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财政手段支持农业发展,减轻其风险,是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时局下,探讨财政支农,尤显必要。本文对现行财政支农存在的五大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财政支农的五点建议:强化监督;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把握支农重点;保证支农支出的比重;完善财政筹融资体系;建立信息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 ,应按照公共财政要求 ,界定支农支出范围 ,确定有效的扶持重点 ,保持对农业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支持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支农资金管理 ,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3.
财政支农是我国政府在农业领域中的公共支出 ,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是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农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投入不足以及由于监督不力导致财政支农资金损失、浪费甚至被挪用及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仍是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财政支农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因其特殊的地位和自身的弱质性受到了特别的支持和保护.近几年,我国每年全国的财政支农投资规模都在加大,但由于资金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很低,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高额财政投入、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协调使用和对农业科技进步高度重视等多方面的支农经验,对我国改进支农的政策和措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改善财政支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农是我国政府在农业领域中的公共支出,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农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投入不足以及由于监督不力导致财政支农资金损失、浪费甚至被挪用及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仍是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融、财政支农水平提升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以市场主导的金融支农效率高于以计划主导的财政支农效率。利用川、陕、渝三地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对金融、财政支农的经济效应从农村产值、粮食产量、农民收入三个维度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的结果支持了理论假说。最后,提出应进一步优化金融支农的结构功能和制度安排,提升金融支农力度,同时扩大财政支农中生产性支出比重,提高财政支农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国家财政支农倾斜政策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60年代的农业调整中,党和国家提出和实施了对农业的财政倾斜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比重,增加了对农业的贷款,发放了大量的农村灾区救济款。对农业实行财政倾斜政策,是财政支农的主要方式,对于帮助农民解决生活、生产困难,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徐厚淑 《科技信息》2010,(33):I0403-I0403
近年来,随着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各级财政支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为提高农业综合实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作为财政支农最前沿的县乡两级财政,在财政支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1978—2010年的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率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其中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小于1的年份的投入产出投影值进行测度。通过研究发现,在这33a间我国财政支农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有8a、22a和8a是完全有效的,有11a的投入产出项目存在冗余,支出结构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果欠佳,应着重提高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这两个方面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分布滞后模型将甘肃省财政支农规模对农业供给侧结构变动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甘肃省财政支农规模对农业供给侧结构变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既存在即期效应,还存在滞后效应。当期的影响程度最大,滞后一期的次之,滞后两期的最小,表明当期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供给侧结构变动的影响会延续到后两期。  相似文献   

11.
农业在西藏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与基础作用,随着西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及合作程度进一步扩大,农牧业生产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文章结合财政支农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在分析现有财政支农政策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夯实西藏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扶贫开发、推动农业科技工程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对策,以提升西藏财政支农政策效应,实现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8-2017年安徽省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财政支农支出相关指标数据,构建三阶段DEA模型对县域财政支农绩效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个贫困县的财政支农绩效整体处于一般水平,且从时间变化上来看,均呈现波动中逐年下降趋势.制约6个贫困县财政支农绩效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率,同时环境因素对绩效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推动财政支农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当前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在支农资金的来源渠道中,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建立稳定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是政府财政工作中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共财政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当前公共财政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财政支农力度不大,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比重过低,财政支农资金过于分散,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必须构建积极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体制和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绿箱政策"与中国财政支农方式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WTO(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定》的“绿箱政策”的要求和中国当前的财政支农现状,认为中国财政支农改革的出路在于依据“绿箱政策”做出如下调整:财政政策目标由一元转向多元;支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农业教育、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变价格保护为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推广绿色农业、环保农业、改善农业条件等。  相似文献   

16.
徐敏 《科技与经济》2010,23(1):51-54
运用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1987-2007年的财政金融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财政、金融机构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有较大差异: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东部地区明显;西部地区存在财政支农和金融信贷资金年增长率高者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中部和东部地区相反;西部、中部和东部的财政支农、金融信贷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效应不同。平均西部最高,依次是中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17.
财政资金支农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肖新成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5):103-105,117
运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检验了我国财政资金支农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的研究结论是:为最大限度的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效率,必须大幅度增加财政支援农业资金的投入,在农业受灾之年要增加农村救济费用,适度增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压缩财政价格补贴支出,这些措施应成为我国今后调整支农支出结构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要点,加大了财政支农支出,其增长速度有较明显的提升,本文从结构角度出发,把财政支农支出分为农业、林业和水利支出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制定合理的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相关分析、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财政农业支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2)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互为原因,第一产业是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的原因;(3)支农支出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最大;并且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最大。另外,加大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也能够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为了使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应该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控和管理.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完善支农项目库的建设和管理,建立科学的项目评审制度,对支农资金进行全程监控和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