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煤层群分组的数学模型煤层群分组应遵循以下原则经济效益好;各层组巷道易于布置;各层组间煤厚不要相差过于悬殊,以便于组织生产;具有涌水、沼气、煤突出的煤层应单独回采。煤层群分组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根据松河矿井三采区二区段近距离煤层群瓦斯赋存及岩性特征,针对煤层原始瓦斯较大、突出危险性严重、区域瓦斯治理顺层钻孔施工危及人身安全等难题,通过在煤组间布置集中抽放巷对上覆和下伏煤层施工穿层钻孔进行区域预抽,有效解决了突出煤层群采面上下巷突出危险及瓦斯问题,采面回采期间二次利用集中抽放巷治理上隅角瓦斯、卸压瓦斯、高位瓦斯,对煤层群瓦斯实施综合治理,为工作面快速掘进和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使矿井取得良好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江南煤矿煤层群开采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对该矿井田范围内可采煤层赋存及瓦斯赋存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江南煤矿煤层群开采保护层的方法来解决矿井瓦斯灾害的重要性。通过对对江南煤矿煤层突出危险性指标、瓦斯赋存、煤层赋存条件分析,同时对该矿可采煤层的开采顺序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优先选择突出危险程度较小的M51煤层作为保护层先行开采的技术方案。通过开采保护层的方法来解决对江南煤矿煤层群开采时矿井瓦斯灾害问题,是一种综合治理瓦斯问题的有效合理化建议,可为黔北矿区具有类似条件的矿井在科研、初步设计过程中提供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南地区高瓦斯近距离突出煤层群层间距小于7 m时,石门揭煤工作面前方多层煤层需统一消突管理,常规超前钻孔工程量大,严重制约了煤矿安全生产和采掘工作面接替等问题,提出采用穿层钻孔水射流割缝防突技术,一次性对石门工作面前方煤层群统一卸压增透,快速安全揭煤的思路。以贵州雷公山煤矿为例,采用FLAC3D模拟了不同缝槽布置方式以及缝槽间距对煤层群卸压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多煤层煤孔中部均布置一个缝槽,同一煤层内缝槽间距为4 m,可使石门揭煤工作面前方控制范围内煤体整体卸压。现场应用证明:采用水射流割缝技术,预抽达标时间缩短约39 d,钻孔工程量减少610 m,钻孔数量减少30个,可实现快速安全揭煤。  相似文献   

5.
影响采空区顶板抽放瓦斯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于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群开采的首采工作面,或厚煤层开采一分层的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超限问题是一大难题,为解决此难题,通常采用顺层钻孔、穿层钻孔抽放瓦斯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问题尚得到较好解决。开采煤层工作面的瓦斯主要来源于本煤层、采空区和邻近层的卸压解吸瓦斯,由于煤层松软,顺层钻孔施工难,不便进行顺层钻孔抽放瓦斯,若对采空区实施大面积抽放,工程难度大,而且抽不出高浓度瓦斯。煤层回采后,采空区顶底板岩层卸压,产生裂隙。由于瓦斯的升浮漂移和渗流特性,来自于开采煤层和卸压煤层内卸压瓦斯,沿裂隙通道汇集到裂隙区,形成瓦斯积存库。把抽放钻孔或巷道布置在顶板裂隙内,实施瓦斯抽放,该抽放瓦斯技术起到了对开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的截流作用,解决了松软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群开采瓦斯抽放困难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
在开采煤炭、设计施工回采工作面时,常会遇到影响煤炭正常生产的断层。在近距离煤层群中,可考虑在过断层时借助上、下煤层距离近的特点,将巷道错层合理布置在另一煤层中,减小断层影响,提高生产效益,为类似条件的回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提供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7.
为实施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共采及煤层地下气化开采的需要,依据煤层厚度及间距、煤层组合规律、分布的稳定性、测井曲线形态及非煤标志层等特征,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沙三段含煤亚段150余口钻井的煤层进行了对比和统一编号,揭示了该区共发育了编号为1~11的11个煤层或煤层组,其中,1~4煤(组)构成了上煤层群,6~11煤(组)构成了下煤层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煤层的平面分布规律,指出研究区内共发育了6个赋煤区,7、8、9煤层组在各赋煤区均有发育,且厚度较大,是东部凹陷的主力煤层.  相似文献   

8.
近距离煤层群在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中占较大比重,为确定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过程中下煤层开切眼的合理位置,基于木瓜矿10-110首采工作面的实际工程背景,采用数值软件UDEC对该矿10煤开采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10煤覆岩运移形态,得到了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开采下煤层开切眼的合理位置,结果表明:上部煤层开采后在距切眼5 m的采空区边缘出现应力集中峰值,距切眼15 m位置应力最低,宜将下煤层切眼布置在此区域;下煤层开采至上煤层切眼与停采线位置时压力较大,应采取特别支护措施。该研究为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下煤层切眼附近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大倾角煤层群长壁采场所形成的顶板结构较单一大倾角煤层更为复杂,采用理论分析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手段,揭示了该类煤层顶板结构形成及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大倾角煤层群下层煤采场顶板易形成非对称低位梯阶关键层,一般为二级梯阶,且层位低、厚度小、稳定性差,该结构的周期性失稳直接影响到下层煤采场覆岩、区段煤柱及支护系统的稳定性。低位梯阶关键层受覆岩及上方采空区矸石的法向与切向力作用,易发生拉、剪或复合型失稳,其破坏后可形成倾向堆砌型倾斜砌体结构。低位梯阶关键层破坏易引发层上方区段煤柱压剪失稳,并导致上方梯阶结构群发生大范围破坏。  相似文献   

10.
以平煤天安五矿己15和己16=17煤层为例,对近距离煤层群瓦斯抽采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由于己15煤层与己16,17煤层层间距较近且厚度不均,为了防止采掘施工中煤层初期来压的瓦斯突然涌入工作面,在掘进机巷过程中,从打探煤及探构造孔入手,对机巷瓦斯进行了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研究,并实施了立体抽放技术,实现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结合桃山煤矿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开采煤层群的高瓦斯矿井采区巷道布置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煤层分组和煤层开采顺序,采区通风系统力求稳定可靠等观点。分析了高瓦斯矿井中采用沿空留巷技术的优越性,并对煤层群高瓦斯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和采用泄排瓦斯巷、尾巷布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覆岩移动特性的数值模拟及其在煤矿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事故之一,特别是在高瓦斯煤层群条件下,如何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对实现煤与瓦斯的安全高效共采是非常重要的。文中根据某矿具体地质条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首采煤层的开采对远程卸压煤层的卸压作用,结合大量现场实测数据,论证了对远程卸压瓦斯进行抽放从而实现在高瓦斯煤层群开采条件下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群上部煤层开采时对下部煤岩层产生的应力分布影响效应,以潘二矿西四采区B组煤层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为背景,采用UDEC软件建立近距离煤层群下向卸压开采模型,获得了8-1煤层开采过程中下部煤层群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及高应力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下向卸压开采下部煤层群的卸压效果与岩层结构、开采参数、煤层位置等密切相关,随着开采距离的增加,卸压范围成非线性递减,并受岩层岩性影响,卸压煤层支承压力峰值及卸压范围呈梯级演化.对于确定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卸压开采方案提供了合理依据并对回采巷道合理布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占斌  张万 《甘肃科技》2014,30(20):32-33
吐鲁-驼马滩矿区位于吐鲁-驼马滩盆地南部,区内中新生代地层分布广泛,矿区四周均以基底花岗岩和志留系地层露头为界,区内含煤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下统老树窝群中岩组,含可采煤层一层,也是本区惟一一层可采煤层,根据区内主要地质构造,浅析区内主要构造特征及煤炭资源赋存状况。  相似文献   

15.
岩浆侵入降低了煤层的稳定性,对煤矿生产影响极大。在岩浆侵入对煤层结构、煤厚、煤变质程度的影响分析基础上,采用煤焦比指标定量分析了岩浆侵入主采煤层影响程度,根据煤焦比值大小将各主采煤层划分为4个不同影响区。分析结果表明井田4层主采煤层Ⅰ级影响区主要分布于F7断层南部岩浆侵入通道附近,该区为岩浆侵入上冲区,煤层受岩浆侵入破坏严重,在该区煤层基本无开采价值。Ⅱ级影响区和Ⅲ级过渡区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其影响带宽度在4层煤层中具有自下而上变窄的特点,反映岩浆在下部煤层流动性较上部煤层的流动性强。  相似文献   

16.
刘建伟  芦军 《科技信息》2007,(18):249-249
该文通过对急倾斜煤层群掘进瓦斯涌出规律分析,阐述了利用巷帮走向钻孔对下邻近层卸压瓦斯进行抽放,解决了工作面及回风巷瓦斯超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吉林高勒浩沁勘查区独立编号的煤层有26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7、8、9、10、18层。10、18层为本区最主要可采层。本区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白音花组上段,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岩系,共含2个含煤段。煤层对比主要采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及测井曲线形态组合等为依据进行对比。本勘查区内的煤层沉积不稳定,煤层层数多,而且煤层结构复杂,各分煤层层位对比困难,但主煤层10煤和18煤全区比较发育,在测井曲线上反映的物性特征明显。因此以10煤和18煤层作为全区煤层对比的标志层,对比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8.
张结如 《安徽科技》2014,(11):49-50
朱庄煤矿是一座生产能力2.2百万吨/年的大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极复杂型。发生突水的Ⅲ631综采工作面位于Ⅲ63采区上部,为该采区右翼首采面。开采煤层为山西组6煤层,含煤地层之下为太原群灰岩。工作面走向长412.5m,倾斜宽180m。煤层倾角16~18°,煤层厚度平均2.8m。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过程中下煤层的覆岩运移规律,基于木瓜矿10-110首采工作面的实际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材料对该矿10煤开采过程进行模拟,从相似材料运移形态、移近量等方面对覆岩运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开采下煤层初次和周期来压步距、覆岩位移特征,为相似地质条件煤层的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距离突出煤层群松软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压力大、含量高,煤层间距小、瓦斯治理难度大的问题,在工作面回采前、回采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了瓦斯零超限,保证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