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文学翻译中,文学语言的艺术意味的把握以及传递极其重要本文总结了几个理论流派对这个问题的探索,角度新颖,有严密的论证,对把握字之"神"的翻译规律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谷秀春 《科技信息》2011,(23):I0223-I0223,I0258
陌生化的本质就是反常化,前景化,偏离常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认为陌生化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这一论断对文学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从陌生化的概念入手,分别从审美体验、视野融合和风格再现三个方面论述了陌生化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指出文学翻译应尽量保留或再现原文的陌生化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3.
从青色在汉语文化中的意义出发,探讨其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文学语言中所起到的作用,认为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应深刻把握青色所创造的文化意境,这比寻求对等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中的"三美"、"三化"和"三之"出发,选取了《三国演义》第八回描写貂蝉样貌和心理的诗歌,对该诗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诗并非不可译,明确了"三美"、"三化"和"三之"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即能够在传达意义的基础上传情,兼顾诗词音韵与形式,实现译语读者的良好阅读感受,使实现文学翻译的最高目标——翻译文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古诗词英译看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诗词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棵奇葩,它容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文学语言高度的凝练。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诗歌翻译中经常会出现文化冲撞现象。本文针对这种冲撞现象,指出诗歌翻译中不可译成分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分析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提出的合理性,从实践的角度指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应"适度",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性应"分层次对待"。  相似文献   

7.
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对于提高翻译作品质量和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探讨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同时阐述了"功能对等理论"的运用、异化和归化的把握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潍坊学院学报》2017,(1):13-17
成语作为中国语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莫言作品《丰乳肥臀》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因成语有言简意赅、寓意丰富的特点,使得成语翻译成为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对葛译本《丰乳肥臀》中的成语翻译进行分析,说明葛浩文在翻译时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立足于西方读者,采用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同时为达到与原文同等的效果,运用了大量的翻译技巧,使得译文流畅通顺,忠实自然,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翻译的目的决定具体的翻译策略,不同的文本类型影响着翻译方法的选择。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的两个不同的领域,有其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旨在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以便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历来是翻译领域中争议较多的话题,相应理论与研究亦不胜枚举。然而,儿童文学翻译虽然是文学翻译的一种,但在文学研究中长期受到忽视。以交际翻译理论为着手点,对赵元任经典译作《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的谐音双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蔡韵韵 《科技信息》2011,(8):I0155-I0155
谢天振教授从跨学科的视角介入翻译研究,创立了独到的译介学理论体系,在比较文学的框架中研究译介学、文学翻译、翻译文学及文学翻译史等问题。作为专门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谢天振给"翻译"在文化进程和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做了一个不长不短的概括,同时也影响和改变了中国译学的进程和走向。  相似文献   

12.
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之视角对清末民初的翻译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了"功利"的文学观及其对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和游戏的消遣的文学观与翻译文本的选择,分析这一时期文学观的变化对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学翻译中的"第三类语言"指的是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所采用的一种介于源语和译语之间独特的翻译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再拘泥于规范化的语言来重新表达原作的意义和内容,而是通过对译语的革新来尽可能传达原作所体现的语言文化差异性。本文试图通过《围城》英译本的实例,来探讨文学翻译中的"第三类语言"。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汉代以来的近两千年间,经过多次翻译活动产生的翻译语言在汉语文学语言中留下的印迹是极为明显的.本文通过对翻译语言词汇及语法不尽全面的论述,使读者意识到:翻译语言对民族语言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汉语文学语言在历史性地兼收了某些翻译语言的成分之后,无论是在其表意范畴或是在其表述系统上,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们较之于传统语言更全面也更精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文学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各个阶段所做的工作以及所扮演的相应角色,旨在说明文学翻译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还译者一个公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是许渊冲教授的中诗英译理论。该理论中的"创"字彰显了许的"创译"观。他运用"三化"法,巧用创造性翻译,凸显译者主体性,让读者"乐之",让文学翻译发展成为接受语中的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17.
陈娟 《科技信息》2009,(30):124-124
佐哈尔在文学翻译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多元系统论",并把翻译文学纳入特定的译入语文化,探讨其在多元系统中的"中心—边缘"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哀希腊》两个汉译本,探究多元系统论对英诗汉译及翻译策略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米亚宁 《科技信息》2010,(17):158-158,124
本文通过对许渊冲先生的文学翻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引入与解释,继而论述了这一理论在其文学作品、尤其是在其汉诗英译中的体现。通过具体例子的分析,阐述其翻译理论中的三美、三化、三之的内涵,认为许渊冲先生的理论在中国文学翻译、中国文学、以及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儿童文学语言虽是"浅语的艺术",但儿童文学翻译绝非只需浅显的语言那么简单,而必须使用儿童"听得懂、看得懂"的儿童文学语言。此外,儿童文学语言还有形象性、音乐性、简洁性及富有童趣等特点,因此翻译时须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才能使译文"信于内容,达如其分,切合风格"。  相似文献   

20.
文学翻译除了要传达原作中的基本信息外,更重要的是把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信息也传达出来,译者必须发挥他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译者在达到这一主观愿望的同时客观上会造成对原作的背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本文将运用接受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期待视野"、"具体化"、"前理解"对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现象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