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苯胺、聚硫橡胶预聚体为主要原料,采用电化学一步法原位复合,制备季聚苯胺/聚硫橡胶复合膜。淫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方法考究了复合膜两个表面元素组成、相对含量和官能团类型,并用曲线拟合分峰技术对基本元素谱进行数学处理。结果表明,复合膜溶液面聚流橡胶含量远大于电极面;电极面上部分聚硫橡胶中的硫原子被氧化成含氧基团;聚茉胺与聚硫橡胶在原位复合过程中,聚硫橡胶预聚体与聚本胺分子链中的部分N原子或  相似文献   

2.
聚吡咯/聚硫橡胶导电复合膜采用电化学一步法制备,并运用电导率四探针测试仪、扫描电镜、X-光电子能谱、多重内反射红外光谱等分析技术对复合膜的两个表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原位复合过程中聚吡咯分子链上的部分氮原子与聚硫橡胶的端基-SH之间发生了化学作用;复合膜的电导率和表面形貌受溶剂、支持电解质等制备条件的影响,且复合膜在脱杂过程中,聚合物的微观结构重新形成了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3.
苯胺与聚硫橡胶原位电化学复合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苯胺与聚硫橡胶电聚合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聚苯胺与聚硫橡胶之间具有互相催化作用,且随着复合膜厚度的增加催化活性增高;同时还可提高聚硫橡胶电氧化还原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的方法研究了苯胺与聚硫橡胶干态复合膜内的电荷传输问题,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了聚苯胺(PAn)与聚硫橡胶不同配比原等效电路,并计算出其电荷的散系数和异相电子传递反应的交换电流。实验结果表明,干态膜中PAn含量的增加,不但可以提高复合膜的导电性,而且可以提高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动电位扫描,研究了聚苯胺/聚硫橡胶复合修饰电极在半胱氨酸的硫酸溶液中对含有S-S键的电化学反应的电催化作用及复合膜对碳钢的防腐作用和它本身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与聚苯胺膜相比,此复合电极对含有S-S键物质的电化学反应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及更好的防腐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Au—LiNbO3纳米颗粒膜的制备和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靶共溅射技术,在单晶Si基片和石英玻璃基片以及钠硅酸盐玻璃基片上分别制备得到了Au-LiNbO3和Au-NaNbO3纳米复合颗粒膜,利用X射线衍射谱和电子能谱对复合膜的结构和物相进行了分析,观测到Au-LiNbO3纳米复合颗粒膜在593nm波段存在强度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相似文献   

7.
以聚硫橡胶(PS)、聚四氢呋喃(PTM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DPMDI)为原料,制备聚硫聚氨酯(PS/PU)复合材料。研究了G4、G112、G21C不同型号聚硫橡胶及其质量分数对聚硫聚氨酯复合材料结构和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红外分析、差示扫描热分析(DSC),通过TGA确立了热降解活化能。结果表明:G4和G21C型聚硫橡胶改性的聚氨酯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能,其降解活化能可达171.36kJ/mol。  相似文献   

8.
通过变化浸渍液的pH 值、焙烧温度及还原温度制备了几种Mo-Ni/γ-Al2O3 甲烷化催化剂,用X 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考察,用脉冲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催化剂的CO 甲烷化活性及抗硫性.结果表明,Mo-Ni催化剂经还原处理后有MoNi4 合金生成,MoNi4 合金是主要的抗硫活性相,提高了甲烷化反应的抗硫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真空高温反应,自然降温冷却的合成方法,成功地在Li2S-SiO2体系中制备出了玻璃。对玻璃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及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确定了玻璃形成范围,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了玻璃中硫元素的化学环境(原子价态)分析;用差热分析(DTA)技术测定了玻璃的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0.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表征及凝聚态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凝聚态结构,在水和丙酮/苯两种介质中采用自由基聚合合成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简称PNIPA。GPC表明两种PNIPA的分子量均为单一分布,Mw分别为129000和55900(以聚苯乙烯为标样)。FT—IR证明酰胺基没有被水解。X射线和DSC表明,核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中由于异丙基和氢键的共同作用,聚合物基本呈无定形态,Tg为407K,热降解温度达395K,分析X射线和IR的结果发现,PNIPA分子链排列有一定的序度,建议采用仲晶模型来描述。另外,聚合物中氢键的强弱及X射线衍射强度还与制样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经钛酸酯偶联剂NDZ101表面改性的碳酸钙晶须对于天然胶乳胶膜的补强作用。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碳酸钙晶须与天然橡胶界面结合作用增强;与纯胶胶膜相比,改性碳酸钙晶须/天然胶乳复合胶膜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改性碳酸钙晶须用量为3%时,复合胶膜综合力学性能最佳:300%定伸应力、5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33.6%、121.1%、35.8%、34.1%和15.93%。  相似文献   

12.
浸渍液在帘子线表面形成的胶膜情况及膜的撕裂性能是影响玻璃纤维与橡胶之间抗疲劳粘合界面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研究了由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组成的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浸胶剂的成膜性能,并从R/F、RF/L及L的不同种类及比例研究了成膜性及胶膜的撕裂性能,为分析玻璃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界面破坏和生产上确立最优的浸胶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多壁碳纳米管/硅橡胶复合材料压敏元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碳纳米管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压力敏感特性,将硅橡胶为基体、多壁碳纳米管为填料的复合材料涂覆在印制板基底上,经溶剂挥发成膜,制备出柔顺式复合材料压敏元件。对碳纳米管质量分数1.6%、4.3%、9.3%的元件进行压阻特性测试,在单轴步进压力下实时检测压力和元件电阻。结果表明,压敏元件在0~110N单轴步进压力下表现出正压阻效应,特性曲线的变化区间与碳纳米管质量分数相互对应。提出压阻效应的机理是元件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导致碳纳米管导电网络发生破坏与重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碳纳米管随机取向分散于硅橡胶基体中,形成1-3型复合结构。该新型复合材料压敏元件可用于开发柔顺式力传感器。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一、三钒取代的Keggin结构硅钨酸(SiW12-nVn,n=1,3)/聚丙烯酰胺(PAM)复合膜,采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杂多酸的种类、含量以及照射光波长对SiW12-nVn/PAM复合膜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通过ESR光谱推断了其可能的变色机理.结果表明:高含量、强氧化能力的多酸以及短波长的照射光波有利于SiW12-nVn/PAM复合膜的光致变色发生.  相似文献   

15.
脉冲激光镀膜工艺制备BiFeO3-CoFe2O4多铁性复合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激光镀膜(PLD)工艺,在Pt(111)/Ti/SiO2/Si衬底上制备了柱状结构0.7BiFeO3-0.3CoFe2O4(BFO-CFO)多铁性复合薄膜.在薄膜的沉积过程中,通过自组装生长实现钙钛矿结构BiFeO3和尖晶石结构CoFe2O4相的形成以及两相分离.探索了BFO-CFO复合薄膜的生长条件和机制,研究了薄膜厚度对BFO-CFO复合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单晶硅基底上制备了有机硅烷/稀土(APTES/RE)复合薄膜.利用椭圆偏振仪、接触角测量仪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分析表征了薄膜的结构,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硅基片和复合薄膜的纳米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探针的滑动速度和载荷的增加,针尖与样品间摩擦力增加;硅基片和复合薄膜表面的黏附力和摩擦力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大;APTES/RE复合薄膜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及黏附力和显著的抗黏着及减摩效果,显示出其在微机构表面润滑中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