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水溶性膦铑配合物TOPP/RhCl3对1-十二烯水/有机两相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主要考察了反应温度、P/Rh摩尔比、水相pH值和溶剂等因素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得到了以十三酸为主的反应产物,这一结果至今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2.
采用极化测量的方法,在0.5mol/LH2SO4溶液中,对Pt-Rh合金电极上电化学析氢、析氧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反应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析氢反应.合金的组成及温度的变化对反应速度影响很小.而对于析氧反应.Pt-Rh合金当中Rh含量的增加可导致反应速度加快;提高温度明显地加快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3.
用CO和NO双分子探针-IR技术研究了双金属Rh-Co/Al_2O_3催化剂的Rh-Co相互作用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Rh_2CO_2(CO)_(12)簇合物制得的Rh_2CO_2/Al_2O_3中的Rh-Co相互作用强,使其在673KH_2还原后产生一种新的线式CO吸附的Co中心。此Co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性能不同于Co_2/Al_2O_3(由Co_2(CO)_8制得)上的Co中心。由金属盐共浸制得的(Rh+Co)/Al_2O_3中的Rh-Co相互作用弱,Co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性能与单金属Co_2/Al_2O_3相同。Rn_4/Al_2O_3(由Rh_4(CO)_(12)制得)上3种CO吸附的Rh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孪生CO吸附的Rh中心上,CO强于NO;在线式CO吸附的Rh中心上,CO与NO相近;在桥式CO吸附的Rh中心上,CO弱于NO。CO在Co_2/Al_2O_3上不产生分子吸附态。  相似文献   

4.
用CO和NO双分子探针-IR技术研究了双金属Rh-Co/Al2O3催化剂的Rh-Co相互作用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Rh2CO2(CO)12簇合物的Rh2Co2/Al2O3中的Rh-Co相互作用强,使其在673K H2还原后产生一种新的线式CO吸附的Co中心。此Co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性能不同于Co2/Al2O3(由Co2(CO)8制得)上的Co中心。由金属盐共浸制得的(Rh+Co)/A  相似文献   

5.
应用表面反应红外动态技术考察了促进型铑催化剂Rh-Ag/SiO2上CO吸附及其加氢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线式吸附态的CO对氢的反应性能高于桥式吸附的CO,是加氢反应的主要活性吸附态.反应条件下温度升高有利于Rh-Ag/SiO2上线/桥CO吸附态强度比值的增加.表面反应生成了表面甲酰基、甲酸盐、乙酰基、乙酸盐、乙烯酮及烯醇盐等关键的C1-2含氧中间体.助剂Ag的加入提高了铑催化剂上CO吸附态的线/桥强度比值以及线式吸附CO的加氢反应速率和C2含氧物的生成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束流切割和γ-γ符合变学方法,对^40Ca+^58Ni的反应产物进行了研究,首次观测到^92Rh的衰变γ谱线,并推算了^92Rh基态的自旋和宇称。  相似文献   

7.
合成气转化为甲醇和乙醇反应的速控步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提出的合成气反应机理,用键级守恒-Morse势方法计算了Rh(111)面上合成气转化为甲醇,乙醇过程中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COs+Hs→HCOs,H2COs(或HCOHs)+Hs→CH2,s+OHs分别是甲醇,乙醇生成反应中活化能最大的基元反应,通过考察H2/D2同位素效应,发现在高活性Rh基催化剂上,甲醇,乙醇生成反应同时表现出显著的氘逆同位素效应,表明这两个反应的速控步骤均为一步加  相似文献   

8.
用红外光谱法测定表明:各种硅胶负载仲进型铑催化剂上,线CO/桥CO红外吸收强度比值与金属助剂(M)的关系变化顺序为(50:1)(Rh-Mn)〉(22:1)(Rh-Li)〉(9.1:1)(Rh-Mn-Fe-Li)〉(3.5:1)(Rh-Fe)〉2.8:1)(Rh)。在各种Rh-M/SiO2催化剂上,线、桥CO吸附态的加氢原位FTIR跟踪实验表明:随着加氢的进行,线CO/桥CO吸收强度比值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炼油厂耐火材料的检测和试验研究,提出矾土集料耐火混凝土成型后养护温度的高低主要影响常温强度,对烘干强度Rh和高温后性能影响较小,且Rh/R3的比值与养护温度的关系呈“∫”形变化.研究结果对矾土集料耐火混凝土施工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Rh(Ⅲ)催化KClO3-KI的反应与I2-Luminol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建立了测定痕量铑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对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此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限达到3.8×10-6μg/mLRh;线性浓度范围宽,为1×10-5~1μg/mLRh.采用三正辛胺(TOA)萃取色谱柱将铑(Ⅲ)分离出来,方法已用于测定贵金属离子混合液中的铑  相似文献   

11.
CO2加氢生成乙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热力学分析得出:当压力在3.0 ̄4.0MPa,温度在180 ̄300℃的范围内,CO2加氢生成乙醛在热力学上是可能的。实验表明,在Rh-Ag/SiO2、Rh-Ag-LiCl/SiO2催化剂上有乙醛生成,乙醛的选择性最高可达45.89%。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铁(Ⅱ)与溴连苯三酚红(BPR)和罗丹明B(RhB)的协同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VA-124存在下,pH3.0-5.5范围内,Fe(Ⅱ)与BPR和RhB形成红紫色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λmax位于5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90为6.4×104mol-1·L·cm-1.Fe(Ⅱ)含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显色体系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该法用于合金和茶叶中铁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二羰基乙酰丙酮铑Rh(acac)(CO)2对苯乙烯,P-甲基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在常压下,Rh(acac)(CO)2和P(OPh)3、PPh3、Ph2P(CH2)nPPh2((n=2,3)组成的体系具有较好活性.在双齿配体存在下,2-芳基丙醛的选择性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Pt—Rh合金电极上氢的吸附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快速阴极动电位扫描方法对Pt-Rh合金电极上氢的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随着合金当中Rh含量的增加,氢的强键吸附峰值逐渐减少,在W(Rh)=50%-60%合金 已表现为象肩膀一样的平台,而到百分之百的Rh时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硫氰酸盐存在下Rh(Ⅲ)的萃取,Rh(Ⅲ)在0.5-1mol/LHC介质中与1000倍以上的硫氰酸盐于沸水浴中加热60min即可形成硫氰酸铑(Ⅲ)配合物。此配合物可在较宽酸度范围(0.5-4mol/LHCL)内被MIBK(甲基异丁基酮)定量萃取。相比可达1:4。通过吸收光谱实验证实有硫氰酸铑[Rh(SCN)xCl6-x]^3-(x>3)配合物生成,与质子化的MIBK生成盐而被萃取  相似文献   

16.
在pH3.8HOAc—NaOAc缓冲溶液中及100℃加热条件下,Rh(Ⅲ)强烈催化KIO4氧化亮绿褪色。亮绿于-0.60V处产生一灵敏的导数极谱波。据此,本文采用线性扫描导数示波极谱研究了这一新的指示反应,建立了一个检出限和测定范围分别为3.0×10-5μg/mL和6×10-5~2.0×10-3μg/mL铑的催化分析新方法,并用于试样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Zn(Ⅱ)一SCN一RhB一PVA高灵敏显色反应体系。表现摩尔吸光系数L6×106L·mol-咐·cm-1。锌含量在0.0~1.0u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测定了食品中总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硫氰酸盐序在下Rh(Ⅲ)的萃取。Rh(Ⅲ)在0.5~1mol/LHCl介质中与1000倍以上的硫氰酸盐于沸水浴中加热60min即叮形成硫氰酸铑(Ⅲ)配合物。此配合物可在较宽酸度范围(0.5~4mol/LHCl)内被MIBK(甲基异丁基酮)定量萃取.相比可达1:4.通过吸收光谱实验证实有硫氰酸铑[Rh(SCN)_xCl_(6-x)] ̄(3-)(x>3)配合物生成,与质子化的MIBK生成盐而被萃取。  相似文献   

19.
用同位素切换法研究了在Pd(111)和Rh多晶表面上CO/CO的气相-表面交换动力学,实验发现了交换速度与吸附脱动力学之间的某些重要联系,并采有易位化学吸附模型提出了能够成功解释实验结果的协同交换机理。  相似文献   

20.
利用Zn( Ⅱ) - SCN- - RhB- PVA 显色反应体系进行锌( Ⅱ) 的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光度法测定痕量锌( Ⅱ)- 结果表明,在盐酸介质中具有高灵敏度的显色反应,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 .58 ×106 L/mol·cm ,Zn( Ⅱ) 量在0 .0 ~0 .040 mg/L的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用于测定粉煤灰中微量锌,结果令人满意- 图4 ,表1 ,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