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尔巴哈的哲学是表现为人本主义形式的唯物主义。人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主题和中心。费尔巴哈关于人的论述是多方面的。在这些论述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尤为重要。准确地理解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对于正确认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费尔巴哈本人在表述上存在一些混乱不清的地方,如果不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只从字面上看,他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似乎就是一堆毫无联系的自相矛盾的东西。我们目前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手稿》中没有直接做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论,主体实践美学认为一切美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学理上极为牵强附会。马克思主义主客体实践美学的新本原论认为,美根源于宇宙自然的本质力量的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对象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也就是自然化和人化;美的本质就是宇宙自然的非自觉自在的客体实践自由和人类社会的自觉自为的主体实践自由而形成的无限永恒创化的自由。人与自然本质上的双向互动的物质变换关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在掌握主客体辩证互动规律的基础上而向无限永恒的宇宙自然的自由渐趋靠近的终极关怀性的学科。  相似文献   

3.
潘冬子 《科技信息》2009,(18):208-208
美是人的力量的对象化,所谓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体与客观的,才能构成对象化,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实践去创造,将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就能创造美,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上实现出来,变成美的形象,就是对象化。毽球运动的课题是毽球,人将自己的力量加以对象化,就形成了毽球运动的美的对象化。  相似文献   

4.
美是人的力量的对象化,所谓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体与客观的,才能构成对象化,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实践去创造,将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就能创造美,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上实现出来,变成美的形象,就是对象化。毽球运动的课题是毽球,人将自己的力量加以对象化,就形成了毽球运动的美的对象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美学观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美的属性的事物,与人的美感的统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类能够依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且能够到处适用内在的尺度到对象上去,因而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从这一美学观出发,马克思提出并论述了文艺审美本质的理论,认为文艺既是人类审美地“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又是人类通过使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达到对本质力量艺术“肯定”的一种活动;而在文艺创作中.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作家艺术家成了被资本家雇佣的生产劳动者,他们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变成了为资本家赚钱的商品。根据马克思这一理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文艺生产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商品化的;可是,如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鼓吹“文艺商品化”的话,那实质上就是要变社会主义文艺生产为资本主义文艺生产。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提出了“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这一著名的论断,指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性,上帝是人类赋予自身的神性。著名的文学家乔治·爱略特接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并在长篇小说《织工马南》中,通过主人公一生的探索信仰的旅程,阐述了自己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理解。最后,作者分析了爱略特这一宗教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入手,论述了人的本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本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个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8.
费尔巴哈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提出了“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这一著名的论断,指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性,上帝是人类赋予自身的神性。著名的文学家乔治·爱略特接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并在长篇小说《织工马南》中,通过主人公一生的探索信仰的旅程,阐述了自己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理解。最后,作者分析了爱略特这一宗教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论"两次转折"内在关联的梳理,可以发现对"文"——即形式、结构、符号等文本性因素的关注展示了历史和逻辑的贯通性。这种贯通性源自"文"与"人"的本体论关联,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必然引起"人"与"文"的历史辩证运动。它表明文化研究在深层本质上与文学研究相通,是一种在文化视野的"放眼"中"盯住"文本性的历史修辞学。  相似文献   

10.
人的本质是什么,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有重要实践意义的问题。长时期以来,我们对人的本质,按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段著名的话来理解,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就是社会的人。这个看法,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和十八、十九世纪旧唯物主义在对人的本质认识上的界线,纠正了旧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观点,意义十分重大。但是这种正确看法,后来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被扩大化的过程中,逐步变为把社会的人和人的自然基础即自然本质对立了起来.只承认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并且把社会性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以实践作为其哲学出发点,对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的本质、人—环境—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哲学的使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我国现在正处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闪耀着真理光辉的科学理论,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关于新闻摄影的美与艺术性已有不少争论,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为这个问题已经与艺术的美和艺术性纠缠在一起。本文试从美学的高度探讨新闻摄影美与艺术性的真谛。 一、新闻摄影与艺术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感性显现,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实践活动和结果,人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实践劳动中,把自己的意识和目的变为现实,使自然界打上本质力量的印记,自然被人化,劳动对象成为人的对象,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得到肯定和确证,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这样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本文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强调生产力的客观性,只是从外在于人的单纯的物的方面去理解生产力,因而生产力的发展只被看成是一种外在财富的发展。其实生产力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只是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生产力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表现为某种异己的物的力量并且扭曲了人的发展。我们相信,只要社会不断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必将打破异化的状态,重新回归为人的本质力量,使人类主体真正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解放。  相似文献   

16.
实践美学从人的社会实践出发观照美和美感,形成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自由的创造等命题。新实践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双向对象化过程,实践本身具有超越性,美和美感是在自由的实践中生成的。同时,实践美学也是在论争中发展完善的,对实践美学的误解和随意歪曲有必要澄清和纠正。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继承并扬弃了历史上已有的、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在对现实经济领域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异化劳动思想,实现了异化概念由政治和哲学领域向现实经济领域的转向。马克思在异化劳动思想中,从人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本质出发,通过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人的本质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人的异己化存在。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不同,马克思所谓异化劳动的主体由绝对精神或自然的人转向现实的、具体的人。马克思试图从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中寻找人走向自我异化的原因。虽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因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还有不成熟之处,但毕竟揭示了生产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隐含了唯物史观的天才萌芽,同时在对人的本质及社会历史观的认识方面亦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18.
葛丹丹 《科技信息》2009,(3):201-201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扬弃和发展。本文将要着重讨论的是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异同及其异同,并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理论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辩析概念入手,提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对象化,“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对象化即“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认为它只是一种可能性,只是人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理想,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够实现的,只有全体人类才能将它予以全面实现,因而根据自由与否和自觉与否,将对象化也划分为四对,具体分析它们与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人的本质出发 ,首先对文化、文化的功能作了界说。紧紧围绕人的本质 ,揭示了文化功能的层次 ,力图揭示文化功能的内容和本质 ,寻求人类文化进步和人自身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解决 ,启示社会实行一种正确的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