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建立预测硝基芳烃化合物毒性数据的预测方程。方法:以大型蚤(Daphniamagna)为实验材料,求取18种硝基化合物的急性毒性数据48h-IC50,化观察了中毒症状。应用五种理化参数-EHOMO、ELUMO、ELUMO、logP、VX和QNO2对所得的毒性数据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得到预测方程。结果:得到硝基芳烃对大型蚤的QSAR表达式:-logIC50=0.21+0.664(-EHOMO)+0.0302VXn=18r=0.8221,P<0.001,应用上述方程对18种化合物进行了毒性预测,结果实测值和预测值拟合较好,残差较小。结论:可以利用上述得到的QSAR表达式对硝基芳烃毒性进行预测,推测化合物的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2.
应用部分生命周期(21天)慢性生物测试的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多效唑和烯效唑对大型氵蚤(Daphniamagna)繁殖和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能明显影响大型氵蚤母代和F1代的繁殖和发育,造成大型氵蚤繁殖能力下降、发育延缓和生存能力降低.与多效唑相比,烯效唑除对大型氵蚤的第一次产卵数及对F1代平均每氵蚤产氵蚤数外,对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LC50 - 24 h作为1个毒性单位(Toxic Unit,TU),探讨了利用高锰酸钾及氯化锰对24-48 h龄大型蚤急性毒性效应,实现水体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大型蚤的LC50 - 24 h为0.187 mg/L,属于高毒类,氯化锰对大型蚤的LC50 - 24 h为579 mg/L,属于低毒类.在1,2,5,10,20,50TU暴露下,高锰酸钾导致大型蚤半数死亡时间分别为24h、5.9h、2.9h、1.4h、0.9h和0.6h,氯化锰导致大型蚤半数死亡时间分别为24h、8.6h、4.7h、1.7h、0.8h和0.4h,表明半数死亡时间与浓度呈现明显幂指数关系,可以实现水体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因此,本项技术可以对水体污染状况和程度实现原位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硝基芳烃化合物对大型蚤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分别测定了2,4-二硝基甲苯(2,4-DNT)与5种硝基芳烃化合物对大型蚤的单一毒性及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采用毒性单位法评价了硝基芳烃化合物对大型蚤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5种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以相加作用为主,说明此类化合物可能是以相似的方式作用于大型蚤.  相似文献   

5.
利用排放的渔业污水先进行单胞藻的(栅列藻ScenedesnusobliquasTurp)培养,再接种培养大型蚤,对栅列藻密度的经时变化,大型蚤种群增长及水体中氮、磷、钾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动作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①悬浮栅列藻在渔用污水中密度变动状态,开始时在充气、直接光照条件下以逻辑斯谛(Logistic)曲线增长;在投放大型蚤并停止充气与直接光照后,则呈直线型下降.②大型蚤在接种进入含栅列藻的渔业污水后,在静态条件下其种群密度亦是按逻辑斯谛曲线增长.③以大型蚤间收式一次累加收获量作为种群总增长量(产出量),其累加数量及干湿重生物量数学模型均呈双对数曲线.④在间收式培养期间,大型蚤密度动态模型为一复合型指数函数.⑤渔用污水经栅列藻及大型蚤培养后再排放水体中氮、磷、钾含量分别下降了85.5%,81.14%,77.89%.本研究结果既为枝角类集约化培养技术提供了生态学理论参数,也为污水调控及资源化提出一个良好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应用PM3算法对部分有机锡化合物的QSPR和QSAR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量子化学PM3算法计算得到的量子化学参数,进行了部分有机锡化合物的定量结构-性能关系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锡化合物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随着其平均分子 率、分子总的芯排斥能(CCR)、相对分子质量(Mt)和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Ehomo)的增而增大,随着分子电子能(EE)和分子总量(TE)的增大而减少,这些有机锡化合物对大型蚤(Daphniamagna)和两种绿藻(Scened  相似文献   

7.
以大型蚤为受试生物,某造纸废水处理厂的处理单元水样为对象进行了毒性试验,对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毒性大小及变化进行调研,为造纸废水的生态风险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参数。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原水的各个处理单元中,进水和一期初沉池出水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EC50)分别为16. 02%和17. 35%,经过初沉池的初步物理化处理,毒性降低有限;二沉池出水和深度出水24 h内不会引起大型蚤的死亡。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毒性大小为:进水>初沉池出水>二沉池出水>深度出水。经过处理后出水毒性明显变小,但是仍然具有生物毒性,对大型蚤的繁殖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物毒性测试法与生化毒理测试法,分别探讨了4种杀虫药剂(7504、敌百虫、西维因、溴氰菊酯)对大型蚤幼蚤的毒性。其中溴氰菊酯的毒性最大,24h LC50为0.385μg/L;敌百虫次之,2.748μg/L;西维因为18.6μg/L;7504为303.7μg/L。在生物毒性测试的基础上选择不同浓度的杀虫药剂对大型蚤幼蚤进行培养,测其重要的酶系(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等)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杀虫药剂对不同酶的酶活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证明了生化毒理测试法较灵敏、精确。  相似文献   

9.
三唑类杀菌剂对大型潘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17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模式生物大型溞48 h急性运动抑制毒性,以EC50(48 h)表示其毒性大小.结果表明,对蚤类而言,该类污染物涵盖了低毒、中等毒性和剧毒三种类型,其中,氟硅唑和腈菌唑对于蚤类为剧毒,三环唑、环唑醇、烯效唑、氟环唑、多效唑、三唑醇以及粉唑醇为低毒,其余为中等毒性;并且,具有类似结构的农药对大型溞的急性运动抑制毒性存在显著差异,如氟硅唑和粉唑醇、三唑酮和三唑醇,可能是由于取代基的不同所造成的.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三唑类杀菌剂水生生态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0.
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藏药甘肃蚤缀(Arenaria kansuensis Maxim.)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最后从φ=70%的乙醇提取物与大孔吸附树脂φ=50%的乙醇洗脱物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1.
在B3LYP/6-311+G(d,p)水平下优化得到了脯氨酸-水二聚体势能面上的4种低能优化构型。利用MP2/6-311+G(d,p)方法计算脯氨酸-水二聚物平衡结构的偶极矩,原子电荷布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经BSSE校正后的相互作用能依次增强的顺序为Ⅳ〈Ⅱ〈Ⅰ〈Ⅲ,最稳定结构Ⅲ的相互作用能为-33.74 KJ/mol。  相似文献   

12.
运用MP2/6-311G(d,p)方法优化得到了O(1D)+trans-CH2FCH2F反应势能面上稳定点的优化几何构型和振动频率。精算的能量是在QCISD(T)/6-311++G(d,p)水平上得到的。RRKM(Rice-Ramsperger-Kassel-Marcus)理论用来计算碰撞能在0-350 kcal/mol范围内通过中间体的微正则速率常数。计算得出,当碰撞能低于140 kcal/mol时标题反应的主要产物是HF和CH2F;碰撞能在140-350 kcal/mol时反应的主要产物是HF,CH2F和OH.在整个碰撞能范围内,HF和CH2F是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Hartree—Fock方法和6—31G(d)基组对由经验势得到的幻数铵离子水团簇NH4^=(H20)20的17稳定构型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然后对优化所得结构在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通过比较结合能,笔者发现NH4^+离子位于团簇中心的结构比其位于表面时更加稳定,两种结构能量的差值在1—5kcal/mol范围内.同时红外谱计算表明,中心结构与表面结构相比,伸缩振动区域较窄,并且最强振动峰发生了红移.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d)方法优化得到了配合物(AP)Ge(Ⅱ)的几何结构;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分析,得到各原子的电荷分布;对配合物(AP)Ge(Ⅱ)的前线分子轨道进行了分析;通过振动分析得到红外(IR)谱图,并对计算得到的振动频率进行归属和解析;运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对该化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5.
利用热天平对两种植物生物质(辐射松和稻壳)及其三组分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别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进行热重分析,调查这些样品随热解温度的失重情况以及热解动力学.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半纤维素的DTG曲线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实验样品的规律,即DTG曲线的峰值向低温区移动.使用Kissinger微分法、FWO法和Popescu法联合对热解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反应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以及最可几机理函数,其中Jander方程G(α)=123[1-(1-α)]为纤维素、辐射松和稻壳的最可几机理函数,反Jander方程123G(α)=[(1+α)-1]为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最可几机理函数,可以较好地解决植物生物质及其三组分的动力学参数的求算.  相似文献   

16.
修垒  李专  王霞  安平平 《科技资讯》2014,(28):98-100
发光菌作为指示生物用于水质的生物毒性测定具有快速、灵敏、低廉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环境毒物综合急性毒性测定、筛查、监测及特异毒物监测中。本研究选取了四种重金属(汞、锌、镉、铬)和两种农药(氯氰菊酯和敌敌畏)作为污染物,测定其对发光菌的毒性影响,并计算各污染物对发光菌的半致死浓度。结果显示,重金属对于发光细菌的毒性大小排序为Hg2+〉 Cd2+〉 Cr6+〉 Zn2+,,农药对于发光菌的毒性大小排序为氯氰菊酯〉敌敌畏。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水平量子化学方法,MP2/6-311G(d,p),对气相中的Mg2+/Ca2+与DNA碱基和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优化base-M-(H2O)n(M=Mg2+/Ca2+,n=1~2)的几何结构,计算其结合能和电荷分布等性质.结果表明,Mg2+与配体碱基及水的距离要比Ca2+与其配体距离更近,Mg2+与其配体的平均距离要比Ca2+小0.03nm左右.Mg2+与其配体的结合能要比Ca2+的大60~70kcal/mol左右,随着水数目的增加,离子与配体的结合能力逐渐减弱,Mg2+/Ca2+到水和碱基的平均距离越来越大,但变化幅度较小.金属离子的电荷主要转移到水中.  相似文献   

18.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d)水平上计算并分析了B10和KB10团簇的几何结构及电子性质。同时,讨论了团簇的平均结合能、能级间隙、自然电荷分布和极化率。研究表明:B10团簇的基态为半平面构型,KB10团簇的基态是以B10半平面为配位基,并与K原子构成的配位络合物。能级间隙和平均结合能结果表明增加一个K原子改变了B原子之间的成键作用。另外,对平均线性极化率和超极化率的研究表明:基态B10团簇增加一个K原子后KB10团簇的电子结构更趋于紧凑,并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19.
对于非平凡连通图G,G的k集染色是指映射c:V(G)→Nk,对任意顶点v∈V(G),定义邻色集cN(v)={c(u)|u∈N(v)},若对uv∈E(G)有cN(u)≠cN(v),则称c为G的一个k集染色.满足上述条件的最小k值称为G的集色数,记为χs(G).为了更快更有效地给Halin图着色,采用集染色的着色方法,证明了当p≥4时,Halin图G(Cp,Tq)的集色数是3,并且还证明了对任意的Halin图G(Cp,Tq),有p+1≤q≤2p-2成立.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给出了图的λ4-最优性的邻域交条件.设图G是阶至少为34的λ4-连通图,若对G中任意一对不相邻顶点u,v,都有|N(u)∩N(v)|≥6且ξ4(G)≤3n(G)/2+3,则G是λ4-最优的;若对于λ4-连通图G中任意一对不相邻顶点u,v,都有|N(u)∩N(v)|≥6且对图中每个三角形T至少存在一个顶点v∈V(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