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日本白鲫脑垂体总RNA中扩增出生长激素-Ⅱ(GHⅡ)编码区cDNA,克隆到Pum-T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cDNA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630bp,其中包括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88个氨基酸的成熟肽.与得到的生长激素-Ⅰ(GHⅠ)的碱基序列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同源性分别达到96.9%和98.5%.白鲫的GHⅠ的碱基序列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外已发表的金鱼GHⅠ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8.7%和100%,白鲫和金鱼的GHⅡ碱基序列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7%和95.2%.  相似文献   

2.
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繁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J1C7毒株。用纯化的病毒颗粒提取RNA基因组。根据已报道的IBDV JD1株的VP2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扩增,将获得的1 359 bp片段克隆于pMD 18-T载体上。经过限制性酶切及PCR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对VP2基因进行全序列测定表明,克隆的VP2基因长1 359 bp,编码452个氨基酸。J1C7株VP2蛋白高变区内两个亲水区与其他标准Ⅰ型毒株完全相同,而且具有弱毒疫苗株的特征性氨基酸:222P、256V、279N、284T、294L、299N,七肽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WS ARGS,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推断本研究的J1C7株为标准Ⅰ型毒株,且属于弱毒疫苗株。与已报道的IBDV VP2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本研究的J1C7株与来自欧洲和中国的弱毒疫苗株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繁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J1C7毒株.用纯化的病毒颗粒提取RNA基因组.根据已报道的IBDV JD1株的VP2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扩增,将获得的1359 bp片段克隆于pMD 18-T载体上.经过限制性酶切及PCR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对VP2基因进行全序列测定表明,克隆的VP2基因长1359 bp,编码452个氨基酸.J1C7株VP2蛋白高变区内两个亲水区与其他标准Ⅰ型毒株完全相同,而且具有弱毒疫苗株的特征性氨基酸:222P、256V、279N、284T、294L、299N,七肽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WS ARGS,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推断本研究的J1C7株为标准Ⅰ型毒株,且属于弱毒疫苗株.与已报道的IBDV VP2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本研究的J1C7株与来自欧洲和中国的弱毒疫苗株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由于传统的磷酸化补齐方法对于重复序列较高的基因的合成困难较大,建立一种用于克隆全长基因的重叠延伸法并获得了成功,对全长基因进行分段扩增,从而使分段扩增片段得以重叠并互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获得全长基因.根据NCBI中Ⅰ型胶原蛋白α1链结构基因第531~630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设计合成了10条长度约为50 ...  相似文献   

5.
Krupple型锌指蛋白是一类具有重要功能的转录调节因子,初步克隆了一个新的人类krupple型锌指蛋白基因,经国际基因命我委员会批准命名为ZFP28。此基因长4076个碱基,含8个外显子,在基因组DNA上长18kb。它编码的蛋白质全长868个氨基酸,含1个信号肽,2个KRAB框和14个C2H2型的锌指。Northem Bolt分析表明该基因在人类早期胚胎的各个组织中普遍表达,在肺和肝中的表达水平最强,其结构和表达特征预示着它编码的是一个具DNA结合功能的转录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6.
根据计算机克隆的ZNF32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人类胚胎心脏文库中克隆了ZNF322基因.该基因位于染色体6p22.1,编码由40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9个连续排列的C2H2型锌指蛋白质.Northern杂交的结果表明该基因在成人所有被检测组织中表达。亚细胞定位研究证明ZNF322蛋白分布在胞核和胞质中.报告基因分析显示ZNF322是一种潜在的转录激活因子.  相似文献   

7.
黑麦草中木质素的结构、含量是决定其饲用品质的主要因素。漆酶是木质素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之一,属于多铜氧化酶基因家族。根据报道的植物漆酶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中铜离子结合域及N-端糖基化位点两个保守区设计4对引物,以黑麦草总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克隆、测序后得到3个有效序列,分别命名为Lac10-1、Lac8-1和Lac11-1。序列分析表明,3个基因片段的编码蛋白不仅含有保守的蓝铜氧化酶结合区域HAH和N-末端糖基化位点,而且分别与黄杨、黑麦草中分离的漆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而,推断克隆到的3个基因片段是黑麦草漆酶基因家族的成员。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全化学合成虎纹捕鸟蛛毒素-Ⅱ基因,在克隆载体pBluescript中的克隆。但HWTX-Ⅱ基因在表达载体pGEX-KT中几乎无表达,根据以前成功地表达全化学合成虎纹捕鸟蛛毒素-Ⅰ基因的实验结果,对在同一表达系统所构建的HWTX-Ⅰ与HWTX-Ⅱ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比较,认为HWTX-Ⅰ与HWTX-Ⅱ在原核表达系统的表达行为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HWTX-Ⅱ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是人类最大的基因家族之一,目前已知的很多转录调控因子都是锌指蛋白成员^[1]。初步克隆了一个与RBAK基因有着高度同源性的人类C2H2型锌指蛋白新基因,经国际基因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ZNF325,此基因位于染色体7p22,长2697个碱基,含5个外显子,在基因组DNA上长15kb。它编码的蛋白质全长462个氨基酸,含15个C2H2型的锌指。Northern Bolt分析表明该基因在人类早期胚胎的各个组织中普遍表达,在肺和脑中的表达水平最强,但在肝中的表达随着胚胎的发育而逐渐减少。它的结构和表达特征预示着它编码的是一个具DNA结合功能的转录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0.
采用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金鱼的IGF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金鱼的IGF2基因共包括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606 bp,编码201个氨基酸;编码序列与斑马鱼有85%一致性;蛋白质序列与斑马鱼的有80.9%的一致性.RT-PCR证明金鱼IGF2基因在鳃、心脏、肾、肌肉、尾鳍、雌雄性腺等组织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11.
异源四倍体鲫鲤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常规标准测定了异源四倍体鲫鲤的形态特征,并与二倍体的红鲫和湘江野鲤进行了比较.主要结果如下:异源四倍体鲫鲤的背鳍条Ⅲ,16~19;臀鳍条Ⅲ,5~7;侧线鳞30~34,侧线上鳞为5~7,侧线下鳞为5~8;鳃耙数32~35;下咽齿2行,1.4~4.1;脊椎骨31~33;口须2对;体长为体高的2.23~3.33倍,为头长的2.73~4.60倍;头长为吻长的2.67~4.01倍,为眼径的3.33~5.1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83~1.32倍.研究表明,异源四倍体鲫鲤形态性状稳定,已形成了一个新的四倍体鱼种群.  相似文献   

12.
从羊草中提取总RNA,采用简并PCR方法,扩增出编码353个氨基酸的psbD基因开放读码框(Open read ing frame,ORF)cDNA序列,GenBank登陆号为FJ176573,并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同时次基因组DNA为模板对psbD基因开放读码框区域进行了扩增,证明该基因无内含子,为其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因材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计算机克隆的方法获得了一个新的人同源基因,经国际基因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Rhomboid,veinlet-like8(RHBDL8).该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q11.23区域,mRNA全长约1.8kb,3’末端含有ATAAA的加尾信号,编码一段长43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含有一个rhomboid保守区,且高度相似于一个未有研究的小鼠蛋白.其表达在胚胎期(23周)主要集中在大脑、心脏、骨骼肌,而在成体,除脑部依然有大量表达外,上述的其他部位表达量均大大降低.这种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提示我们该基因可能在这些器官的发育中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一个肝豆状核变性特殊家系的基因突变情况,探讨新突变p.I930del诱发肝豆状核变性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 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方法结合DNA测序方法对1个WD家系进行ATP7B基因所有外显子及5'UTR区突变检测.结果:该家系WD由p.I930del,p.T977M,p.G943S 3个基因突变引起,p.I930del源自父方,100个正常人测序结果没有发现该位点的缺失;p.T977M,p.C943S分别来自不同的母方.产前诊断结果表明胎儿没有携带致病基因.结论:位于跨膜区的p.I930del 为一个新的肝豆状核变性致病突变;该缺失可能通过影响跨膜区结构的形式影响该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外化表现形式之一,日本人对欧美语言进行二次构建创新以适合本土文化的需要,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从语音、词形、语法、语义四个方面,对外来语的本土化进行剖析,以有利于把握日语外来语的发展趋势,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加深欧关语言与日语之间的联系,使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日语外来语。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据库消减杂交(Digital Differential Display,DDD)分析方法,从大鼠睾丸组织中分离出了一个新基因-Lrrc18(GenBank登录号:BC081908).该基因定位于大鼠染色体16p16区带,gDNA在染色体上跨度40 900 bp,含6个外显子,编码一个含256个氨基酸的蛋白,带有4个LRR(leucine-rich repeat domain)结构域.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Lrrc18只在睾丸中表达.对出生后3~56 d不同时期的大鼠睾丸的Lrrc18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大鼠出生后21 d时开始在睾丸组织中可检测到Lrrc18的mRNA表达,以后其表达量逐步上升,到42 d时达到最大值.该结果提示:Lrrc18基因在精子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心脏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一系列基因的精确调控.研究表明,许多锌指蛋白参与心脏的形成和疾病的发生.为了鉴定新的与心脏发育有关的人类锌指基因,应用同源基因克隆法,通过PCR技术扩增获得了一个新的人类基因,其cDNA全长2 594 bp,编码由7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0.9 kD).经国际人类基因命名委员会批准,被命名为ANKZF1.该基因是哺乳动物物种特有基因.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胚胎的心脏、胃、肾和脑组织中有特异性的表达,提示该基因可能与心脏等组织的发育有关.此外,通过报告基因分析发现,该基因对AP-1信号途径的转录活性有抑制作用.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该蛋白定位在细胞之中.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