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卢璐 《科技资讯》2011,(31):230-23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旅游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已经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中来。此外,在旅游业开放性和关联性特点的前提下,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从国家到地方层面,也都把区域合作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未来选择。在泛珠三角经济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湘桂粤赣闽五省区怎样借助泛珠三角经济圈9+2区域经济集聚发展的契机合力开发旅游资源,构建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的产品框架,建立大南岭、大瑶寨、大井冈区域旅游合作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学、旅游学的理论视角,提出成宁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战略构想。根据成宁的旅游资源禀赋、区位以及交通条件,认为应选择武汉城市圈、岳九成小三角以及沿武广高铁沿线核心城市进行区域旅游合作。设计了三种合作模式:基于资源差异的区域内部市场互换合作模式、基于区域整体资源整合的“产品——市场共享”合作模式以及区域旅游水平高度发展后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模式,针对成宁区域旅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3.
"飞地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合作模式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积极意义.基于合作收益分析框架,区域合作的实现需要从降低合作成本、增大合作收益和重点解决收益合理分配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社会信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收益合理分配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4.
"飞地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合作模式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积极意义.基于合作收益分析框架,区域合作的实现需要从降低合作成本、增大合作收益和重点解决收益合理分配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社会信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收益合理分配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实施区域旅游开发战略,对发展区域旅游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宁镇扬具有构建旅游区的地缘、人缘、交通、资源和经济等方面优势,润扬大桥的建设,为区域合作创造了优越条件。实施区域旅游开发战略应该以区域旅游整体开发为指导思想,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成立相应的旅游协调机构,统一规划、加强管理,实施整体开发战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已初见端倪.但是目前的旅游电子商务模式既不能完全反映业内现存的合作关系,更无法满足区域合作的未来.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层结构的区域旅游综合信息系统,并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南京、镇江和扬州三地区旅游资源禀赋、区域条件以及交通便捷性、经济发达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地区加强合作可以实现区域旅游品牌的打造、实现区域旅游开发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多区域经济合作下,西江流域经济要凭借特殊的地缘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和丰富的对外合作经验,依托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和厚重的产业底蕴,将各市县丰富的资源和产业优势进行整合,将农业、工业、贸易、旅游等产业合理规划,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加强与区域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才能融入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框架,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
目前,梁山、东平、郓城、阳谷等水浒旅游四县相互争夺水浒客源,争夺地名资源,亟需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建立水浒旅游区域合作机制是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是水浒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水浒旅游整体形象建设的要求.加强水浒旅游区域合作要努力构建以"水浒旅游开发管委会"为基础的合作框架,形成以政府、企业、行业为主体的多元合力,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形成鲁西水浒线产业分工系统.  相似文献   

10.
区域性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明显特征,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区域差异对于旅游业区域腾飞和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本文选取一种旅游区划标准,从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水平、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旅游区内部发展不均衡的角度,分析中国旅游产业的区域差异,对我国旅游区域合作缩小地区差异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海西高速铁路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开展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的研究,可为福建省改善区域旅游发展的现状提供借鉴。高速铁路建设对于福建旅游业在开展省际旅游合作、实现省内旅游互动、提升旅游经济效益等方面有诸多影响。结合未来高速铁路建设的前景,福建省旅游业应从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打造旅游精品等方面实现对全省高速铁路建设目标的响应。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了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类型、地理集中程度、分布密度与均衡度和效益差异,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和旅游资源禀赋三方面探讨了制约旅游景区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深度开发皖北旅游区、充分发挥皖南旅游区的龙头作用、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与加强旅游协作等方面提出了有关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东北亚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东北亚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现状,对实行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动因及障碍因素作以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旅游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包括以一体化思路配置旅游资源,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制定统一的旅游服务标准,打造一条龙的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青藏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联动开发理论实质上是针对旅游欠发达、资源类似、竞争优势不突出的地区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要靠对区域线性分布的旅游精品项目的共建与打造来推动,使旅游精品项目成为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的有效载体和最佳平台.西部地区也存在着不少整合优势旅游资源的发展契机,文章在分析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类型、空间分布和联动开发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联动开发模式,从地理学空间视野提出了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核心边缘结构模式,实现青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有高度的一致性.近年来青海旅游经济发展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但旅游总量放大的同时并没有形成旅游收入的同步增长.究其青海旅游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选取9个影响旅游收入的因子给予实证分析,以客观揭示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寻求青海省旅游经济科学合理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汤澍  吴小根  丁蕾  罗浩 《河南科学》2007,25(2):335-339
区域旅游竞争力是反映特定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潜力的综合能力指标.在分析江苏省区域概况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产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五个方面考虑,构建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模型测算指标权重,并采用熵技术对权系数进行修正,从而建立了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并根据江苏省及周边区域统计数据,对江苏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横向和纵向评价分析,认为其旅游竞争力处于较高水平,并呈稳定发展状态,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两个方面由于存在省内地区差异而相对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17.
旅游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开发又是旅游合作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资源享赋的基础上,对江西旅游资源数量、类型、特色和价值作了评价与分析,得出江西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提出了在泛珠背景下江西旅游资源开发应采取的措施是:整合泛珠三角区域内旅游资源;重点开发差异化旅游产品;规划区域旅游线路;引进新的开发主体实行多样化开发;做好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2):117-122
以2011—2015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方法探讨河南省五大旅游区之间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性以及空间集聚.研究表明:河南省入境旅游虽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地市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呈持续增大的态势;五大旅游区在地带间差异和地带内差异上也呈现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区域差异明显;此外河南省入境旅游向热点旅游地集聚的态势较为显著,五大旅游区分离系数减小,核心城市旅游区聚集态势显著,空间集聚增强,而且洛阳市、郑州市、焦作市、开封市等地成为入境旅游经济的增长极.五大旅游区入境旅游经济的差异性主要与当地旅游资源、交通区位和旅游设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研究单元,从基础动力、经济效益和就业贡献3个维度构建旅游业经济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市的旅游业经济绩效进行评价.以2011年为时间断面,应用ArcGIS9.3绘图软件,对河南省旅游业经济绩效进行空间分析;通过2009—2011年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的变化时序图,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18个省辖市旅游业经济绩效差异化显著,郑州、洛阳、开封、焦作和南阳为高绩效水平;安阳、新乡、信阳、许昌、三门峡和平顶山为中等绩效水平;濮阳、鹤壁、济源、漯河、商丘、周口和驻马店为低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省独特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利用良好的外部条件,抓住“红色旅游”发展的良机,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切实保护好“红色旅游”资源,不仅有利于带动甘肃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有利于培育甘肃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