104总线的主板,再在主板PC I插槽上嵌入运动控制卡和内置PLC模块,实现对伺服电机的控制,进而实现所需要的工业控制。本文在已有的硬件设备上进行整体的软件系统的设计,并对整体软件架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以动平台瞬时运动为基础,建立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奇异位形条件方程,通过对该奇异位形条件方程的分析,首次得出对称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简洁的奇异位形曲线方程,并确定奇异位形空间及其与结构尺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回顾了照明节能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照明节能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困境,通过对现有的电容就地补偿、集中补偿装置、系统节电器、SCR可控硅控制产品等节能控制技术的分析与比较,提出一种基于PWM脉宽调制和逆变技术的智能照明节电技术方案,并对具体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与说明,最后对采用该技术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