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公共财政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中“绿箱”政策的要求,通常所说的财政支农支出应该用财政对农业投资来代替。在对公共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基本理论进行阐析后,提出了优化财政对农业投资行为的对策措施,即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投资重点领域、切实转变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职能、加强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正> 1 WTO《农业协议》对我国农业的影响1.1国内支持(政府补贴)方面 农业补贴是指政府通过财政的手段向某种产品的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某些国民提供的转移支付,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WTO框架下的农业补贴主要分为“绿箱补贴”和“黄箱补贴”。就“绿箱补  相似文献   

3.
财政支农支出是政府为了扶持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之间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将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资金支付给农业领域而形成的支出。本文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财政支农支出规模、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以及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和方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全面分析了WTO对我国“三农”的影响,提出了在WTO“绿箱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政策建议,即增加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改革投资管理体制,转变投资运行机制、健全投资评估监管体系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5.
徐厚淑 《科技信息》2010,(33):I0403-I0403
近年来,随着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各级财政支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为提高农业综合实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作为财政支农最前沿的县乡两级财政,在财政支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入世”后国门大开 ,大量质优价廉的农产品涌入中国市场 ,对中国的农业和农产品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可能动摇我国的农业基础地位 .本文提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以提高粮食单产为重点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积极主动改革国内农产品流通体制加快市场化步伐 ;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支持国内农业发展等四条建议 ,巩固我国的农业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财政支农补贴政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农补贴是各国为保护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而普遍采取的政策手段之一。针对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农补贴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补贴政策,遵循直接受益和简便合理的原则,增加财政补贴的资金投入,改进财政吏农补贴方式,合理确定财政支农补贴重点,增强财政补贴的支农力度。  相似文献   

8.
农业在西藏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与基础作用,随着西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及合作程度进一步扩大,农牧业生产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文章结合财政支农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在分析现有财政支农政策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夯实西藏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扶贫开发、推动农业科技工程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对策,以提升西藏财政支农政策效应,实现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财政支农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因其特殊的地位和自身的弱质性受到了特别的支持和保护.近几年,我国每年全国的财政支农投资规模都在加大,但由于资金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很低,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高额财政投入、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协调使用和对农业科技进步高度重视等多方面的支农经验,对我国改进支农的政策和措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敏 《科技与经济》2010,23(1):51-54
运用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1987-2007年的财政金融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财政、金融机构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有较大差异: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东部地区明显;西部地区存在财政支农和金融信贷资金年增长率高者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中部和东部地区相反;西部、中部和东部的财政支农、金融信贷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效应不同。平均西部最高,依次是中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针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的诸多问题,笔者建议: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投入力度;调整农发行职能定位,拓宽其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强化其支农作用;加快农信社的改革和创新步伐,使其真正成为金融支农的主力军;建立资金回流农村的长效机制,多渠道解决“三农”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问题;合理引导、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面对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及法律基础充分体现在WTO的宗旨、原则及主要协议中,实际上是概括的“经济地理”大发现。充分利用它,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出路。基于WTO对农业的支持及我国可利用的空间,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市场,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及综合支持,提高竞争能力,使我国庞大而过剩的农业劳动力部分走出国门,从事资源开发和二、三产业工作。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三农”问题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发展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我们对解决“三农”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保障农民的合法权利,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发展现代农业;加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力度,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川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连片贫困区,在精准扶贫中需要依托金融扶贫夯实基础。基于川西南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当前凉山州农村金融支农现状分析,从金融机构和农村贫困地区农户两个方面探析了农村金融支农不足原因,最后,从州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农户三个层面提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建议,以期助推川西南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同步小康的战略实践。  相似文献   

15.
金融、财政支农水平提升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以市场主导的金融支农效率高于以计划主导的财政支农效率。利用川、陕、渝三地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对金融、财政支农的经济效应从农村产值、粮食产量、农民收入三个维度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的结果支持了理论假说。最后,提出应进一步优化金融支农的结构功能和制度安排,提升金融支农力度,同时扩大财政支农中生产性支出比重,提高财政支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多功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设计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对粮食等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而实施的政策支持,而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现代化等却很少成为补贴政策的功能,补贴功能单一。以农业多功能性为理论依据,构建多功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实现农业补贴政策的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来,逐渐成为中小企业、“三农”及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的重要支持,并形成了典型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模式,但国内外小额贷款公司资金运作中存在着只贷不存引致的资金瓶颈问题。根据国内外的资金运作经验,提出了通过激活民间资本增加内源性资金、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向民营金融机构转化并吸收借贷者存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蔗种的育成与管理、整地与种植方法、苗期与生长期管理、灌溉、收获与原料蔗的选择、轮作间种、病虫害防治、肥料施用等八个方面,论述了民国时期广东甘蔗栽培技术的先进水平.认为广东“糖业复兴”运动前后的甘蔗栽培技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大步跨入了常规农业阶段.由于近代农学理论的指导,学者们对本地特色传统栽培技术作了科学的阐述,使近代技术向传统技术渗透并结合;同时又根椐本地风土,将外来的栽培技术揉合于本地技术之中,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甘蔗栽培技术形态.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以来,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是"多予、少取、放活".目前,农村税费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功,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正向农村地区倾斜,"三农"问题初步得到了缓解,我国在总体上进入到了"后农业税时代"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难点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造成的瓶颈制约,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最大的突破口选择是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做好"放活"这篇大文章,充分发挥9亿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发农民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巨大潜能,不断提高和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活力.  相似文献   

20.
魏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34(S2):156-159,166
将交易成本作为研究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的主线,设计出适应"三农"特征和需求的、能有效节约金融机构交易成本的产品和服务创新路经,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文中运用中间层理论分析了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借款人及贷款人,能够节约交易费用,增加总体的福利,从而论证了基于农民联合的组织创新的信贷产品创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