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非牛顿特性下冷挤压流体动力润滑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磨擦学和金属塑性成形理论,对冷挤压工艺中的流体动力润滑机理进行了分析。针对冷挤压高压、大剪应变率工况下,润滑剂呈非牛顿特性的特点,运用Ostwald非牛顿体模型,分别建立了冷挤压非稳定流体动力润滑状态和稳定流体动力润滑状态的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以蓖麻油作润滑剂的纯铝冷挤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揭示了冷挤压过程中,润滑油膜厚度及油膜压力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冷挤压成形工艺中润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冷挤压工艺中的非稳态成形过程进行分析,在考虑金属塑性成形工艺中润滑剂呈非牛顿特性的条件下,运用塑性成形理论和摩擦学原理建立了比较精确的润滑模型,并运用该模型推导出油膜压力、润滑膜厚度、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非均匀饱和多孔介质流体传输模拟关键在于需要考虑由孔隙、裂隙以及不同渗透性介质组成的强–弱不连续面,但这与经典连续介质力学局部流体模型所定义的偏微分方程是不相容的,从而导致饱和多孔介质渗流模拟的困难。基于统一变分近场动力学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向量态函数用于描述饱和多孔介质流体的非局部传输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饱和多孔介质流体输运的非局部空间积分–时间微分型控制方程。该非局部流体输运模型统一描述了流体在强–弱不连续面的力学行为,避免了传统局部力学模型在不连续界面处的导数无定义性,且从理论上证明,当非局部流体模型中的非局部作用半径趋于零时,非局部模型可退化为局部模型。为了消除非局部模型内在的零能模式问题,基于罚函数方法提出一种全隐式的数值求解格式以保证数值计算的精确性。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模拟了三维非均匀不连续多孔介质中流体的传输过程,揭示流体穿越物质界面、孔隙和裂隙的力学行为。为研究饱和多孔介质中流体在不连续界面传输的力学行为提供了一种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4.
根据弹流润滑理论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齿轮传动非稳态热弹流润滑数值计算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齿轮传动中系统振动引起的动载荷、卷吸速度、曲率半径随时间和坐标的变化,以及流体的可压缩性等非稳态效应.还考虑了齿轮传动中的热效应和流体的非牛顿性。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准确模拟齿轮传动的实际工况,更有效地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5.
液体粘性调速离合器是利用多个摩擦圆盘间的油膜剪切力来传递动力,并通过改变油膜厚度实行无级调速。由于近来工程中广泛采用聚α-稀烃型、聚酯型等合成油作润滑剂,液体粘性调速离合器在调速范围内,其摩擦副往往工作在流体润滑、混合润滑、边界润滑直到直接接触的工况。基于这些特点,笔者采用了幂律型非牛顿流体模型、Patir-Cheng的平均流量模型、GT两粗糙平面接触模型、计入油膜的惯性影响、平均能量方程、热传导方程,建立了热效应研究模型,推导了相应的计算方程式,并在流体润滑、流体混合润滑状态下,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局部磨损和空化效应对径向滑动轴承混合润滑性能的影响,基于平均Reynolds方程及JFO空化边界条件建立了计入局部磨损的轴承混合润滑模型,通过数值求解研究了不同磨损深度对轴承油膜厚度分布、平均流体动压力分布、轴心位置和Stribeck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磨损显著改变了油膜厚度分布和平均流体动压力分布;大磨损深度导致轴心位置改变,偏离原来设计;小磨损深度降低了轴承混合润滑阶段的摩擦系数,且能以更低的速度从混合润滑过渡到流体动压润滑;摩擦系数随着磨损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导出了Eyring流体非稳态雷诺方程,在采用差分方法对非稳态弹流润滑过程进行 数值求解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润滑剂的非牛顿效应。文中的完全数值分析为摩擦力的 计算以及润滑表面接触疲劳的研究提供了精确的压力分布和膜厚大小。  相似文献   

8.
应用非牛顿型流体剪应力方程,建立糖膏在间歇式结晶罐中的流体力学模型。经与前人的模型比较,初步揭示了糖膏作为非牛顿型流体时对其流运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机械产品设计中,常常由于润滑问题处理不当,造成很大浪费。因此,寻求新型高效润滑技术,对于提高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可靠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润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单相流体润滑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要求,气液两相流体润滑技术(油雾润滑、油气润滑)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标志着润滑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由单相流体润滑向多相流体润滑方向发展是润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三相流体润滑是新型高效润滑技术研究的新成果,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三相流体润滑原理材料学科中对超细粉末的研究取得了很…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冷挤压技术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有较多种类的有色金属与黑色金属可用冷挤压方法进行生产,冷挤压零件的复杂程度亦不断提高。本文讨论了冷挤压的许用变形程度、润滑的选用,冷模锻的应用与不锈纲的挤压各个问题。由于模具结构的合理化以及模具材料的发展,冷挤压模具寿命得到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权函数在非局部损伤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非局部损伤模型在模拟损伤发展中的特性,介绍了在非局部损伤模型中计算非局部等价应变时光滑权函数的特点及选取原则。通过算例表明,采用B-Spline权函数和Gauss权函数的非局部模型可以较好的避免有限元实现时,计算结果的对网格的依赖性和零能量消耗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用非局部线弹性理论研究半无限介质承受性分布载荷作用的问题,并计算出应力场的非局部理论解。结果表明,当考虑微结构的相互作用时,非局部应力的解答在集中力作用处的奇异性不存在;当内部特征尺度趋于零时,应力场的非局部解答即为经典解答。  相似文献   

13.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基础上,用共振群方法,给出ΛN相互作用的非定域位,并用于轻超核5ΛHe的结合能的计算,得到了与实验和其他方法相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基础上,用共振群方法,给出∧N相互作用的非定域位,并用于轻超核∧^5He的结合能的计算,得到了与实验和其他方法相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多参数摩擦模型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取值;分析了指数+双曲正切摩擦模型中,Striebeck速度与双曲正切函数中参数k的关系;建立了基于该模型的游梁式抽油机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模型,并采用数值迭代法求解,获得了驱动力矩和机械效率的变化规律。理论计算与实际现象相符,说明在机构动力学仿真中,指数+双曲正切这一多参数摩擦模型较之库仑摩擦模型能更精确地反映运动副耗散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单轴受拉状态下混凝土非局部化细观损伤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非局部化理论和随机损伤力学为基础,从细观机制出发考虑断裂和塑性滑移的影响,提出了非局部细观损伤模型.利用残余应力系数反映塑性滑移对损伤细观机制的影响;利用非局部化比例解决层数敏感性问题.结合细观和宏观两个尺度进行损伤本构模型建模,描述混凝土内部的应变发展、损伤演化以及沿受力方向任一高度处的应力-应变关系.基于非局部化比例分析得出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非局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针对嵌入式弯曲碳纳米管建立了两端简支的Euler-Bernoulli梁计算模型,研究碳纳米管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振动问题.利用Galerkin方法对运动微分方程进行近似处理,将原方程从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转化到二阶动力学系统;对于二阶动力学方程采用Magnus级数方法进行求解;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非局部参数因子,纳米管长径比,移动载荷速度,弯曲波纹幅值,弹性介质常数对碳纳米管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碳纳米管动力特性有很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摘要:本文在建立湿式离合器摩擦片与钢片间油膜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湿式离合器润滑油ATF在工作情况下的粘温特性及油膜变化对离合器特性的影响,运用动网格技术定义粘度随温度的变化,以一对摩擦副为模拟研究对象,建立实际油路的有限元模型,并在定常、层流下,运用UDF定义粘度随温度变化特性,运用FLUENT采用动网格计算,然后处理分析ATF润滑油对入口温度对湿式离合器带排转矩的的影响,,得到摩擦片表面的压力、速度分布图,根据摩擦片表面的压力分布图来研究摩擦片表面油膜变化规律,得出湿式离合器带排转矩随转速差的增加先成正比增加然后减少,最后在自主研发的离合器综合试验台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引入小范围非局部假设,将求解刚性线型夹杂顶端渐近应力变形场的问题化成了一个位移边值问题,从而直接利用经典的位移场得到了非局部的位移场.通过非局部本构关系获得了刚性线型夹杂顶端的有界的渐近应力场.利用最大剪应力准则给出了夹杂面上材料发生脱离的临界条件.结果表明材料的破坏仍由经典的应力强度因子及 J 积分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二自由度随动系统的跟踪精度,针对系统中存在的摩擦扰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uGre模型的自适应摩擦补偿方法.该方法采用离线估计法对LuGre模型中未知参数进行估计,采用非线性观测器和自适应律估计LuGre摩擦模型中的不可测状态变量和易变未知参数.最后利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整个闭环系统的渐进稳定性.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补偿摩擦对二自由度随动系统低速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