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龙门山西侧的老君沟、孟通沟、峨特山、羊拱海、年保也则5个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为龙门山形成的动力机制提供了部分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2.
珠江虎门口动力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虎门口是珠江八大入海河口之一,其形成是上游河流携带泥沙在两基岩岛侧淤积延伸的结果,属潮汐优势型河口。口门上、下游方向水面放宽,形成了独特的双向不对称射流体系,通道口以北为涨潮优势流,通道口以下南为落潮优势流;基于几个重要的河口参数和滤波技术,从双向射流,密度环流及其对沉积物输运等方面分析了虎门口的动力结构特点:虎门动力环境中,非线性作用和摩擦力的影响均不能忽略,在密度梯度力驱动下,枯季发育了密度环流,这从浅表层沉积物的输运和低频水流的输运上得到了验证,同时,密度环流与双向射流相互交汇,更增加了射流系统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指出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主要形式是小城镇建设发展。从动力机制角度分析了西部小城镇建设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动力机制的“五层次论”,即非产业的形成聚集,人居环境优越,农村工业化过程,比较利益驱动,以及政策导向和政府支持,最后指出西部落后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方向、措施。  相似文献   

4.
结合当代大学教育中出现的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状,分析了构建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必要性,从制度、心理、思想、环境等四个基本层面上对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构建作了阐述,并结合大学的基本特征和实际提出了动力机制构建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失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强震作用下结构动力失效的机理以及预报结构的倒塌和确定结构的安全系数,根据非线性动力模型编制了NDAP(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程序来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反应,通过对框架结构的塑性铰形成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分析了框架结构非线性动力失效的机制,并通过算例分析了二阶效应对强震作用下结构倒塌的重要影响和预告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网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营销服务能力、协同组织能力构成的内部动力机制,由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构成的外部动力机制,以及内、外部动力机制协调作用下形成的创新动力机制.最后从智力资源、资源整合、流程优化、持续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网络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论到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中不断丰富与发展,邓小平改革动力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基本矛盾动力论、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动力论的基础上,全面地,系统地提出并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揭示了改革的必然性,明确了改革的对象、目的、意义、性质、方向、条件和步骤,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波流作用在海底三组沟槽内管道上水动力载荷的实验结果;为扩充其应用范围,推导引放了一个无量纲沟形系数(α),实验结果以α-Kc-CD、CM、CL形式表达,对工程应用提供了极大方便,介绍了用此系数所作的这种受掩护管道上水动力状态的几则预测。  相似文献   

9.
学习动力分为以学习为手段的学习动力和以学习为目的的学习动力两大类.大学制度对应着不同学习动力又分为以现有能力最高效运转为目标的大学制度和以现有能力不断发展并形成能力增长机制为目标的大学制度.围绕这两种学习动力所进行的大学制度改革决定着大学精神核心部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黄茅海河口小尺度动力结构及其沉积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1981~1991年多次水文泥沙测验及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珠江黄茅海河口水动力特性。著重分析了河口低频水流与环流。观测和计算表明河口中部存在一低流速区,河口区拉格郎日流迹计算揭示了拦门沙形成的重要机制;黄茅海河口自北而南存在4个主要小尺度动力结构:巨大的崖门双向射流系统,垂直密度环流,三角山狭口射流和凯尔文水平环流。本文简要讨论了以上动力结构对河口沉积及地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依据200余场次洪水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分析、实体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等方法,对洪水按漫滩程度、水流含沙量高低、流量过程线形态特征和洪峰与沙峰相位差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塑造主槽的洪水关键因子;研究了黄河下游洪水过程调控关键技术指标。研究表明,黄河下游河槽高效输沙和塑造主槽作用较大的平滩流量约为4000m3/s,流量为4000m3/s条件下的洪水输送的临界含沙量为50kg/m3;对于不漫滩洪水,首选方案应按当时主槽的平滩流量控制,且平滩流量下的洪水流量过程以接近矩形波过程较好,峰前水量占洪水总水量的25%以上,洪水历时不小于7d;对于漫滩洪水,应控制洪峰流量大于平滩流量的1.5倍且大于洪水平均流量的1.2倍,同时应尽量控制洪水涨水期水量与洪水总水量之比不小于0.5,并保持洪峰与沙峰同步运行,洪水历时不小于7d;洪水调控分组含沙量大小主要取决于悬沙及床沙的级配;洪水来沙系数的调控指标视洪水类型而异,不漫滩洪水为0.012kg·s/m6,漫滩洪水为0.015kg·s/m6,同时还应控制分组泥沙的来沙系数。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洪水位重现期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大洪水频频发生,洪水重现期发生变化的情况,它采用GEV分布模型对珠江三角洲35个潮位站50年左右的极端高水位值进行频率分析,在此基础上将50年左右的时间序列分成若干时间段,通过Monte-Carlo模拟随机方法在每个时间段里建立概率密度函数曲线以及水位与洪水重现期关系的函数曲线,进一步研究洪水重现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机理。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中部腹地洪水重现期水位明显有增大的趋势,而上游以及口门区变化则不大,产生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部地区大规模的挖沙活动对河道及周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分析和完善现行计算洪峰流量的经验公式入手、建立了合理的雨洪理论,即洪水的形成主要是与流域下垫面的特征及不同频率的暴雨有关,且暴雨与洪水之间成为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理论物理模型的结构形式,最后提出了计算小流域洪水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公式是可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建立较大范围的一维河网潮流数学模型嵌套局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Pressimann隐格式、三级联解、显示交错网格等方法和技术进行防洪纳潮影响数值模拟,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沈丽娟 《山西科技》2011,(2):29-30,32
矿井充水因素与进行水害防治对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阐述了杜儿坪矿的充水因素,包括含隔水层、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对矿井主要水害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甬江上已建桥梁群对感潮河流防洪纳潮的影响,基于Delft3D模型建立甬江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并使用原型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开展典型洪水和潮汐条件下桥梁群对甬江水流流速和水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个桥梁对水流的影响主要在桥位近区,桥梁群因影响范围的重叠而产生累积影响,且增加了对水流的影响范围。通过不同洪水和潮汐条件下桥梁群对水流的影响比较发现,大潮小洪情况下桥梁群对甬江水流的影响较大洪小潮情况下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基于河道洪水演算原理,建立符合河流水力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的流量和水位演算模型,利用实测洪水和防洪堤资料进行洪水演算,经洪水水文要素变化变化规律及其合理性的综合分析,确定防洪堤对洪水的归槽影响。应用实例的多方案演算成果表明:保护区滞洪容积占次洪水总量最大比重为9.50%的浔江防洪堤对西江中下游洪水过程的归槽影响大于对洪峰的归槽影响,而且洪水类型和干支流组合不同,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对流量过程、洪峰流量影响的最大归槽流量、最大归槽流量比重为36 200 m3/s、9.50%,2 600 m3/s、5.78%,对水位过程、洪峰水位影响的最大水位变幅为0.58 m、0.21 m;洪水归槽并未显著改变西江中下游洪水特性,干支流洪水遭遇、区间降雨和雨洪重叠仍然是形成西江中下游大洪水的主要因素;多方案演算成果相互参证,可减少误差、提高成果精度。大江大河洪水频繁并非归槽影响的结果,应结合气候和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对水文循环影响的研究,探索流域变化环境下的洪水形成机理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8.
苏州河干流防洪水位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一维河网模型系统MIKE11建立苏州河水系水文模型和河网水动力模型,模型率定结果表明,干流模拟水位与实测结果非常吻合,所建模型可以准确反映苏州河水系的水动力条件.考虑上游洪水位、区间暴雨和下游高潮位遭遇的不利组合,进行苏州河干流最高防洪水位的数值计算,计算结果可为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防汛墙的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平原河网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校核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各类涉水规划对防洪的影响,分析了平原河网区城市的洪涝特性及洪涝灾害形成原因,提出了适用于平原河网区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防洪安全校核计算方法.以太仓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安全校核计算为实例,根据该市土地利用特点和下垫面特性,分别建立相应的产汇流模型,计算不同规划条件下的河网洪水位,计算结果可以为制定满足太仓市防洪安全要求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防洪治涝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影响广州市雨洪的主要因素、洪潮遭遇的可能性和广州市涝灾类型等问题的分析,得出广州市洪水主要来自北(西)江及流溪河,雨涝是广州市3种涝灾中的主要灾害,指出加强都市雨洪的研究,有效地进行广州市防洪治涝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