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众所周知,日本人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日常的会话中都频繁使用被动语态。日语的被动句有很多种类型,按照句子结构可以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在将日语的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不能拘泥于一种译法,将其全部译成"被",而是要弄清被动句的类型,以及日语的语言习惯,并且结合汉语的习惯,将其译成"叫、让、给、遭受、挨、受"等。而且日语的有些被动句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不能将其简单的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而是要将其译成主动句。这样才能把日语的被动句翻译的准确无误。因此,在翻译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句子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解决了TRADOS组件不显示中文和日语界面的问题。添加中文界面需要借助软件自带的语言文件,并使用Translator's Workbench和TagEditor创建中文语言文件。实现日语界面的方法是首先在"区域和语言选项"对话框中变更语言设置,然后安装TRADOS;也可以先安装TRADOS,然后手工添加日语语言文件。  相似文献   

3.
日语暧昧性的表达及历史文化背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日语也是如此.有人说日语是"朦胧含蓄""雾里看花"般的语言,这其实反映了日语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暧昧性.在日常的语言交际中暧昧表达随处可见,它既反映了日语这门语言的某些性格,又附带着浓厚的文化色彩.正确掌握暧昧语对学好日语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日常生活会话入手,对日语暧昧性表达作了阐述和解释,并且多角度剖析了暧昧性表达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创造的,直到现在人们还在寻找和探索着各种语言的规律.日语读音中"連濁"现象的规律至今还没有被人们彻底认识.这是由于日语中的读音有许多是约定俗成的,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又有许多不符合规律的现象.使用一些实例对日语读音中"連濁"的规律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以"すみません"语言为例,阐述了大学日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融合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すみません"的文化价值。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融合有助于调动、发挥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日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闫丽艳 《科技信息》2009,(29):237-238
省略是是日语的显著特征之一。常用的主要省略形式有:靠音变省略,靠惯用语句省略,靠含糊用语省略,靠敬语表达省略等等。研究、掌握省略的用法对掌握纯正的日语语言表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本质是交际,因此,大学日语课堂的主要的目标应是培养学习者使用语言的能力,日语课堂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活动和教学要求,创造有效的交际需求,教学生学习外语的良好习惯及解决学生在外语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学日语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实现日语学习目标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无论在汉语还是在日语的对话过程中都避免用"死"这个字眼,这是两种语言的礼貌说法。在汉语和日语中,表达"死"的场合,代替"死"字用怎样的间接表达呢?二者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呢?文章首先对汉语和日语中表达"死"的间接表达进行考察,通过对比日语和汉语中"死"的间接表达的异同,来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死"的间接表达。  相似文献   

9.
以"すみません"语言为例,阐述了大学日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融合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すみません"的文化价值.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融合有助于调动、发挥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日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谈话过程中,为维护友好人际关系,谈话双方都会使用一些语言策略,省略表达就是其中一种。为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日语省略表达,基于BrownLevinson的礼貌理论,从语言策略视角,考察日语各类省略表达所体现的维护谈话双方"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韩海莲 《科技信息》2009,(35):204-205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其中日语接续词的错误也很多。因此研究日语学习者的病句对日语学习者以及从事日语教育的工作者有很大意义。本文以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为对象,通过分析他们在发言、写作、对话时出现的有关接续词的病句,明确了日语学习者在接续词的使用上存在着对近义词的混淆,语体上的错误,乱加接续词,漏掉接续词以及对话中出现错误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当前二外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调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及娱乐性,对大学二外日语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快乐日语教学"的理念,即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培养和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应在以下三方面展开教学工作: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授课文;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教学实践证明:以"快乐日语教学"为宗旨的二外日语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与热情,最终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言行为测试以交际语言能力为理论基础,通过完成任务形式实施,将关注点投入到学习者"说和写"为主的语言产出能力中,因为可以直接评测语言的运用能力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从高校日语测试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日语测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日语中的"年寄りに席をるべきだ"和"年寄りに席をらなければならない"这两句话的汉语意思都是"应当给老年人让座",那么两句中所用的语法"べきだ"和"なければならない"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这是学习日语时很难分辨的两个近义句型,本文详细介绍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对学习日语者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日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习语言了解日本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培养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语言学习"、"外国文化的学习"、"本国文化的理解"这三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从诸多研究结果以及教学现场情况来看,日语专业教育往往只重视外国文化的学习,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却明显不足。应该通过多种方式的改革,来加强中国文化在日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吴文洁 《科技信息》2011,(19):I0260-I0260,I0284
新日语能力考试将考试目的定位为"测试完成某个课题的语言交际能力",即考察应试者在各种语言情景下的日语应用能力,因此对其考试命题的语言情景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新日语能力考试命题的语言情景基本按照《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CEF)来设定,但也有一些特殊的语言场景会因学习者的经验、文化、理解偏差等因素而造成理解困难。因此在日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加强任务型课题训练、加大资料提供,加深文化理解等方面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境理解及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日语专业的学生的日语语言交际能力,减少"文化摩擦"引起的矛盾,促进中、日两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和友好交流是从事日语教育的教师们的永恒课题。本文主要从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导入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日语专业的教学模式和现状;文化意识与日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强调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是否导入文化意识,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日语语言人才,提高学生的日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刘柏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0):80-81
语言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语言。日本的文化蕴藏于日本语言之中,并制约着日语语言的使用。笔者从日本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找出了一些在日语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总结出日语研究的一些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宋威 《科技信息》2011,(20):169
众所周知,中国是日本的文化母国。公元二世纪起(中国东汉时期),日本大规模地从中国接受了语言、文字并逐渐发展成有别于中国语言、文字的大和语言。尽管在音韵法则等方面迥别于汉语,但其基础单词的词义还保持着某种共性,如中日同形类义语、中日同形同义语等就是明证。若再对中国古汉语和现代日语进行仔细观察,我们又不难发现,在现代日语中依旧能够找到古汉语的"影子"。  相似文献   

20.
郭力 《南昌高专学报》2011,(2):59-60,63
"视点"是发话者观察事物的视角和立场。日语中的诸多表达受到视点的制约,"视点"的不同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日语中的授受表达作为表达人际关系的常用语言形式,就受到了视点的制约。本文从"视点"角度出发,对授受表达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使日语学习者排除母语干涉的影响,准确掌握授受表达的技巧,顺利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