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相电压不对称时谐波和无功电流的准确检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讨论了三相电网电压不对称情况下对非线性负荷合理的补偿方案,对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方法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基波无功和高次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由于采用了双闭环方式,使得在三相电压不对称并含有高次谐波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基波无功和高次谐波电流进行准确的检测,检测精度受元件参数变化影响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另外,按照功率平衡的原理,对补偿电流进行了修正。仿真分析对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电网谐波和无功电流的准确实时检测,在对同步坐标变换思路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广义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无功电流检测方法,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广义瞬时无功补偿电流即不对称三相系统中的谐波、不对称分量以及无功电流分量的和,并能适用于三相电源电压对称无畸变和三相电源电压不对称且畸变的情况。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2Y接绕组某相一支路断线后形成的电流和绕组两个不对称系统,分别用对称分量法分析了电流及其产生的磁势,讨论了由此对电机性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情况和方法,对对称短路电流计算和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分别予以介绍。同时给出了对称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给出C 的参考程序。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双馈风电机组(double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短路电流解析计算过于复杂,难以进行工程计算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针对DFIG不对称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方法.通过建立不对称故障的含DFIG配电网复合序网图及正序增广模型,分析DFIG短路电流各序分量构成;计及不对称故障后DFIG低电压穿越策略,分析撬棒投入和未投入时短路电流负序周期分量,推导了短路电流负序周期分量计算式.以正、负序等值电压,计算阻抗及转子电流为依据,分析撬棒投切动作区域,制订故障后DFIG不对称短路电流负序周期分量计算曲面,最后给出DFIG接入配电网的不对称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步骤,并通过算例验证方法的正确性.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含DFIG配电网不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难度,适用于工程中DFIG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  相似文献   

6.
用对称分量法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断相运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对称分量法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断相运行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断相运行时电动机电磁转矩和电流的变化情况,针对正序定子电流和负序定子电流的关系,提出了简便易行的断相运行保护判据。  相似文献   

7.
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站谐波分析及推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电气化铁道的谐波特性,对牵引变电站供电运行方式下所产生的谐波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三相平衡条件,采用对称分量法计算,得出高压侧输入电力电网系统的谐波分量电流及线电流;论述了在三相不对称情况下的谐波分析方法,分别导出了不装滤波器和装滤波器时,牵引变压器的谐波电流与电力电网系统各相谐波电流的传输关系,得出牵引变电站注入电力电网系统的三相谐波电流计算方法,用以确定在牵引站内是否需要装设滤波器及需要抑制的谐波序次,  相似文献   

8.
非正弦功率探讨和非线性阻抗下瞬时正弦分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电工理论中关于非正弦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指出其不足,介绍了非正弦电流、功率的瞬时分析法,对正弦电压在非线性阻抗情况下的非正弦电流提出了瞬时正弦分解法,并借助于abc-αβ坐标变换对三相对称系统中的瞬时有功、无功 电流和肯时有功、无功功率进行分析计算,同时将该分析方法在非正弦电压下的分解作了推广。  相似文献   

9.
不对称三相四线制系统有害电流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p-iq法能准确、实时地检测不对称三相系统中的有害电流,被广泛应用于三相电力有源滤波器,目前,在检测不对称三相四线系统的有害电流时,均事先剔除零序电流,然后再采用ip-iq法,通过理论分析证明,ip-iq法经过3/2变换后iα、 iβ中都不含零序电流分量,并且基波正序分量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含有3/2变换的p-q法、d-q法、ip-iq法都不会受到零序电流的影响,所以这些检测方法都不用先剔除零序电流而直接用于不对称三相四线系统有害电流检测。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正确检测出基波零库、负序及谐波分量,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认为ip-iq不能直接用于三相四线系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非理想电压下不能获取基波正序有功和无功电流的问题,通过对三相电压和电流并行地进行p-q坐标变换和低通滤波以降低系统延时,并获取三相基波正序电压和电流的综合相位信息,通过坐标反变换求出基波正序电流中的有功和无功分量,从而提出1种改进的ip-iq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电网电压对称无畸变、电网电压不对称、电网电压同时存在畸变和不对称条件下,均能获取正确的基波正序有功和无功电流,为在有源电力滤波系统中实现对谐波电流、无功电流和不对称分量的综合补偿提供了合理的参考指令电流。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静电偏转型聚焦偏转系统的结构作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圆柱坐标中静电聚焦(旋转对称)场和静电偏转(非旋转对称)场的解析解。讨论了磁聚焦和静电偏转复合场中有关电子运动方程的求解方法。并用矩阵方法对28项电位函数的偏导数作了优化处理。最后给出了有关静电偏转型实验样管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利用对称性的有关问题,对于对称性的含义与应用,按照变形条件确定简化结构的支座条件与类型,考虑对称性的简化效果以及正确使用转角位移方程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都做了认真阐述。通过例题说明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利用对称性的简化效果,并且用力矩分配法校核例题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对由Cnν对称的罐体群结构与分层轴对称基础构成的体系.提出了一种在任意 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新方法.其特点为:(1)对结构和基础分别采用对称化基矢 下的广义位移和傅里叶级数中的调和分量作为未知数:(2)应用本文给出的广义位移 与关联的调和分量间的转换式和子结构凝聚等手段,实现结构与基础的拼接、耦合. 由于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结构、基础及所组成体系的对称性.可在计算精度和速度上 获得很大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国内外对叶片-轮盘结构动态特性及形状优化设计研究的现状,指出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和工作可靠性,应充分利用这类结构的循环对称特点,将叶片-轮盘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与形状优化设计相结合,并提出了这一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1]给出了方程(1)的延拓结构,并由延拓结构引出了方程(2),(3),(4),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变换给出这些方程以及与它们密切相关的一些方程的联系,并讨论了有关方程的对称和强对称,为更进一步讨论其它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某风场的风力发电机为例,分别采用解析法与有限元法对风机塔筒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动力特性。在对比不同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差异的基础上,对塔筒刚性与风轮旋转诱发的塔筒共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简化少,且计算结果丰富;结构基本对称的柔性风机塔筒在启动过程中必然出现2次瞬态共振现象;正常运营阶段,风力机风轮不会诱发柔性塔筒产生共振现象。研究为风力机塔筒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群表示理论在群论的发展和应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求解C-G系数,同位标量因子及母分系数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以P6_3”m′m′c′的对称点L点为例,应用诱导表示的方法,介绍磁空间群不可约共表示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UAV协同搜索的博弈论模型及快速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方法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局部Nash最优的分布式搜索优化决策方法.设计了基于人工势场的协同机制,给出了势场的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机协同的图论模型.引入局部Nash最优的定义,通过在连通分量的局部范围进行Nash最优迭代,降低了问题的求解维度.建立了以节点出度刻画UAV决策优先度的模型,根据决策偏序关系,提出了对称、主从、主从 对称3种决策形式,并给出了相应的Nash、Stackelberg和Nash Stackelberg的博弈模型,理论推导了该方法的计算复杂度.采用MPC和粒子群(PSO)优化相结合实现单架UAV的最优决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降低问题的求解规模和通信负担.  相似文献   

19.
对于多层平板波导的模场分布的研究,转移矩阵方法行之有效.该文研究由两种均匀基膜交替邻接组成的多沟道光波导,通过合理的划分周期区间,将一个周期取作3层对称膜,从而可以用一个等效的单层结构来替代它.然后,严格导出了这种周期性结构TE模的转移矩阵和模式本征方程.  相似文献   

20.
对应分析方法具有统一性、对称性和互推性等优点,将其应用于地下水环境系统分析中,能更好地从数量众多的环境因子中筛选最重要的因子,以求达到"环境因子结构的最优化",减少空间维数和简化系统,同时又不损失与地下水环境系统有直接和间接联系的主要信息.对云南省楚雄市地下水环境系统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环境系统分析中的应用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