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实验室温水沤麻液中分离到了一株产甘露聚糖酶(mannanase)的芽孢杆菌HDYM-03菌株,经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研究了菌株72 h连续发酵过程中产酶及生长的动态变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得到其实验室最优产酶条件为:碳源6%魔芋粉,氮源3%蛋白胨,初始pH值8.0,装液量10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2%,37℃振荡培养48 h.在研究条件下发酵液酶活力为5 122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1倍.  相似文献   

2.
从胜利油田油井产出液及含油污水等样品中分离出16株能利用原油的菌株.通过原油平板涂布和液体发酵培养,筛选出1株能在高温(60℃)、高压(10 MPa)下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生长且能有效产出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CH2.原油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其对胜利油田东辛原油降粘率可达48.5%,原油含蜡量降低12.6%,原油凝固点降低3.0℃;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该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糖脂类,经分子生物学初步鉴定菌株CH2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物理模拟驱油实验显示聚合物驱油后,注入CH2菌液60℃培养21 d时可提高原油采收率8.6%.  相似文献   

3.
从稳定运行的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SBR)反应器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好氧反硝化菌(实验室命名为CFY1),对菌株CFY1进行了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并对其好氧条件下的反硝化能力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菌株CFY1的菌落呈圆形,乳黄色,半透明,表面光滑,边缘不整齐,菌体细胞为短杆状,无芽孢,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氧化酶反应呈阳性,具有分解葡萄糖和淀粉以及还原硝酸盐的能力;菌株CFY1的16S r DNA序列经BLAST分析,与Gen Bank中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具有98.9%同源性,结合该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可基本确定菌株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NCBI Gen Bank登录号为KC253270;在摇床转速150 r·min-1、培养温度30℃及p H值7.2的培养条件下,24 h内能将113.6 mg·L-1的NO3--N降解为0 mg·L-1。  相似文献   

4.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通过细胞、菌落形态特征研究、生理生化反应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命名为小白色链霉菌NK49(StreptomycesalbulusNK49).利用摇瓶培养72h后检测到ε-聚赖氨酸产量达0.74g/L.通过1HNMR、13CNMR和MALDI-TOF-MS对ε-聚赖氨酸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小白色链霉菌NK49所合成的ε-聚赖氨酸的聚合度为21~34,聚合度28~31的ε-聚赖氨酸为主要组分.该聚合度与已报道的微生物产ε-聚赖氨酸的聚合度不同,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Zl-2产生的抗菌蛋白性质及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硫酸铵对菌株Zl-2的发酵液进行分级沉淀获得抗菌粗蛋白,然后研究该抗菌蛋白对热、酸碱、紫外光和蛋白酶的稳定性,同时以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为靶标菌,对活性蛋白的抗菌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Zl-2产生的抗菌蛋白具有很好的耐热、耐紫外特性,对酸碱和蛋白酶敏感,抗菌蛋白的抗菌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且使菌丝生长的形态畸形、底端膨大、对孢子的萌发也有抑制作用。因此,枯草芽孢杆菌Zl-2的抗菌蛋白具有稳定性好、抗菌能力强的特点,不同于目前已研究的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物质,可能为新的抗菌蛋白。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套高效的生物破乳剂产生菌筛选方法是解决破乳剂产生菌筛选困难的主要途径,利用这种方法从大庆油田采油废水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对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两种乳状液均具有破乳效能的高效生物破乳剂产生菌,该菌对这两种乳状液在20 h的破乳率均可达90%以上。生理生化鉴定及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菌株编号LH1。实验发现,LH1菌的有效破乳成分为胞外代谢物质,低温、高温及超声破碎处理均对其破乳活性无明显影响,说明破乳菌LH1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嗜热硫氧化硫化杆菌一新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腾冲酸性热泉富集物中分离到一株适度嗜热喜酸菌YN22.该菌革兰氏染色阳性,直杆状或微弯,长约1.6~2.8μm,直径0.4~0.7μm.该菌能在25~60℃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53℃;生长pH为1.0~5.0,最适pH为1.5;化能自养型,0.025%(w/V)的酵母提取物对其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酵母提取物存在的情况下能快速氧化Fe2 ,但对S0和还原型硫化物的氧化能力较低.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与嗜热硫氧化硫化杆菌(Sulfoba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达99%.YN22基因组DNA的G C含量为47.3 mol%,与嗜热硫氧化硫化杆菌模式菌株VKM B-1 269非常接近,后者基因组DNA的G C含量为47.5 mol%.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系统发育学和G C含量的分析结果,YN22应归于硫化杆菌属(Sulfobacillus),为嗜热硫氧化硫化杆菌(Sb.thermosulfidooxidans)的一新菌株.这是国内首次分离,并经多种方法鉴定、确认的嗜热硫氧化硫化杆菌,从而为我国浸矿微生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最典型的适度嗜热菌种.  相似文献   

8.
从武汉某一湖泊中分离出一株具有聚藻作用的菌株,经过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 DNA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根癌土壤杆菌。对该菌株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效果和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分离出的根癌土壤杆菌对铜绿微囊藻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加入体积比为1.5%的细菌培养液,在2天后,溶液主体的藻浓度去除率可达到92.5%。根癌土壤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作用主要是通过凝聚效应,而不是通过溶藻效应抑制藻类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当该聚藻菌株与藻细胞直接接触时,菌株才能够起到聚藻作用,而菌株生长液的过滤液并没有任何聚藻作用,表明聚藻活性物质结合在根癌土壤杆菌的细胞表面。聚藻菌株技术与过滤或者其他物理分离技术相结合除藻时,不会导致藻细胞的破裂,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除藻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长沙宁乡灰汤温泉附近的水样中分离获得1株具有较强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命名为NX1-1,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40℃,最适生长pH5.0~8.0.菌株形态学以及ITS rDNA和28S rDNA D1/D2序列分析的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Aspergillus fumigatus这个种.对该菌株产酶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最适产酶条件为:氮源(NH4)2SO4,接种量10%,40℃,初始pH6.0,培养60~96 h.  相似文献   

10.
以从土壤中自行分离的219株芽胞杆菌中筛选的一株枯草芽胞杆菌菌株HX08为研究对象,通过菌落形态观察、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进行菌体形态观察以及16S rRNA基因同源性分析等一系列方法鉴定,该株细菌属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命名为HX08,并将其16S rRNA基因序列提交上Genebank数据库,获得登陆号KF774302.通过生测发现,HX08菌株在60 h发酵时间段对棉铃虫的致死效果最好.对该菌株发酵液提取的活性蛋白进行初步研究,建立了HPLC技术分离体系,使用H2O做流动相,以0.5 mL/min流速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15、254和280 nm,收集第15 mL收集管处即保留时间为31 min的2号峰粗分离物活性较高.切取SDS-PAGE胶上相对应活性峰目的蛋白质条带酶解,利用质谱(LTQ-MS)技术进行了分子特性分析,鉴定发现杀虫活性蛋白成分为草酸脱羧酶.  相似文献   

11.
利用平板筛选法从大庆盐碱地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淀粉酶并能在广泛NaCl浓度范围(0~25%)和广泛pH值范围(pH值为6~10)生长的耐盐碱菌DQ-1,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DQ-1呈球形,大小约为0.5~0.8μm,最适培养条件为:NaCl 3%,30℃,pH=7.5;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多种涅斯捷连科氏菌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初步确定DQ-1菌株可能是耐盐涅斯捷连科氏菌属的一个亚种。DQ-1产生的淀粉酶最佳反应条件为NaCl 2%、pH值在7~7.5、温度40℃,酶在0~12%的NaCl中具有活性,在pH值为5~12不失活,说明DQ-1产生的淀粉酶是一种能广泛耐盐碱的极端酶。  相似文献   

12.
公丁香挥发油化学组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了微波预处理-水蒸汽同时蒸馏萃取法所得公丁香(丁香花蕾)挥发油的化学组成,主要含有丁香酚(相对含量62.21%),2-甲氧基-4-[2-丙烯基]苯酚乙酸酯(相对含量17.7%)和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4-烯(相对含量15.29%).公丁香挥发油对供试的6种细菌和4种真菌具有相当强的抑菌活性,对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25 mL/L,普通变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12.50 mL/L,枯草芽孢杆菌25.00 mL/L;黑曲霉、青霉6.25 mL/L,黄曲霉、酵母菌12.5 mL/L.  相似文献   

13.
从温泉附近土样中成功分离到一株高温碱性蛋白酶产生菌株H-1,经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菌株H-1最佳产酶的发酵时间为67.5h,该酶在30~70℃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70℃酶活性达到最高,在pH7.0~11.0范围内较稳定,从菌株H-1液体发酵液中提取粗酶液,经CMC-I阳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层析,得到单一组分;通过Native-PAGE、SDS-PAGE电泳鉴定,粗酶至少含有3种碱性蛋白酶同工酶;单组分碱性蛋白酶的比活力为3875U,相对分子量约为31KDa.  相似文献   

14.
高产碱性蛋白酶工程菌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使碱性蛋白酶生产菌2709与枯草杆菌BD105(含有碱性蛋白酶基因克隆载体pDW2)杂交,得到1株高产碱性蛋白酶的工程菌A16.A16的表型与生长特征与2709相似,相同条件下发酵酶活性比2709菌株高50%,摇瓶发酵的产酶水平最高可达30000u/mL。用菌落的原位杂交鉴定出该菌株携有双亲的遗传物质.  相似文献   

15.
从患腐皮-红腿病并发症病蛙腐烂处深层及肝脏分离出两株致病菌,经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奇异变形杆菌致发牛蛙腐皮病,嗜水气单胞菌致发牛蛙红腿病,且是通过伤口感染.初步认为牛蛙因奇异变形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合并感染而致发腐皮-红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东北三省25个蒙古栎种源的硝酸还原酶和可溶性蛋白与生长性状的关系.不同生长性状的蒙古栎种源,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并且同一种源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生长性状与所研究的两个理化指标之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高、径生长好的种源,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大的种源,可溶性蛋白含量也高,可以为林木育种提供参考.本试验中,集安种源在两项生理指标中含量均最高,可作为优质种源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已有的研究表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4.0718菌株菱形晶体中含有与原毒素紧密结合的20-kb DNAs,利用PCR-RFLP分析发现在这些20-kb DNAs上含有cry1Aa、cry1Ac、cry2Aa和cry2Ab基因.本研究利用特异引物从4.0718菌株中20-kb DNAs上分别扩增出带有自身调控序列的cry1Ac和cry2Aa基因,并将其分别电转至Bt无晶体菌株Cry-B中获得重组菌株Cry-B(pHC42)和Cry-B(pHC39).SDS-PAGE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这两种重组菌株能够分别产生由130-kDa的Cry1Ac原毒素形成的菱形晶体以及由65-kDa的Cry2Aa原毒素形成的方形晶体.毒力生测的结果显示,这两种菌株的表达产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具有预期的杀虫效果.重组菌株分别形成的两种晶体经不同的缓冲液溶解后能释放出与20-kb DNAs紧密结合的原毒素,同时在20-kb DNAs上均可检测到源于Bt染色体的spo0A和nprA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8.
在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中进行生理生化监控和研究,是掌握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运动资料的有效途径.在运动训练中加强对血红蛋白、血尿素氮、尿蛋白、血乳酸、睾酮等生理指标的监控,对运动员的体能素质、生理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再结合运动员的性格特征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纳豆菌(Bacillus subtilis)提取物提高NK细胞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从纳豆菌(Bacillussubtilis)中筛选得到的AK株的代谢产物经口服后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其结果为:白鼠服用群的50%NK细胞活性增强;用于人群试验的合成品AKH通过人群7天服用后,被试者中末梢血中NK细胞活性增强者数量增加。纳豆菌提取物可作为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油脂皂化过程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得出了皂化程度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了油脂皂化的最佳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