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云南滇池马村湾、海东湾底栖动物本底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了2000年4~8月昆明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中,非封闭围隔水体试验前对试验区马村湾、海东湾进行的底栖动物本底调查研究结果,调查中共采到底栖动物15科,40种,其中4种为滇池新记录.环节动物4科,9属,11种;软体动物5科,8属,17种,(其中11种是空壳,活体标本仅6种);节肢动物6科,9属,9种.定量采样点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11089.78个/m2,生物量为58.95g/m2.并分析了种类组成、分布与生境的关系,为该项目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青岛胶州湾女姑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并对该海域进行底栖生态评价,2018年11月与2019年4月于胶州湾女姑口潮下带海域设置12个调查站位,开展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要素调查。秋、春两个航次共检出大型底栖动物82种,其中环节动物多毛类29种、节肢动物甲壳类29种、软体动物18种,这3个门类种类数占总种类数的92.68%;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密度665.83 ind./m2,平均生物量358.65 g/m2,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77。两个航次均表现出明显优势的种为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寡节甘吻沙蚕(Glycinde gurjanovae)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其次为小型贝类及多毛类,优势物种表现出小型化趋势。基于栖息密度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盐度、水温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AZTI海洋生物指数(AMBI)及多变量AMBI (M-AMBI) 分析显示,胶州湾女姑口海域底栖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海岸工程对北海铁山港榄根村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于2020年3月对红树林死亡区(D组)、红树林严重退化区(ED组)、活林区(AL组)、对照林区(CK组)等4个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定量取样调查。结果显示,4个调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共45种,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02.4个/m2、147.55 g/m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2.050,0.735,1.329。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区域之间的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H''Jd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红树林死亡区(D组)和红树林严重退化区(ED组)的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H''均低于对照林区(CK组)和活林区(AL组),表明D组和ED组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海岸工程的影响下受到了更严重的干扰。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排序(MDS)分析表明,D组与ED组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较为相似,而AL组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则与CK组相似。以上结果表明,海岸工程导致北海铁山港榄根村红树林生态系统受损及其底质环境发生改变,并对该区红树林的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优势种和群落结构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大连西中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经济海藻的生态学特征,共布设了4个采样断面,于2011年7月、2012年4月、2012年10月和2013年1月进行了采样调查,研究了大型底栖经济海藻的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和多样性.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经济海藻44种,隶属于4门21属,其中绿藻门12种,褐藻门9种,蓝藻门1种,红藻门22种.经济藻类种类和数量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表明,藻类种类数呈现春季>夏季>冬季>秋季的特点,各季节红藻门种类数最多,其次为褐藻门和绿藻门,蓝藻门最少.优势度分析表明,角叉菜为主要优势物种,随着季节变化,优势种组成有所不同.各采样断面生物量的分布特征体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群落的水平结构特征表现为各断面的经济海藻种类在不同季节具有一定差异性;垂直结构特征表现为低潮带分布的经济藻类种类最多,以红藻为主;其次为中潮带,以褐藻为主;高潮带分布的藻类最少,以绿藻为主.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均高于秋、冬季,且各采样断面的物种多样性呈现出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钦州湾秋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8年10月在钦州湾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样品,采用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研究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情况。结果调查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58种,其中多毛类35种,甲壳动物7种,软体动物10种,棘皮动物2种,其它类群动物4种。底栖动物的群落优势种为蛇杂毛虫(Poecilochaetus serpens)和色斑刺沙蚕(Neanthes maculata),二者累计贡献率达到55.15%。底栖动物的栖息种数、平均生物量和密度以及3个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均形成以S6站为高值中心向周边递减的分布趋势。钦州湾底栖动物群落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是局部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轻微污染扰动。  相似文献   

6.
广西三娘湾是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的重要栖息海域,为了解该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情况,于2011—2012年在该海域开展了秋季和春季两次调查,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对资源密度以及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等指标分析了该区域的游泳动物种类组成特征和群落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调查海域共鉴定游泳动物100种,隶属15目41科72属(其中鱼类最多,达65种),优势种多为鳀科、鲱科及鲾科等小型鱼类;两个季节多样性水平均不高,分布上多为一些饵料鱼类,种类组成小型化、低值化明显;秋季及春季的资源密度分别为888.59 kg/km2和554.62 kg/km2,与南海北部大陆架区其余海域相似,说明该海域资源水平不高,处于过度开发状态;ABC曲线显示,三娘湾海域秋季及春季的群落结构均受到一定程度扰动,种类组成均以生长快、性成熟早的小个体物种为主。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生物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物调查,共获潮间带生物769种,以软件动物(231种)居首,次为甲壳动物(139种)。生态类群以广温广布性种和亚热带性种为主,种类多种样的分布是浙南海区>浙中海区>浙北海区;不同类型底持的分布是岩礁>沙泥滩>沙滩;不同生境的分布是开敝海岸>屏敝海岸>河口,不同潮区的分布是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季节分布是春季>秋季。  相似文献   

8.
湛江高桥红树林贝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2年和2005年2次调查的基础上,2006年7月对湛江高桥的红树区贝类资源在相同取样点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调查,调查的红树林区有高桥镇的东村、西村、长田、红坎4个点.此次调查结果表明,高桥红树林区贝类种类组成有3纲6亚纲11目26科43属60种.其中樱蛤科有9种;牡蛎科、帘蛤科各5种;蚶科、贻贝科、织纹螺科各4种;其余各科均在3种以下.通过与前两次的调查结果比较分析,高桥红树林区的贝类无论是从栖息密度还是从生物量上都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采取多方位的保护措施,以使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广西钦州茅尾海潮间带生物生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茅尾海潮间带生物生态特征,于2007年9月、2008年2月及6月,在茅尾海海域共设8条断面进行了3次潮间带生物调查。鉴定出潮间带生物81种,分别属于7门9纲43科68属,其中软体动物贝类16科27种;节肢动物甲壳类12科27种;环节动物多毛类9科19种;其它类4门4纲6科8种。调查表明:平均生物栖息密度的高低顺序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总平均生物量的高低顺序则为中潮带〉高潮带〉低潮带。生物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86~3.68,均匀度范围为0.50~0.85,优势度范围为0.39~0.79,丰度范围为0.94~2.40。红树林滩涂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及丰度值均明显低于泥沙滩涂,而优势度值则恰好相反。茅尾海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及丰度值普遍比钦州湾低,离居民近的滩涂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呈现出物种较单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根据沿浦湾2014年10月(秋季)、2015年3月(春季)、2016年10月(秋季)和2017年3月(春季)的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资料,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G-F多样性指数、ABC曲线等方法分析秋茄种植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前秋季密度与生物量的分布:低潮带(96.0与119.1)中潮带(66.8与92.3)高潮带(35.6与34.1),种植后高潮带(185.6与278)中潮带(81.6与162.6)低潮带(45.6与77.9);种植后春季密度与生物量的分布:低潮带(64.8与68.8)高潮带(36.0与25.8)中潮带(23.6与16.8),种植后密度中潮带(182.8)高潮带(118.8)低潮带(25.2),生物量高潮带(215.9)中潮带(180.8)低潮带(39.5);物种多样性指数和G-F多样性指数发现群落多样性总体提高;种植后较种植前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的干扰由严重改善为中度;除中潮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秋季具相似的特征外,春季高潮带群落受干扰改善较明显,而低潮带群落受干扰改善并不明显。滩涂的海洋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改善,建议当地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增大投入,进一步加强沿浦湾红树林建设,同时加强执法管理,严厉禁止一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为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11.
廉洲湾水流动力场对北海港域泥沙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波 《广西科学》1999,6(2):85-88
根据廉洲湾海洋动力场形成机制探讨了北海港域泥沙运移趋势,廉洲湾潮流具有明显往复特点,落潮流大于涨潮流,有利于湾内冲刷深槽的形成,使北海港保持相对稳定或微淤状态,便在深槽以北开阔海我浪作用加速南流江夏季冲淡水携沙向外运移,甚至波及港口一带,形成不断外移趋势,湾内工程开发不当会加快湾内泥沙洄淤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北海营盘近海区马氏珠母贝自然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2月6日至27日对北海营盘近海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自然资源进行调查。调查分为群访调查和海上调查,群访调查是到主要珍珠养殖自然村及北海、营盘渔港码头收集人工捕捞或养殖的马氏珠母贝,海上调查是对北海营盘近海区的9450hm2水域设29个站位捕捞马氏珠母贝。结果群访调查收集到185个天然马氏珠母贝,海上调查仅有5个站出现马氏珠母贝,共获珠贝12个。个体最大的是自然海区生长的马氏珠母贝,壳长最大者达100.4mm,平均76.1mm;壳高最高为114mm,平均70.9mm。海上调查捕获的马氏珠母贝体重18.4~182.5g,平均值为85.6g;年龄2.5~6龄,平均5龄,占大型底栖贝类数量的0.34%。马氏珠母贝的数量已是少之又少,保护马氏珠母贝资源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石臼港近岸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变化情况,探明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本研究根据2016年11月(春季)在石臼港区近岸海域进行的游泳动物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游泳动物资源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2016年5月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游泳动物的季节变化。本次调查在该海域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64种,尾数资源密度为118.22×103 ind./km2,质量资源密度为447.56kg/km2。优势种为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尖海龙(Syngnathus acus)、短蛸(Octopus minor)、口虾蛄(Enedrias fangi)。该海域秋季游泳动物种类数量明显高于春季,但资源尾数密度和资源质量密度远低于春季。  相似文献   

14.
于2008年9月21日和2009年4月12日对北海营盘青山头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养殖区进行春、秋两季水化学要素调查与测定。结果显示,营盘青山头南珠养殖区水质良好,各水化学要素符合海水水质二类标准;秋季活性硅酸盐与盐度成显著正相关(r=0.828),无机磷与pH值、活性硅酸盐与溶解氧、无机磷与叶绿素a都有较高的正相关趋势,春季营养盐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春季N、P和秋季N、P、Si含量持平或高于浮游植物摄食的最低阈值,其中秋季Si含量丰富;春、秋两季氮磷比平均值分别为7.0和5.5,均以氮为浮游植物摄食的限制因子;营盘马氏珠母贝养殖区的无机氮以氨氮的存在为主要形式,春、秋两季氨氮所占无机氮含量的比例最高,分别为56.6%和74.4%。  相似文献   

15.
广西涠洲岛造礁石珊瑚属种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7年10月至11月2008年4月至5月采用样条调查法调查广西涠洲岛造礁石珊瑚的属种组成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调查得到涠洲岛共有石珊瑚10科22属46种以及9个未定种,西南部、东北部沿岸海域属种较多,有8科13属,珊瑚种群的生物多样性程度较高。涠洲岛活石珊瑚的平均覆盖度以西北部沿岸、东北部沿岸海域较高,东南部、北部、西南部次之,分别为25.3%、24.58%、17.58%、12.1%、8.45%。涠州岛的西南面和东南面沿岸海域长年受到船舶停靠和输运、过度捕捞、大规模挖礁、岸上及海上养殖等人为干扰胁迫,石珊瑚覆盖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了解和分析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在广西海岸带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扩散趋势,应用遥感与GIS技术手段,基于多源多时序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进行时空动态监测,并结合历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8、2010、2013、2016、2019年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面积分别为46.90、204.05、331.23、608.75、776.99、1 320.79 hm2;2001-2019年,互花米草面积增加了1 273.89 hm2,年均增长率为20.38%。2019年,北海市海岸带互花米草总面积为1 317.06 hm2,占广西互花米草总面积的99.72%;钦州市互花米草面积为3.68 hm2;互花米草已入侵防城港市,面积约为0.05 hm2。丹兜海、铁山港湾、廉州湾及北海银滩至营盘镇近岸滩涂是互花米草集中扩张区,且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防城港市企沙半岛东侧近岸滩涂及北海市涠洲岛均已出现互花米草零星斑块;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互花米草扩散有所减缓,而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仍处于增长阶段。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入侵仍处于快速扩张状态,且呈由东往西扩散的趋势。本研究可为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廉州湾重矿物组合区与泥沙来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黎广钊  梁文  刘敬合 《广西科学》2002,9(2):119-123
对廉州湾50个沉重物样品0.125-0.063mm粒级的重矿物(比重大于2.89的碎屑矿物)分析,发现3个重矿物组合区:(1)南流江口物区即电气石-锆石-钛铁矿-浅渌角闪石组合区;(2)西南部大风江口矿物区即钛铁矿-电气石-锆石组合区;(3)东南部北海港矿物区即电气石-钛铁矿-锆石-黑云母组合区。陆相径流(南流江流域)来沙是廉州湾的主要物源,也有部分物源是来自南部海岸的侵蚀物质,海相来沙是很少的,海湾泥沙运移总趋势是自东北向南运移,但南部沿岸泥沙自西南向东北运移。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广西北海市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滴滴涕(DDTs)和多氯联苯(PCBs)的生态风险水平,于2017年8月使用挖斗式采泥器采集北海市近岸海域17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DDTs(pp′-DDE、op′-DDT、pp′-DDD、pp′-DDT)和PCBs(三氯联苯PCB28,四氯联苯PCB52,五氯联苯PCB101、PCB112、PCB118,六氯联苯PCB138、PCB152、PCB153,七氯联苯PCB180和八氯联苯PCB198)的含量,分析其组分特征,并对沉积物中DDTs和PCB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北海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平均含量(ng·g-1,干重)为PCBs(3.08)DDTs(0.89);污染物等值线图表明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DDTs、PCBs含量高于远岸海域,DDTs含量高值区主要在北海港泊位及营盘港海域,PCBs含量高值区主要在北海港泊位、营盘海域及铁山港湾口海域。DDTs 4种同系物平均百分含量排序为pp′-DDE(46.4%)pp′-DDT(21.8%)op′-DDT(20.5%)pp′-DDD(11.3%),pp′-DDE为沉积物DDTs中的主要成分;五氯联苯PCB101和七氯联苯PCB180为沉积物中PCBs的主要成分;所有站位中DDTs、PCBs的含量平均值均低于一类标准(GB18668-2002),污染程度总体较轻;有17.6%的站位DDTs含量介于生态风险效应区间低值(Effects Range Low,ERL)和生态风险效应区间中值(Effects Range Median,ERM)间。北海市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DDTs、PCBs残留水平生态风险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