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外语课堂互动中的支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着眼于课堂互动与语言输入、输出,旨在了解课堂互动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以便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输入“和“输出“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是课堂互动。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等形式,使课堂成为交际的场所,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有效、成功的互动必须借助支架,恰当的支架可以使互动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为互动创造和谐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互动是指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出现理解困难,双方针对彼此理解程度的反馈而进行的一系列解释、复述等调整,使输入变得可理解。而互动在课堂上通常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分组合作,同时这一语言输出过程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从而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语言问题并进行改进。本文将从互动假说和注意假说理论出发,以课堂实际应用为目的来讨论课堂交流与语言输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输入质量不高,输入与输出的极不平衡,是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辨证关系——“输入”是“输出”的基础,“输出”能更好地促进“输入”探讨了造成大学英语教学事倍功半的原因,分析了输入与输出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输入与输出并重,加强有效输入与有效输出,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否定传统的填鸭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同时,推崇最新互动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活动,尽可能使用第二语言交流,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输出率,并且将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互动学习有机结合,在重视语言知识输入的前提下,也强调外语教学输出的重要性,博采众长,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英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教学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是相互促进的。本文探讨了英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补关系,指出充分利用两者的关系能更有效地促进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并提出改变教师、学生的在第一课堂所充当的角色和改进教学手段以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同时还指出开设英语第二课堂和合理利用外教资源以刺激有效的语言输出。  相似文献   

6.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的输入与输出理论,“听”和“说”分别属于语言输入和输出。在设计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将“听”和“说”有机结合起来,“以说带听”巧妙引入话题;“听前预测”、“听中筛选”提高听力效率;“以听促说”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教师合理处理“听与说”的关系,认真设计“听说”活动,使“听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才能促进有效输入和积极输出,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这种"输入—内化—输出"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二语习得领域的输入假设、建构主义理论、输出假设和交互假说等理论基础,因此可以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在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环节的现存问题进行归因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和控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有效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海微 《科技信息》2012,(36):227-227,232
语言的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写作是语言输出的一种方式。乡镇高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英语的输入。从学生的写作现状看,英语写作应注重平时的输入。本文是笔者根据所教的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摸索的一些实用的,以教材为蓝本的,行之有效的语言输入方法:课堂输入,练习输入,评改输入等。经过一学期的输入,学生写作有了起色,证明这些输入方法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输出驱动假设指出输出比输入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力更大。大学英语教学要以输出带动输入。学生可以选择性学习,以一门显性技能的提高带动其他技能的协同发展。而翻转课堂强调把知识的传递放在课前,知识内化放在课堂进行。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自主学习时间,把课堂变成输出和答疑的平台。翻转课堂的理念和输出驱动假设高度契合,并为后者提供了可操作的口语课堂组织形式。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口语翻转课堂事先提出输出任务,使学生明确了学习输入材料的目的和内容范围,大大缩短了输入学习与输出运用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以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依据而设定的多向型、个性化、互动式教学模式。该模式由语言学习环境、学习任务、课堂互动、课外活动及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多项要素构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合作型教学理念。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应大力推广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实施。  相似文献   

11.
重点分析了当今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对于目前高校教学课时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对策研究。强调教师要注重差异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简论英语课堂互动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相关理论,探讨课堂互动教学在课堂讲授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课堂互动效果较好的一些形式。  相似文献   

13.
师生互动是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在课堂上的直接体现。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出现信息传递操作误差,影响到师生交往层面,从而引起课堂窘迫。信息传递操作误差的起因及其矫正办法需从三个方面着手,即课堂语言,课堂提问,课堂纠错。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大学课堂学生学习自主性缺乏、能力培养被弱化的现状,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心理机制,提出了能力集成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单入单出的传统教学模式,旨在发挥课堂教学应有的作用,增强学生上课的参与意识,培养、锻炼学生的多方面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从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是新课程目标实现的保障体系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特征两方面,论述了新课程目标与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关系,指出发展性课程评价必须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评价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了实施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掌握的两条基本原则,即问题意识和互动;最后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为例,揭示了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如何对新课程目标的实现起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05新课程体系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中采用"2+1"的教学模式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色和亮点,是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增强教学科学性和实效性,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对"2+1"教学模式的基本运行思路和实际运用及效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透视出该模式对课堂和课外教学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7.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但由于传统教学中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以及丰富的学习资源,导致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缺乏课外学习资源。构建"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网络化辅助教学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优势,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在分析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探究"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首先分析了网络课程建设原则,其次详细阐述了基于THEOL平台的"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建设,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平台上建设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实践证明,"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课程有力地推动了本科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大学英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如紧扣大纲、选材丰富、信息量大、编排合理等。但是教材好并不一宽一意味着教学效果好,要发挥该教材的优势,还需要教学双方共同努力,如学生要充分发挥自主性,教师则要改进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模式,适应了新大纲提出的“要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的要求,注重“教”的系统性,兼顾“学”的完整性和“测”的科学性。它强调了课堂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在教学中把听、说、合作精神,把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优化语言输入材料,把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有机结合起来;重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把教学效果与测试的反拨效应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改进学生语言输出水平、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这一根本目的,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