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国学热"的社会背景下,出版业也紧随潮流,从深厚的国学知识中挖掘、策划选题,《于丹〈论语〉必得》《品三国》等国学精粹解读类图书的畅销为出版社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出版业甚至整个社会的热点。本文通过介绍"国学热"背景,总结国学类图书的类别,分析国学类图书选题热的原因,并预测此类图书的市场倾向。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在文化上出现了"国学热",部分重点大学建立了国学研究机构."国学热"的出现是对30年来改革开放及全球化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同步出现的负面效应的一种全球的、社会的、心理的、精神的乃至文化的全面反应.基于此,着重就"国学热"的历史发展、形成原因、对待国学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态度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开始,在社会上就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国学教育机构。从章太炎先生的开始讲国学,到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国学热”,虽然在这期间,国学曾经被抨击和抛弃,但国学仍然在中国土地上顽强地生存,因为国学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学是我们的优秀文化,但现在的人对国学的了解却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国学教育,且要对全社会公民进行教育,即要进行国学全民教育。  相似文献   

4.
刘卉 《科技资讯》2008,(5):193-194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恢复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的呼声也日渐高涨。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下国学热的分析.寻找出国学与现代化之间的契合点,为在新时期内推动国学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陈俊卿 《龙岩学院学报》2011,29(6):50-52,80
近年来,"国学热"话题不断升温。面对国内社会道德滑坡、文化日渐低俗,国外文化强势渗透,民族文化遭遇危机的形势,国学教育的复兴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各级学校的课堂是学生了解、认知国学的主要平台,薪火相传地践行国学教育,对于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图书馆必需收藏之最底限度课外国学书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全红 《科技资讯》2007,(17):255-256
最近几年,高校乃至整个教育界和整个社会都在兴起一股国学热。本文简要阐述了当前国学热的成因和意义。大学图书馆应该为理工科的同学准备哪些国学文化大餐,笔者认为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既要做到领悟国学精髓,又不能钻进故纸堆里影响主课。文中简要介绍了前人和有关文献对基本国学书目的分析,对理工科图书馆古籍读物的采购和收藏量的确定,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程红  何玲 《科技信息》2010,(10):I0163-I0163
国学是中华心、中华根。国学在现代中国曾经饱受磨难,屡遭批判。但现今随着中华民族的经济腾飞,人们开始寻找精神支撑,而此时国学开始被人所提及。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更是出现了"国学热"。本文则是针对这一现象,对其进行多方位的探讨,以期从中获得些许经验与启示,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学的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中国美学思想史上,李泽厚实践美学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以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初创为研究对象,着重梳理了他这一时期关于美感、美和自然美三个基本美学问题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初创及其文化内蕴进行深入反思和理性评价。由此我们认为,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初创虽呈现出鲜明的哲学思辨性,但从深层的文化建构内蕴来看,它能在"美学大讨论"中独树一帜,并非如李所言是一种纯粹的学术现象,而是当时权力话语的一种折射,从而使得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初创呈现出某种历史复杂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刘家忠、魏红梅、吴有祥三位中青年学者的新作《传统名著的大家解读》一书由线装书局出版了,捧在手上,愉悦心中,因为它为国学研究者和愿意学习国学知识的国人们,提供了一部严谨翔实的国学研究指南。"国学热"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大陆兴起的一股时代性很强的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的国学热呈现出很多值得称道的方面,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引导"国学热"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蒙古族具有特定区域和族群特性的审美文化进行研究,分析了蒙古族审美文化的生态特性,提出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美的”规定性不只是形式的,更是生态的,符合生态观念的,便是“美的”,这是蒙古族审美意识建立的基础。可以说蒙古族审美文化的精神内核正是它的生态特性,是它不同于西方传统,也不同于汉族传统的审美经验和特性。  相似文献   

12.
用“西学东渐”来叙述中国现代美学初创时期的进程不仅不符合历史的事实,而且也成为制约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思想瓶颈。本文主张用“西学中和”对这一时期的中国美学进行重新叙述,一方面认同当时的中国学人对西方美学的借鉴、吸收与综合,另一方面突出他们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尊重以及对传统美学“中和”精神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草龙"与"草凤"是大理白族地区传统建筑与家具木雕装饰图案中的一对特殊纹样,是装饰艺术中典型的中华纹样,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它们源自于大理剑川木匠的审美创造,也是中原地区"龙凤"文化信仰在大理白族地区"龙变"与"凤变"的结果。"草龙"与"草凤"纹样不仅丰富了中华龙凤图案的造型样式,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艺术史上,戏曲电影是古老悠久的戏曲艺术与西方"舶来品"的电影艺术相结合的新生事物。诸多有关戏曲电影的研究站在现实的立场上,采取了不同的视角,为探讨戏曲电影涵蕴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思想资源。但是,迄今为止,较少有学者发表关于戏曲电影身份认同及其文化自强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为此,戏曲电影身份认同及其文化自强研究亟待全面、深入、系统地展开。创作、研究、发展、繁荣戏曲电影,必将为推动中国电影文化走向世界,为构建世界多元电影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这是作者为<中国学习思想通史>写的一篇<序>.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学习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以儒学思想为主导的,以经典为学习文本的、诸子与释道为补充的多元并存的形态.现代学习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以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为背景的,以批判传统和学习西方科技为特征的创新形态.而古代与现代有继承而不可截然分割,又有明显的区别.从总体上看中国传统学习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模式,分而言之,它有四个显著的特点:人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是智慧之境;知行观是中国学习思想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中国学习思想中贯穿着一条王官之学与民间之学互动、感应、消长的规律;史官文化形态是中国学习思想的显著特征之一.中国学习思想统摄多个学科,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具有知识论与智慧论内涵的研究课题.现代化要求学习从个人行为转变为"全民学习,终身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6.
国学视阈下《戏曲鉴赏》教学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与国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党的十七大关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指引下,高等学校重新审视并调整《戏曲鉴赏》教学的定位,创新《戏曲鉴赏》的教学思路,以便提高《戏曲鉴赏》教学的质量,适逢其时。《戏曲鉴赏》教学目的在继续保有原来"美育"和"素质教育"的规定內涵的同时,新增国学内涵之后,可以表述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教育"。当然,要从根本上提高《戏曲鉴赏》的教学质量,要将《戏曲鉴赏》教学思路创新落实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师资水平亟待提高,必要的硬性条件和软性环境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与时偕行”的观念,以取法天地四时的运行为基准,是一种四时循环论的变化观。而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创新精神,它的哲学基础是科学进化论。这一特征在语词上,通过一个“进”字表达出来。同时,这一表述通过对中国古代《易经》、《庄子》等经典的吸收,丰富了自身的思想内涵,建立了联接传统与现代的一道桥梁。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明是贯穿“三交”的一条主线,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三交”的社会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三交”的重要内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三交”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三交”的最大公约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三交”的核心。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只有以中华文明引领才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动力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者们的争论实际上是西学与西学的一场争论,他们的思想来源都来自于欧洲。关键是“学衡派”的主要成员主张要从西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内在性,以传统文化弥补西方文化的功利性,弘扬中国文化的美学特质,所以他们提出了“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他们强调对西方学说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然后慎重择取。在一定程度上说,“学衡派”具有更健全的中西文化观。  相似文献   

20.
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人物画教学体系的形成各有其成因,这两种在艺术思想上不尽相同的体系,前是徐悲鸿艺术思想的产物,注重以素描能力来塑造人物,造型精准,画风严谨而厚重,对人物的性格个性和思想情感刻画十分深入;后受潘天寿艺术思想的影响,注重传统,注重从花鸟画等其它传统画种中吸收营养,以用来改造人物画,其画风秀润、清淡,具有传统化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