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2年秋季渤海和北黄海浮游植物群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Utermhl方法对2012年秋季渤海和北黄海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和群落结构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门38属94种,其中硅藻门29属62种,甲藻门8属31种,金藻门1属1种,物种生态习性以温带种和广布种为主.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30×103~10.48×103 L-1,平均值为2.79×103 L-1,硅藻主要优势物种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和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甲藻主要优势种为梭状角藻(Ceratium fusus)和三角角藻(Ceratium tripos).浮游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介于0.32~2.95,平均值为1.49;Pielou均匀度指数介于0.16~0.89,平均值为0.55.CCA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优势种主要受磷酸盐限制.与历史资料比较发现,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由早期的硅藻占绝对优势向硅藻甲藻联合占优转变.  相似文献   

2.
2011年秋季在中街山列岛邻近海域进行了12个站位的大面站调查,对该海域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分析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49属127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其中,硅藻38属98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占所有样品鉴定物种总数77.2%;甲藻7属24种,占所有物种种数的18.9%;金藻3属4种,蓝藻1属1种.硅藻仍为主要优势群落,其次为甲藻.在本次海洋调查得出的优势种中,与以往调查该海域结果相比,新增了颤藻,泰晤士扭鞘藻两优势种.这可能是因该海域近年来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介于0.373×103~199.325×103 cell/L,平均丰度值为137.458×103 cell/L.调查海域表层细胞丰度呈现在近岸海域数值高,离岸海域数值低的特征.浮游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点,大致表现为随海水深度的增加,群落细胞丰度逐渐减小.调查海域表层浮游植物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介于2.594~4.028之间,平均值为3.393.其均匀度指数介于0.371~0.576之间,平均值为0.485.该调查海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出现相似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3.
于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之间,对中街山列岛海域的浮游植物和理化环境因子进行了4个季节的调查,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平面分布特征。并讨论了浮游植物与营养盐、水温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55属145种,季节变化为秋季(85种)冬季(71种)=夏季(71种)春季(30种)。中街山列岛浮游植物的丰度范围为0.86×104~64 575.61×104 cells/m~3,平均细胞丰度为7 959.00×104cells/m3,季节变化则呈单一周期型,春夏季高,秋冬季低。浮游植物优势种种类多,不同季节既有交叉又有演替。由春季的夜光藻和具齿原甲藻演替至夏季的尖刺拟菱形藻、秋冬季的琼氏圆筛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73~3.53和0.44~0.77,群落结构较复杂。从优势种的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中街山列岛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相对稳定。从总体变化趋势来看,该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水温、p H和透明度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与单一营养盐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由无机磷含量变化范围(0.013~0.035 mg/dm~3)来看,该海域无机磷为影响浮游植物繁殖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
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采集浙江南麂列岛海域水样,研究了硅藻和甲藻群落在该海域的种类组成、生态分布特征和季节动态.共鉴定浮游植物93种,其中硅藻35属68种,甲藻11属21种.南麂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年平均细胞丰度达到3.19105cellsL-1.硅藻集群的高峰区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细胞在表层水体的含量高于底层水体,调查期间共记录硅藻赤潮事件1起,发生于2006年8月,优势种类是中肋骨条藻.甲藻赤潮仅在春季(5月)发生,优势种类为原甲藻种类,包括三角棘原甲藻和东海原甲藻,分别在5月中旬和5月下旬先后引发赤潮,甲藻在表层水体含量高于底层水体.  相似文献   

5.
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变化特点,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对淀山湖浮游植物进行四季调查.调查发现浮游植物8门126属384种,群落组成以绿藻、隐藻、蓝藻和硅藻为主,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Uterm)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Beij)为淀山湖全年主要优势种,微囊藻属(Microcystis)藻类为夏季主要优势种之一.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4.01×10~6cells·L~(-1),且夏季春季冬季秋季.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Margalef和Pielou指数分别在0.31~1.59,2.22~7.98和0.17~0.82之间波动,指示淀山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较好.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淀山湖浮游植物分为4个主要类群:类群Ⅰ位于中部及西南部(S3,S6,S7)区域,类群Ⅱ为湖东-东南(S1,S2)区域,类群Ⅲ为湖北-湖西(S4,S5)区域,类群Ⅳ为S,类群间差异与种群密度及优势种不同有关.根据历史调查资料,分析了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长期变化情况,为淀山湖富营养化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2011年秋季北黄海浮游植物群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1年11月21—25日在北黄海海域对32个站位进行了生物采样,应用Utermohl方法对调查海域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经115个样品的分析,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31属64种.调查区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还有少量的金藻,物种以暖温性和广布性物种为主,主要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虹彩圆筛藻、三角角藻、斯氏几内亚藻、梭形角藻和旋链角毛藻等.本次调查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平均值为4.2×10^3个/L;硅藻占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比例最大,平均值为3.6x10^3个/L;其次为甲藻,平均值为O.95×10^3个/L.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分布不均匀,辽宁南岸海域最高,山东近岸海域其次,北黄海中部海域最低.细胞丰度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布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其中底层的细胞丰度主要由具槽帕拉藻和虹彩圆筛藻贡献.从断面分布上看,细胞丰度高值多集中在受陆源输入影响明显的近岸海域.调查区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在北黄海北部海域较高,在近岸海域较低.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发现,近30年来北黄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东海低氧区浮游植物群落的昼夜垂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1年5月航次(春季)、8月航次(夏季)和11月航次(秋季)在东海低氧区共6个站位进行的昼夜连续观测所获浮游植物水样,用Uterm?hl方法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昼夜垂直变化.春季共检出浮游植物99种,优势种为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和骨条藻(Skeletonema sp.);夏季检出93种,优势种为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auderi)、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具槽帕拉藻;秋季检出78种,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骨条藻和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春季细胞丰度明显高于夏、秋季;春、夏季细胞丰度随水深增加逐渐降低,秋季细胞丰度分布较均匀;春、夏季上层水体浮游植物丰度昼夜变化较剧烈,下层水体相对平缓;秋季D3站位表层和J1站位底层细胞丰度昼夜变化较剧烈,其余水层细胞丰度昼夜波动不明显.春季D2站位20,m水层及夏季O11站位各水层优势种组成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其余各水层浮游植物群集相对稳定.调查站位各水层间浮游植物群集结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山区河道型水库山口岩水库浮游植物种类、优势种、群落多样性和丰度时空变化,于2016年10月中旬(秋季)、2017年7月中旬(夏季)对山口岩水库开展了2次野外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山口岩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山口岩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14目22科38种,其中,主要由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组成;2016年10月中旬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16科27种,2017年7月中旬共鉴定出6门17科24种。夏季浮游植物丰度显著高于秋季,夏季优势藻类为微囊藻、鱼腥藻、美丽隐球藻,秋季优势藻为微囊藻、美丽隐球藻、华美色金藻、点平列藻、长肋根管藻,优势藻类季节性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夏季浮游植物丰度水库中游下游上游,夏季优势藻类和理化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可能受总氮总磷的影响。山口岩水库浮游植物秋季群落Shannon指数(H)、均匀度(J)、丰富度指数(M)均高于夏季,采用多样性指数法、丰富度指数法和优势种指示法评价水质,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山口岩水库整体水质2016年秋季为α-中污染,2017年夏季为重污染。  相似文献   

9.
依据2013年5月(春季)和10月(秋季)对金塘港区2个航次的浮游植物调查结果,分析和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和群落结构。5月,浮游植物4门27属50种,10月,浮游植物4门30属52种。5月,浮游植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短角弯角藻和三角角藻。10月,浮游植物优势种为条纹小环藻和中肋骨条藻。5月,浮游植物丰度春季高于秋季。5月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单纯度较低,丰富度指数较高。9月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较高,均匀度和单纯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钤阳湖是江西省新余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目前面临着水华爆发风险.该文基于2022年1月、5月和7月对钤阳湖浮游植物和水环境的调查,研究钤阳湖不同水文时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8种,其中绿藻门23种,占总种数的39.66%,是钤阳湖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隐藻门中的隐藻(Cryptomonas sp.)是枯水期和平水期的优势属(种),蓝藻门中的鱼腥藻(Anabaena sp.)是丰水期的优势种.浮游植物密度表现出丰水期高、枯水期次之、平水期最低的规律.冗余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水温、pH值、氨氮等是影响钤阳湖浮游植物动态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了解千里岩岛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状况。[方法] 以2015年秋季在该海域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并结合2013年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5年秋季千里岩岛海域发现浮游植物37种,由硅藻和甲藻组成,平均密度为3.23×105个/m3,监测区主要的优势种为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和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多样性指数为2.13~3.42,平均为2.74。[结论] 与2013年调查数据比较,千里岩岛海域浮游植物种类数、密度和多样性指数有所增长,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调查季节不同。  相似文献   

12.
钦州湾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及评价钦州湾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程度。【方法】2010年3月(春季)及2010年9月(秋季)在钦州湾近岸海域布设9个站位进行水质、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调查。采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钦州湾近岸海域春季、秋季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20、3.68;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37、3.35;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33、2.89。【结论】以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2010年钦州湾近岸海域污染等级为轻污染;以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至无污染;以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进行评价,污染等级为轻中污染。相对于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能更灵敏地指示和评价海洋环境的污染形势,但其评价标准和方法有待更多的调查和研究来进行验证和修正。单一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海域污染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洋环境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防城港近岸海域表层水化学需氧量(COD)的平面分布及周年变化特征,并探讨海域表层水COD分布与不同环境要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在防城港近岸海域4个航次12个站位的生态环境调查数据,采用标准指数法、相关性系统法等对该海域表层水的COD时空分布及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讨论。【结果】COD超标的站位位于西湾顶部的防城江入海口附近海域,其余站位COD标准指数均1,处于一类海水水质范围。调查海域各季节COD浓度与水温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其中春季最高为0.575;各季节COD浓度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均高于0.860(P0.01);在春、冬两季COD与叶绿素a之间的相关指数较高,分别为0.910(P0.01)及0.957(P0.01),呈显著正相关,夏、秋两季COD与叶绿素a的相关系数较低,分别为0.606和0.592;COD与悬浮物含量呈正相关,冬季较小,相关系数为0.478,其次为秋季0.694,春、夏季节的相关系数均在0.800以上。【结论】调查期间,防城港海域各季节表层海水COD的平面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均体现为近岸高、外海低,由沿岸向离岸方向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COD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尤其是河流输入,同时还会受浮游植物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北海海域潮下带底栖贝类的分布特征,给底栖贝类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潜水员水肺潜水、海底样方定量采集方法,对北海市廉州湾、侨港、白龙和营盘等4个海区潮下带底栖贝类的种类、数量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海海域4个海区潮下带底栖贝类有2纲9目31科60属102种,其中腹足纲(Gastropoda)13科14属17种,双壳纲(Bivalvia)18科46属85种。春季有55种底栖贝类,秋季有76种,春季和秋季共有的种类有29种。秋季的廉州湾海区底栖贝类种类数和个体数都是最少的,秋季的侨港海区出现的底栖贝类种类数最多,个体数最多的出现在春季的营盘海区。平均栖息密度最高的是春季的营盘海区,达到27.35个/m2,平均栖息密度最低的是春季的廉州湾海区,只有1.00个/m2。春、秋两季4个海区的优势种差异较大。多项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春季的营盘海区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差,底栖贝类群落结构处于重度受干扰状态;秋季的4个海区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秋季的底栖贝类群落结构总体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春季(5月)和夏季(7月),系统调查研究了嫩江下游对浮游植物结构群落组成、丰度的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10个采样点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1种及变种,春季和夏季的优势种以硅藻门为主:变绿脆杆藻、尖针杆藻、梅尼小环藻、短线脆杆藻、肘状针杆藻。不同季节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生物量在0.03~3.19 mg/L之间,丰度变幅在(0.60~32.40)×105ind./L之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2.00~3.94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在0.46~0.98之间,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在1.72~4.89之间。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体温度是影响该水域浮游植物分布格局的重要因子,电导率和总磷浓度也对浮游植物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CCA排序图较好显示了浮游植物物种分布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分别于2011年4-5月(春季)和9-10月(秋季)对浙江舟山海域(29.513 3-30.909 8 N,121.717 0-123.160 0 E)23个采样站位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监测到浮游动物16大类131种。春季优势种组成为:中华哲水蚤和五角水母;秋季优势种组成为:中华哲水蚤、肥胖箭虫、百陶箭虫、背针胸刺水蚤、精致真刺水蚤、真刺唇角水蚤、双生水母、中华假磷虾和拟细浅室水母。两季浮游动物密度均值为236.1个/m3,生物量均值为221.8 mg/m3。中华哲水蚤密度均值为164.2个/m3。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春季为1.84,秋季为3.49,均值为2.66,表明调查海域春季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低,种类单一,群落结构不稳定;秋季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高,物种丰富,群落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7.
钦州湾茅尾海周年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1月、3月、6月及9月,共设14个调查站位对钦州湾茅尾海海域的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数量分布和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茅尾海海区营养盐中POi—P值为0.01~0.07mg/dm^3,DIN值为0.16~O.78mg/dm^3,POi—P值和DIN值均有超4类海水水质标准现象。浮游植物共鉴定出82属,262种,优势种类16种,年平均丰度为6.29×10^4cells/L,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年平均值为3.87。2010年茅尾海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都比较丰富,种类的季节变化呈现由冬至秋减少的趋势,数量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春季最低,平均密度仅为3.28×10^4cells/L,夏季最高,平均密度为9.25×10^4cells/L。  相似文献   

18.
于2019年1月、4月、7月和10月在淀山湖共开展了4次水质及浮游植物调查,构建了淀山湖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来评价淀山湖水生态健康状况.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值法的划分标准来确定参考点与受损点,将19个应用广泛且入选率较高的指标作为侯选生物指标,并对候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最终获得组成淀山湖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的5个参数:硅藻物种数、浮游植物丰富度指数、绿藻密度百分比、隐藻密度百分比和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应用P-IBI对淀山湖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从整体来看淀山湖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处于健康、亚健康和良状态的点位分别为1,8和3个;春季和冬季处于亚健康状态,夏季和秋季处于良状态. P-IBI与水体透明度(SD)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a(Chla)和总磷(TP)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