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用树状分子及炭黑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并对六价铬Cr(VI)进行电化学测定.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方波溶出伏安法(SWSV)等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多种其他离子如Ni~(2+)、Co~(2+)、Pb~(2+)、Cu~(2+)、Cd~(2+)、NO_3~-、SO_4~(2-)、Cl~-等对六价铬离子的测定没有明显干扰,且Cr(VI)的还原峰电流与Cr(VI)的物质的量浓度在4~60 nmol/L和0.06~500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达1 nmol/L.该法具有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五代表面由小分子修饰的树枝状聚酰胺,通过红外、紫外等表征了其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修饰后固体产物的荧光较修饰前粘稠体产物的荧光强得多。  相似文献   
3.
利用聚酰胺—胺树枝状高分子与喜树碱的静电复合作用进行复合,以水为溶剂,第四、五代聚酰胺—胺树枝状高分子为载体采用搅拌法进行复合,探讨其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可能性.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复合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在PBS中的释放特性.喜树碱在聚酰胺—胺树枝状高分子水溶液中内酯环开环,溶解度增大,在PBS中并无明显的缓释效果.结果表明聚酰胺—胺树枝状高分子不宜作为具内酯环,遇碱不稳定药物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荧光素(HFin)可发射强而稳定的荧光,Cu^2+能氧化HFin而导致HFin的荧光信号猝灭.Cu(Bipy)^2+(Bipy为α,a’-联吡啶)与4.0-D-Cu(4.0-D为4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分子)能催化Cu^2+氧化HFin的反应,使HFin荧光信号剧烈猝灭,且Cu^2+的含量与AF值呈线性关系.基此实验事实,建立了Cu(Bipy)2+和4.0-D—Cu(4.0代树枝状铜配合物)催化HFin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0~28(Pg mL^-1),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AF=209.5+14.39Ccu^2+(Pg mL^-1),n=7,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为1.0×10^-14g mL^-1.分别对0.040和28(Pg mL^-1)Cu^2+重复测定8次,RSD依次为3.1%和4.2%.本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并成功用于人发与茶叶中痕量铜的测定.同时探讨了Cu(Bipy)^2+和4.0-D—Cu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低代数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发散法合成了0.5~4.0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高分子,以PAMAM G3.5,PAMAM G4.0树状高分子为例,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H和13C超导核磁共振谱仪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合成的影响因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采用乳化-分散-蒸发方法制备了表面含有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聚乳酸纳米粒,并将DNA与该阳离子纳米粒复合,研究了复合物的理化性质、细胞毒性和转染效率.结果表明在氮/磷比为2以上时,DNA与阳离子纳米粒形成了稳定且带正电的复合物,能保护DNA抵御核酸酶的降解,且复合物的细胞毒性较小.在无血清介质中,阳离子纳米粒可以将DNA有效地转移到细胞内得到表达,转染效率与未纳米化的PAMAM相比有明显的提高,且转染的最佳氮/磷比为2~5.  相似文献   
7.
在氮气保护、60℃的实验条件下,用水杨酸对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末端修饰合成了树状大分子PAMAM-S.对其经过荧光分析,探讨PAMAM-S树状大分子的代数、pH值、浓度等影响其荧光强度和光致发光位置的变化.并进一步研究分子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低代PAMAM-S分子空间结构完全是舒展开的,无弯曲现象,分子具有刚性.  相似文献   
8.
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的合成及pH值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发散法合成了半代及1.0~4.0 G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利用柱层析法对其进行了纯化,并且通过IR,1H NMR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进行确证.此外,对其水溶液自身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等于2的时候,4.0代树状大分子的荧光强度最大,而且其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呈现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扩散法,以乙二胺为核,通过Michael加成和酰胺化重复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树枝状高分子聚酰胺-胺(PAMAM).讨论了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料摩尔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分析了产品的纯度.采用元素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H NMR)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用发散法合成了以苯胺为核的不同代数的聚酰胺-胺(PAMAM)型树枝状分子,采用核磁共振仪(NMR)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又以第4代PAMAM树形分子(G4.0)为模板,在树形分子空腔内原位合成了硫化镉(CdS)纳米粒子。通过改变Cd2+与G4.0树枝状分子的摩尔比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CdS量子点,并对其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溶剂对CdS半导体纳米粒子在PAMAM模板中生长的影响。用UV-visible分光光度计和TEM对CdS纳米簇的大小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EM 观测的CdS纳米簇粒径要大于用Brus公式估算的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